来了!万元正畸进集采,牙套降价至少三成
继种植牙进入集采后,口腔行业的另一「黄金赛道」正畸也纳入集采。
10 月 19 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区、兵团)口腔正畸托槽集中带量采购公告》[1],决定由陕西省牵头组织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广西、海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5 省(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口腔正畸托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正畸托槽集中带量采购公告 图源:参考资料 [1]
这是首次以省级联盟形式开展的正畸托槽带量采购。在此之前,南京和泰州、淮安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组成的地市级联盟于 2019 年 10 月曾对口腔正畸开展带量采购。根据信达证券显示,集采平均降幅为 33.59%,最高降幅为 64.78%[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正畸科医生一面惊讶于非刚需的正畸纳入集采,一面也对当今的口腔集采趋势心知肚明。就在 9 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明确口腔种植体将进行集采、种植牙医疗服务进行价格调控,其中三级公立医院全流程种植调控目标不超过每颗牙 4500 元[3]。
作为口腔科收费单价最高的项目之一,种植牙、口腔正畸相继纳入集采,这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
隐形正畸首入集采,降价七折起步
本次正畸集采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首先,本次集采针对的只是正畸的耗材价格,没有对医生的服务收费进行调控。
根据采购细则,此次集中带量采购中包含普通托槽(金属、陶瓷)托槽、自锁托槽(金属、陶瓷)、无托槽隐形牙套和颊面管,并未提到医疗服务费用的内容。
本次耗材集采将分组进行 图源:参考资料 [1]
文件显示,此次集采按照「首轮竞价、专家议价、确定中选企业及产品」进行。首轮竞价中企业申报降幅不得低于最低有效降幅,除去颊面管这类议价产品,托槽、无托槽矫治器的报价将七折起步。
回顾种植牙集采进程,其呈现耗材集采到服务控费的态势。2021 年 11 月 17 日,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集中带量采购口腔类耗材,申报范围仅涉及医用耗材,并没有压低医生的技术收费[4]。不到一年时间,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口腔种植进行价格调控,将「诊查检查 + 种植体植入 + 牙冠置入」服务整体限价[3]。
医保局就种植牙医疗服务进行价格调控 图源:参考资料 [3]
其次,隐形正畸被纳入集采范畴,也出乎意料之外。
在《带量采购公告》发布之前,陕西省曾开设带量采购企业调研会,当时并没有涉及隐形正畸耗材[5]。
图源:参考资料 [5]
相较其他耗材,隐形正畸的使用量不多。根据灼识咨询,2021 年隐形正畸案例数中的渗透率为约 13%,约 45 万人接受隐形矫治,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据 70~80% 的市场份额[6]。但是,本次集采范围并不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具有实验性质。
隐形正畸发展时间短,治疗费用更高,也被视作更高的消费需求。据《2018 年中国正畸市场消费蓝皮书》,金属托槽矫治的市场价格为 2 万元,但隐形矫治的费用则为 3.5 万元~4.5 万元,是前者矫治价格的两倍左右[7]。
口腔科收入结构,决定医生受影响程度低
面对正畸耗材进入集采的信号,多数医生的感知是自己收入影响不大。
某一线城市私立医院正畸医生李青(化名)谈到,正畸收费中耗材占比低。「收入源于耗材的部分非常少,主要是根据所在医疗机构的规则来定。据我了解,国产托槽价格不到百元,耗材占整体费用不到 1%,即便是进口托槽,耗占比也在 10% 左右。隐形正畸的耗材占比则更高一些。」东部沿海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王平(化名)提到,正畸耗材占比为 10~20%。
另一方面,正畸的收费逻辑类似「医药分离」,即服务费与耗材单独区分。因此,如果没有进行服务控费,实际对医生群体影响不大。东部某综合医院口腔科医师陶安(化名)表示,所在医院的正畸耗材由器械管理科专门管理,价格为指导价。
那么,作为收费单价高昂的口腔项目,正畸也会像种植牙一样从耗材集采走上服务控费吗?
对此,不少医生保持着较为乐观的心态。
「正畸并不像大众认知理解上的『暴利』。目前治疗的定价更像是服务一口价,包含三到四年的复诊周期,后续产生的耗材更换费用则另算。按照每个月复诊一次的频率,医生的单次接诊费『不高』。」某一线城市私立口腔诊所医师赵芸(化名)提到。
「接诊时会遇到各种问题。目前接受矫正的有青少年儿童,整个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生长发育来进行调整。其中不仅是生理上牙齿的长宽高,也有患者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她审美的变化,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治疗方案只能跟着做调整。」王平提到,复诊发生的变数,体现了医生的价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隐形托槽由于将一部分治疗方案「外包」给生产厂商,常被视作降低医生操作门槛。但是,赵芸认为医生仍需有正畸专业经验。「许多技术不规范的医生做不明白隐形牙套矫正。本来隐形牙套能减轻医生工作量,也优化患者体验,但最后医生结束不了治疗,有患者硬生生从三年的周期拖到了五年。」
「一些机构技术水平没跟上,价格却跟的很紧,这样才是暴利。」不少医生聊到。
此前试点地区医生:中标托槽没有大规模使用
朱迪(化名)是江苏一名口腔科医生,曾经历过 2019 年的托槽集采。回忆起当年,她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年那款托槽凭价格低的优势中标,实际上医生对品牌型号、性能都不熟悉,使用意愿不高。以往常用的托槽医院仍在正常提供,所以,最后中标的托槽临床并没有大规模使用。」
另一方面,如果低价托槽在临床得以使用,消费侧的终端价格变化也仍待考验。
正畸耗材价格下降的趋势,在集采之前就由市场自行释放。今年 4 月,作为隐形矫正市场的龙头品牌,隐适美采取降价策略,产品消费价最低降至 2.5 万左右。据媒体统计,往年隐适美的价格约在 3 万元~5 万元左右。
李青谈及,「隐形牙套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下降 10%~15% 左右,但对患者而言可能变化不会特别大。最高降价千元,相比几万的总费用不会很明显,因为治疗服务费用不会因此下降。近些时间,接诊的患者数量也没有显著增加。」
相比价格的影响,医生也担忧患者能否达到治疗效果。王平表示,「目前隐形矫正发展时间短,技术有不成熟之处。其适应症较窄,也依赖病人的配合程度。过多的宣传和价格关注会有隐患。」
致谢:本文经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医师 许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主治医师 王英男 专业审核
策划:Acca | 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