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692年 临赵孟頫长春道院记 手卷,精彩
康熙帝不仅善理朝纲,而且勤于学书。曾自言:“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认为习书可以“宽怀”,始终将书画的创作与人品、修养紧密相连,作为一种“明君”的必修功课。“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看书”。
康熙帝用心于书艺,尤其在临摹古人墨帖方面颇为用功。“十七八岁时读书过劳,至咯血不肯休。几余游艺,临摹各大家手卷,多至万余。手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早年以临赵为主,兼师米书,曾自言“朕于古人诸法书无不展玩临摹,而于米、赵墨迹尤珍爱,不忍释手。”
《行书临赵孟頫长春道院记》,康熙帝书于壬申三十八岁,正值其博采众家,涉猎广泛的壮年时期。他从王羲之到颜真卿、从苏轼到米芾,无不潜心临摹。书法结体、用笔已颇得赵的韵味。
由于康熙帝嗜喜书法,又推崇儒学,力倡汉化,政治开明,君臣颇为融洽。他常常在退朝之后,召南书房翰林或精于书法的朝臣陪侍,观摩碑帖,切磋书艺,还不时将自己作品“颁赐”有功和亲近的大臣,并将这种“恩遇”作为笼络人心的手段。《康熙起居注》有载:“朕万几余暇,怡情翰墨。因汝等在内侍从,特以颁赐。”
明清之际,桐城人文勃然兴起。“张”姓一族,人才辈出,代代绵延。宰相张英、张廷玉父子,即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科第世家。
是卷首尾各钤“桐城张氏子孙敬藏”一印,或为康熙帝赐给张英及后人之作。1677年,张英、高士奇二人入侍内廷,赐第于西安门,朝夕供奉,每日于此处等候康熙帝召见或处理其交办的事宜。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1692年授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居宰辅之位,常傍君侧,康熙帝赞誉其有古大臣之风,并对他极为赏识和器重,每巡行四方都昭令其侍从。朝中典语辞章,多出张英之手。1702年,张英告老还家闲居。康熙帝十分挂念这位老臣,常向张廷玉垂询其父近况,并多次赐联。如“诗书乃立身之本,孝弟为制行之原”、“远处尘埃少,闲中岁月长”。赐联同时,还赐予他 “秋水轩”、“双溪”、“谦益堂”等数方匾额。康熙帝对张英的恩待之心,由此可鉴。
康熙帝
临赵孟頫长春道院记
签 条 圣祖仁皇帝御笔赵孟頫长春道院记。臣胡嗣瑗恭藏。
说 明
1.“桐城张氏子孙敬藏”或为张英及后人用印。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殷勤供职,淡泊宁静,康熙帝赞其有古大臣之风。并对他极为赏识和器重,每巡行四方都昭令其侍从。次子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入值南书房,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时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
2.经清末遗老胡嗣瑗题签。
胡嗣瑗(1869-1949),字晴初(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精通史学,擅长诗词、书法。点翰林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又曾充当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幕僚。辛亥革命前后任江苏金陵道尹、江苏将军府咨议厅长。民国初年因文名被直隶都督冯国璋聘为督军公署秘书长,继而随冯赴江苏都督任,颇受青睐。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出任内阁左丞。后胡嗣瑗随溥仪到东北任职终老。
3.庄庚良(1839-1917),常州武进人,号栩园老人,善书法。告老还乡后,闭门读书,书法造诣极深。
游情翰墨 心正气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