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胭脂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李碧华是痴情种子,在她的笔下,戏子有情,婊子有义,在她的笔下,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胭脂扣》正是这样一个情深至极而殉情、而后又从阴间穿越到阳间的故事。
《胭脂扣》的故事主线发生在1930年代的香港,那个叫石塘咀的地方,从二十世纪初便是香港有名的烟花柳巷。纨绔子弟十二少寻花问柳之时,初见反串成男装、唱着粤曲《客途秋恨》的妓女如花,从此两人堕入情网之中而不可自拔。
奈何两人身世差异遭到了十二少母亲的反对,两人约好双双殉情,谁知先走一步的如花,在阴间苦苦流连五十余年仍等不到十二少的身影,心有不甘的她,重新回到阳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继续对十二少苦苦追寻。已经成为女鬼的如花,这天突然出现在报社的编辑部,要求编辑袁永定为她在报纸上刊发寻人启事,寻找十二少的下落。
小说被关锦鹏搬上银幕之后,减少了原著中,对于女性悲悯身世的探讨,而将着重点集中于“情”字之上。电影中如花与十二少、报社编辑袁永定与女友阿楚的两条感情线,互相平行却又互相关照,形成反差的同时,又彼此推动。如花与十二少的海誓山盟代表永恒,而袁永定与女友的感情,则是都市男女追求快速与热烈的写照。
电影的独特审美,既体现在关锦鹏独具慧眼的选角上,也体现在马光荣的视觉设计和黄仲标的摄影上。小说中的女鬼如花,半夜在编辑部粉墨登场时,袁永定正在欣赏着海报上候选港姐们搔首弄姿的仪态。如花的登场,复古而冷艳,她的古典美和佳丽们的现代美形成了分庭抗礼。
梅艳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人,她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风韵、是气场,而非美貌。她将如花哀怨的眼神、清瘦的轮廓、缓慢的步履诠释得入木三分,在马光荣为她度身定做的发型、首饰和旗袍服饰之下,更显得气质突出、不可取代。凭借对如花的演绎,梅艳芳一举夺得当年的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双料影后。
也不知是谁首先独具慧眼,发掘了张国荣那张眉目生情的脸,将“多情种子”四个字都镌刻于眉宇之间。《倩女幽魂》《胭脂扣》《阿飞正传》《霸王别姬》《春光乍泄》,真是流水的对手,铁打的情痴。然而十二少虽是情痴,却背叛了自己的情人。
十二少对如花最深的情,全都雕刻于那块刻着“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的花牌之上,却在如花离世之后,依然贪恋红尘,苟活于世间。如花料到了十二少是贪恋红尘之人,在殉情之时,特地在十二少杯中下了鸦片和安眠药,以求十二少能成功殉情。谁知十二少命不该绝,让如花在阴间苦苦等待他半个多世纪。
如花重返阳间,请求袁永定帮她寻找十二少之时,正好袁永定也与女友阿楚的感情遇到了瓶颈。袁永定与阿楚通过如花的执着,仿佛看到了自己身上未竟的爱情梦想,决心帮她圆找寻十二少的梦。
终于,在夜幕的片场,他们在角落里找到了年迈潦倒的十二少。十二少如今只是个成天在片场蹲点等角色的龙套演员,可是依然对昔日的风光岁月念念不忘,他念的是自己出身名门望族,念的是年少时流连的纸醉金迷,而如花,早已被他抛到脑后。悲痛万分的如花返还了他们的定情信物胭脂扣,决绝地重返了阴间。
如今的影迷重提《胭脂扣》,更加津津乐道的是两位主角均斯人已逝,那些镜头,锁住了他们最风华绝代的时刻。在氤氲的鸦片烟中,十二少对如花说,我爱你浓妆、淡妆、男装、化妆、不化妆,还有现在的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然而情深之至的情话背后,透露的却是冷酷的悲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