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摸到顶级后卫鞋门槛了,惊喜失望并存的JB 1代实战测评

 

#头条创作挑战赛#千人千脚,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人。

咱们今天来说一下这双JB 1代的实战测评。说心里话不考虑耐磨和耐用性问题以及长时间穿着的情况下,这双鞋的体验我还是相当喜欢话。跟元年的ZK8是有一点点相似的爽感。这个时间大概就是30-60分钟。超过以后就会暴露很多不足的地方。

另外这双鞋的这个原价1499的配色,目前价格已经到1150左右了,后续普通的1299的配色大概率应该会掉到1000以下。如果按照WOW10的价格走势,我估计入手价在800左右相对会比较合理。

补充一句,确实不耐磨!然后好好看测评。

脚型适配

鞋楦属于标准偏窄的类型,鞋面在前掌上方的楦围做得相当低,宽脚建议买大或者试穿再决定。跟GT CUT 2初上脚的感觉很相似,穿一阵以后会有改善,不过还是不建议高脚背选择。另外足弓支撑比较友好,但是对于高足弓来说还是会偏空。解决的方案确实也没有。

鞋面

首先关于包裹我真的得夸,实话说这类鞋面压低的鞋楦我个人是喜欢的,但大部分这类鞋面用的鞋面材料或者科技带来的穿着体验真的都不太好。不是支撑不足就是鞋面贴合不好要么卡脚要么就是过于紧绷。这个䨻丝鞋面还是有点东西的,在做得轻薄的同时带来的包裹贴合和舒适度真的很棒。

不过偏窄的鞋楦对于标准脚体验很好,瘦脚也能调节, 但是宽脚就不太适合了,而且侧墙的TPU在侧向急停的时候也会出现更严重的异物感和顶脚的一些体验。

关于鞋面的侧向支撑上,这双JB1代也没有什么问题,支撑性还是非常到位的。不过还是会有一定的延展形变,体感上不会说有撑不住的现象,所以支撑可以放心的。

后跟需要把最后一个鞋带孔拉紧,不然会有轻微掉跟。另外前掌第一组的鞋带也一定要拉紧,不然可能会出现急停时候脚趾戳到前方压胶的地方,另外因为这双鞋的前掌重心做的很低且鞋面内衬没有过多填充物,在某些极限情况下会有顶脚趾的现象。

最大的问题是足弓支撑,穿着时间越长,足弓支撑就会越差,这一点对于喜欢足弓支撑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很不满。

鞋面包裹:(主观体验):9分

鞋面支撑:(客观性能):8分

中底

首先这个脚感如果你有很大的期待那么体验一定不好。如果你没有特别大的期待,那体验还算不错。整体脚感的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软弹程度都是比不上WOW10的那种澎湃的。更多的体验其实跟808Ultra相差不大。

比较大的亮点在于前掌的场地感以及前掌的脚感,因为碳板的加持,以及前掌的滚动感鞋头上翘和䨻鞋垫的加持,降低重心的同时,整体的场地感在前掌表现的还是非常好的,同时前掌在蹬地时候的回弹响应也非常快,有点滚动加回弹的感觉,这一点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不过前掌的缓震极限并不算高,我80KG会有震腿的体验,冕哥70KG属于够用。

后掌的缓震我属于不够用,整双鞋的缓震极限上对比同旗舰的GT CUT 2是要差的,无论前掌还是后掌,对比起WOW10的缓震极限则是要好,但是回弹整体不如WOWO10。中底的水平还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整双鞋的力传导在穿着时间久了以后会有一点断层的感觉,足弓处的支撑不足的问题会突出得比较严重。另外就是体感上后跟的重心会明显高于前掌。

场地感(主观体验):9分

前掌回弹(客观性能):8分

前掌缓震(客观性能):7.5分

后掌缓震(客观性能):7.5分

外底

讲真,这双鞋的抓地跟我们常规认知里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正常大家的认知都是抓地在地上会有特别响的声音,那就是抓地好。

这双JB1算是颠覆了大家的一个常识。因为它在内场磨没有声音。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抓地好。这双鞋的抓地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双鞋非常柔软的外底以及其外底纹路高低不同的形态,这种外底形态可以让鞋底在制动时候产生非常大的形变和压缩,从而更好的吸覆在地面上。所以这双鞋的抓地应该是迄今为止李宁抓地最强的球鞋了。

这双鞋的外底结构还是相当后卫的,有一丝丝欧文球鞋那种后卫鞋的感觉,偏弧形和球形的造型,这对于突破切入都是非常好的结构设计。

关于耐磨,应该也是李宁最不耐磨的外底了。硬度约为50C,印象里也仅仅是比无外底的库里Flow 10代要硬一丢丢(47C)。

抓地力(主观体验):9.5分

耐磨性(客观性能):2分(硬度50C)

安全性

这双鞋的抗扭整体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内侧的抗扭明显是要弱于外侧的抗扭的。因为足弓的内侧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补强,而外侧有一块异形的TPU作为补强,所以左右之间的区别也在情理之中。另外这双鞋的碳板更多的是提供滚动和回弹以及力传导的过度,所以对抗扭的加持也不算特别大。

防侧翻的表现上虽然因为外底过软也会有一些内卷的现象,但是不会出现防侧翻角完全内卷,因为鞋底还是偏弧形的状态。加上足够低的重心和侧墙的补强,前掌的防侧翻表现还是不错的。后掌的防侧翻我个人是觉得做的比较聪明的状态,TPU的环抱以及杯状承托加上外底的加宽和上翻。整体还是非常靠谱的状态。

抗扭性(客观性能):8分

防侧翻(客观性能):8.5分

稳定性(客观性能):8.5分

一体性

穿着上初期的一体性满分10分我愿意给到10分,初上脚真的相当惊艳,这个一体性在静态下体验相当棒。

但是当运动起来或者运动久了,这双鞋的一体性就出现问题了。首先足弓支撑不足以及足弓区域运动时候的塌陷是存在的,其次后跟的䨻鞋垫在整个运动中的跟随是偏慢的状态,导致整双鞋的一体性在穿着以后没有那么极致。

在整个结构的一体性上其实这双鞋已经算是比较偏向于完全体了,不过这个碳板并没有很好的帮助䨻鞋垫起到一个切入时候的步态跟随效果。同时因为鞋垫上没有任何的抗扭或者补强的材料,也让这双鞋在运动时候的足弓会出现时间久了酸或者爆发发力时候的一些不贴合的现象。

轻质化(客观性能380g):8.5分

球鞋一体型(客观性能):8.5分

鞋脚一体性(主观体验):8.5分

估计很多人看到外底性能S那都要开喷了,我得先解释一下,抓地力好坏才是性能,耐磨只是耐用性。评级给的是整双鞋本身的性能与耐用性和性价比无关。

另外这双鞋值得鼓励的地方在于作为一双可替换式中底的球鞋,这样的产品对比试水的808Ultra是巨大的提升,除了在安全性上的提升之外,鞋面科技以及配合的鞋楦调整带来的穿着体验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点在于这个可替换式的鞋垫还是处理得不够好,也不够契合整个鞋的结构框架。

所以,如果你真的不差钱,看上这双鞋的颜值又想体验一下国产如今在这类产品上的产品力,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下,其他的实战为主的朋友我其实不是很建议,至少同类价位的WOW10和GT CUT 2要更值得选择。

OK,本期视频都这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辛苦一键三连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