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活刻录机(一百七十五):夏日炎言(三十二)

 

三十二:夏日炎言(61-63)

61

清晨还是有些清凉的,一路听着喜马拉雅,一路走着。随着疫情的的升级,管控也越来越严格了,现在进入小区都要扫码,测体温了。

其实,一路上的景色也没很多可以描述的,迎着清凉的晨风,树叶在轻轻地摆动着。园区路边残留着昨日剩下的一团面团,此刻正围绕着一群勤劳的蚂蚁在忙碌着。湖面有些水纹在飘荡,而前几日看到的那种在水面快速游动的黑色小鱼儿今日也未看到了,有的只是一群看起来有些大的金鱼儿在水中游动着,一个老人正带着一个早起的小孩在桥边看着。过桥之后必定要经过的小亭子里依旧停立着几只小鸟儿,说来,抛开所谓的精神不说,天下万物,维系身体最本质的只不过是觅食维持这幅皮囊而已!

62

这段时间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些散文,慕容更新的频率似乎已经很慢了,而想再找到一个如同慕容那般好听声音又有着那么好质量的播音者怕是很难了。找到过一个已经更新了很多篇散文的播音老师,但是听了几篇便觉得没意思起来,文章太过千篇一律,你想听的是西方那种对人生,对生命有着深刻且不避讳谈论的文。

终归,你还是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播音老师的空间。散文中西方的都有,内容你也比较满意。不过,听了几篇散文后,在听到后期评论时你没有继续听了,因为那些评论是典型的教科书式的评论。比如鲁迅的那篇关于枣树的,本就是迅哥儿在北京闲的时候写的一篇小文,后面又是建议到了什么托物言志。

有时候,哪有这么多的联系,那篇文不过是作者一时心绪的文罢了,而并不是所谓的文写的时候都会与当时政治挂钩的。再比如蒙田关于生命意义的文,评论又中规中矩地写起了他的写法,比如什么排比的写法来反衬着什么什么,实在听得腻味了,因为这种评论在读书时听得太多了。

不过,有一篇散文里的观点我倒是记住了,那便是如果你听音乐行走,那么路边的风景是会与不听音乐时的感觉不一样的。这点,你觉得说到心坎里去了,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自然也体会不到。

63

晚上回到小区,在小区的广场上坐了下来。

橘黄色的迎着凉爽的晚风,听着柔和音乐,看着擦身而过的人们,一个个臆想的故事情节又不自禁地浮现出来。呵,多年前那种沉醉于自我状态一下又涌上心绪。呵,或许这就是音乐的作用了,风景不一样其实就是自己的思想精神状态不一样了而已。音乐是能带人进入到那种意境中去的,又或许是相由心生的一个表现吧!

忽然想起了毛姆《人性的枷锁》一句话,“艺术与生活,两者如同水火不相容”。是呵,艺术中是有一个它自己的世界的,正如刘亮程所说,当你一开始写的时候,那个人就不再是你了,而是笔下的那个人,那个世界了,而生活,则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不会以任何的意志改变的现实世界。你想在艺术的世界里好好活着,时间久了,现实的世界难免会容易生疏起来,而你在世俗的世界里生活久了,又怎能寻找到艺术中的那个精神世界呢?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世界的本质目的是对立的,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想想,便不由觉得毛姆思想的独到而又伟大起来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