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没有洗衣粉,古代人是怎么洗衣服,其中智慧令人佩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从古至今,不少古诗词都描绘了古人洗衣的场景,如:李白曾在其诗作《子夜吴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将要洗的衣服放在水里揉搓摆动,或者就将衣物放入河中利用流水洗刷。这无疑是人类使用的最简单的洗衣方式。当然,在中国还有把脏掉的衣物放到水里;利用木棒敲打的方式来代替将衣物放在水中摆动的方法。当要洗特别脏的衣物时,为了加强衣物与水撞击的力量,往往在布里放上石块或术头抡起来,使劲往水面拍打,印度就采用这种方法。洗衣一直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家务而存在,其中古人在洗衣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清洁物品的利用上都体现出不俗的智慧。

古人的洗衣方式

提到古人洗衣服,你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呢?那一定是一群妇女在河边拿着洗衣棒捶打衣服的景象,而在这幅景象中“洗衣”也被唤为“捣衣”。“捣衣”是古人制作寒衣之前必经的一道工序。杨慎的《丹铅录》中就曾写到过:古人在捣衣时,两名女子执杵,相对而立,如舂米然,这里的“衣”就要进行“捣”这个程序,那么“捣”这个动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里就必须提到衣服的材质以及衣料、布匹的制作工艺。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及利用在中国尚未普及,据史书记载可知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国后,首先受益的是关陕闽广地区,因为闽广等地海外贸易发达,关陕等地与西域各国相通。因此缝制衣服的材料通常只能是丝织品及葛麻之类的织物等,而丝织品贵重得普通人家穿不起,只供贵族穿戴,寻常的普通人家大多用葛麻之类纺绩布匹缝制衣服。葛麻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缝制之前需要“捣”,目的就是把衣料或布匹锤松软平整,便于裁制,也便于穿着。

另外,古人制作的衣料会染色和上浆。如北魏温子升《捣衣》:“长安城中秋夜冷,佳人锦石捣流黄。”这里的“流黄”即染成黄色的帛布。刘洪涛编著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中曾这样提及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不但使用了植物染料,还有矿物染料,并且使用了媒染剂矾。丰家骅也在《再谈捣衣》中也曾提到过因为晒干后的丝织物粗糙并且有很多皱褶,因此在裁剪、缝制前必须有捶捣这项工序,使它柔软平整。因此不难看出“捣”这道工序的必然性。

其次,“捣”也能使衣物经磨耐用。《天工开物》就曾记载过:棉布结实耐用是因为纱缕纺得紧,而当纱缕纺得松时棉布就不那么紧实,与此同时碾石选择也至关重要,性冷且质滑的为上品,这样在碾布的时候石头才不会容易发热,棉布的纱缕的就紧实,且不会松懈。这里就指出了“捣衣”与“碾石”之间的联系。“捣衣”也是为了棉布的纱缕纺得紧,即是唐朝王建《捣衣》诗中所谓的“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熟”就是耐磨,不易破裂。

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在《捣衣》中也提到:屋檐高高砧声响起,楹柱长长杵声哀哀。两袖扬起淡淡芳菲,双鬓沾染些微汗滴。制衣布帛已经捣好,君子远行依旧未归。裁衣要用笥中之刀,缝成万里御寒之衣。(译文)此诗不仅形象地描写了“捣衣”的动作,还具体叙述了其过程:将织好的布帛放在砧上,再用杵棰击打,使布帛软熟,以求更好的裁缝衣服。

“捣衣”既可在室外进行,也可在家里进行。为什么要在月夜进行呢?那是因为古时候家务繁多,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主要用来缝制衣物。在战乱时期,妇女还要在白天完成其他繁重的劳动。

而‘捣衣”这项劳作也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大致轮廓即可进行,且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再说望月也能思远怀人。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与古代衣料染色及上浆的工艺相关,为了让“石不发烧”以达到“缕紧不松泛”的效果,夜晚应是最佳的时间选择。

秋夜里的温度会越来越低,因此可以缓解因为摩擦导致的“捣衣砧”发热,而在夜晚“捣衣”也会更容易处理衣料,更便于缝制衣物。同时由于古时普通人家生活相对贫困,灯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节省的就要尽量节省,选择在月夜时行“捣衣”也是节俭的表现。

《汉书.食货志》中就曾记载道:冬天,百姓们已经搬进屋里住,同住一条巷子里的妇女,夜晚聚集在一起纺纱织布,这样妇女们一个月就能够做四十五天的工。由此可见古代妇女就有夜间相伴劳作的习俗,因为这样不仅多得劳动日,还节省灯火费用。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劳动效率,也节约了开支,并且这种行为成为了一种种古老的民俗,这大概就是古代妇女月夜“捣衣”的根本原因了。

清洁物品的选择

而在古代不像现代有洗衣粉、洗衣液、香皂、肥皂之类的洗涤用品,那么当古人的衣服脏了,他们用什么来来清洗以保持衣物的整洁呢?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天然碱:其中包括土碱与植物碱。当碱地经过风化脱水后,地表就有天然碱(呈白粉状)长出来,去掉一层,间隔几天后又会再出先一层,春秋时节最为干燥于是就是扫土碱最好的季节。碱土是个好东西,不仅可食,还可以作成汁为洗涤剂去除污渍。

没有土碱的地方就用植物碱。植物碱行是含有碳酸钾的草木灰和碱性的皂角等。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古人洗涤衣裳、冠带,用的就是含碳酸钾的草木灰水。而诸皂角其实就是皂荚树的果实,古人也经常使用。

关于洗涤衣物这件事,最常见的其实是用皂荚树进行清洁,皂荚树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生长,为落叶乔木,满身是刺,皂清荚果实富含胰皂质,将其捣碎即可代替肥皂使用。但需要提醒的是,豆荚、种子、大叶及茎皮有毒,人口服二百克皂角的水煎剂即可中毒死亡。还有一种落叶乔木叫无患子,别称肥珠子。

到了明、清时期就开始广泛运用茶麸(俗称茶籽饼)作为洗涤衣物。而什么是茶麸呢,其实它就是将油茶籽进行榨油后的副物,把茶麸捣烂再用水浸泡出的液体中就含有皂素,同时就拥有了良好去垢的效果。

不管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天然碱或者是皂角,通常去污的能力有限,所以古人常常是使用洗涤物混合使用的方式,效果可能还不错。据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记载:“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摇之蜃。”这里的蜃,就是蛤蜊,它的壳中含氢氧化钙,当它与“栏木灰”发生作用时,就可以产生氢氧化钾,用其水溶液清洗丝织品的时候,就会和表面的油脂作用,产生钾肥皂,从而具有清洁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录到:到了每年十月去采摘皂荚,煮熟后捣烂,合着白面以及其他香料做成小丸,洗澡时涂抹在身上去处污垢胜过使用皂荚。

洗衣所衍生出的中华特有文化

“洗衣”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家务劳动,它还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国诗歌史上,“洗衣”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是边塞诗和思妇诗的重要题材,甚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有不少诗人写过跟洗衣相关的诗,例如魏晋时期的谢惠连、费昶、曹毗、王僧孺...;唐代的杜甫、王湾、王建、白居易等诗人。“秋夜捣衣”有着复杂的文化因素,古代诗人选择“捣衣”这一意象,创造了与之相关的无穷意境,丰富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利用“捣衣”这个意象抒发远乡游子征人的思乡情结、诉说思妇情怀、表达对战争残酷的无情控诉、引发的悲秋之情...捣衣诗中渴望和平、向往安宁、思念家乡、企盼回归、眷恋亲人、等待团圆.....这些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

结语

无论是捣衣时间捣衣方式的选择还是土碱、皂荚、茶麸等洗剂用品的运用,其都显示出中国人在生活方面特有的智慧创造,虽然古人没有洗衣机,但洗衣机的原理仍不外乎是古时用力在水中转动衣物、往布上冲水用以去垢的古代洗衣原理;虽然古人也没有洗衣液,但我们通过对大自然万物的高效利用,也能使衣物整洁清爽;更何况浪漫的古人还根据洗衣这样一件普通的家务活动凝结出了独属于中国的文化意象,坚定文化自信,于我们并不困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