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误解:初穿不合适的鞋,磨合磨合就好了?
春暖花开的时节到了,我下定决心开始跑步了!
当我下班后收拾好运动服,拿上大水杯准备出去好好跑一趟的时候,坐我旁边工位的、一个资深马拉松运动选手瞅了一眼我的装备:“你不换鞋吗?你这鞋……要不你先别跑?”
鞋?我这双休闲运动鞋花花绿绿走在时尚前沿,穿起来也挺舒服……难道它不适合跑步?
鞋:小心你的脚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鞋子就在努力保护着脚。
最早的鞋子和现在的鞋并不是一个东西,它更像是一种“敷衍的脚袋”:用相对柔软的草或者树叶等材料制成的简陋的包裹品。
埃及寺庙墙壁雕刻丨图虫
随着文明的发展,鞋子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标配。从古埃及壁画中的“凉拖”到寒冷地区的皮靴,鞋子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形态。人类也并没有满足于当下,对于运动需求的不断追加,也让人们对鞋子的期望不止于保护和保暖。
1850年左右,一双带有六个钉子的鞋子问世。这种钉鞋是第一次面向跑步的人推出的设计,鞋底的钉子可以增强抓地力和鞋子的稳定性。
然而,运动员不仅需要好成绩,更要保护自身关节、免于受伤。20世纪后,跑鞋厂商在考量抓地力的同时,也发现了缓震对于人体关节保护等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跑步的人越来越多,鞋子更不是“把脚包住”就行了。不少专注跑鞋设计的公司也不断投入,在缓震、保护、速度等不同赛道持续发展。
等等……不就是双鞋子嘛,为啥跑鞋要叠加这么多“科技Buff”才行?
买鞋只看外形?小心脚疼
跑步是大众认知度和参与度最高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简单易行。但如果跑步者不了解自身情况、缺乏相关运动知识和技巧,有可能会增加受伤风险。
跑步者受伤的主要原因丨参考文献[1]
而这时,一双合适且舒适的鞋子非常重要。鞋子早已不是外表的一种“装饰品”了,不合脚或过旧的鞋子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受伤率[2]。
早期的一项案例研究对一位发生足底筋膜炎的铁人三项运动员进行分析,发现他的跑鞋鞋跟处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了相关的不适,研究给出的建议是检查鞋子的完整性并购买一双新的“健康跑鞋”[3]。
以往买鞋子,我们总会想着一双鞋穿遍各个场景,但从运动的角度来说,“一鞋多用”真的不太行。2016年,有媒体就发文称[4]:“中国运动鞋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方向也在发生变化,典型表现为‘一鞋多用’到‘一鞋专用’。”
既然决心开始跑步,那还是看看专业的跑鞋吧。打开某宝输入“跑鞋”,一瞬间就被出现的商品弄花眼。厚度、鞋形、足弓……想要挑个专业的鞋子,咋这么难?
不止是你,如何选一双合适的鞋子成为了很多人纠结的难题。甚至有人为此做了一套“选跑鞋传感器”[5],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和基于三轴陀螺仪的设备检测不同人的脚步特征,并通过神经网络分析计算,给出最适合的鞋子。
使用传感器检测赤脚跑步时的各项参数,从而推荐最适合的鞋子|参考文献[5]
这又是传感器,又是神经网络,又是独特科技,有没有什么快速选鞋法?其实你只需要关注好这三点“专业性能”:缓震、轻便、支撑。
许多品牌在某个维度追求极致的科技,但也不乏在多个维度都追求均衡与非凡性能表现的跑鞋品牌。比如诞生于山脉的专业运动品牌HOKA ONE ONE,以厚底缓震科技起家,在「厚底加法」制鞋哲学的体系下,在各个维度都追求精密的研发与革新,致力于带来“一脚”就能感受到的细致体验。
HOKA品牌标志性厚底最早诞生的雏形|HOKA
鞋门科技
厚与轻并不是反义词
鞋子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物件了,随便挑一双大小合适颜色好看的跑鞋不就行了?其实想要做到各项“专业技能点”的平衡,还真没那么容易。
与缓震性、保护性直接相关的,那就是鞋子的“厚度”。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追求“厚”。“厚”意味着踏实和安全感,往往是质量的保证,但“厚”总让人觉得“重”。于是我们寻找新型材料、发展新兴技术,试图在“厚”的同时能兼顾“轻”,从而拥有轻快、便捷。
终于,“厚”不再和“重”相伴相随,“厚轻”也能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特点了。
又厚又轻的羽绒服|图虫
比如羽绒服的出现,就是人们在“厚”带来的保暖和“轻”带来的便携之间做到的极致平衡,羽绒服穿在身上,你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冬天似乎都变得轻盈起来。我们还将厚厚的一沓红包压缩成了微信的一秒转账,轻松便捷的同时,又更加环保。
而现在,越来越多厂商正在将这种平衡应用到跑鞋上。
跑步时,人体膝盖受到的冲击是体重的3~4倍甚至更多,普通的鞋可能缺乏良好的缓震设计,在保护关节、减少运动损伤方面的作用有限。此外每个人足弓情况也不一样,有研究[6]让足弓结构不同的受试者穿着不同类型的跑鞋,然后分析他们慢跑时的足底压力数据。
结果发现,减震鞋可以降低受试者中足区域的峰值压强,并且高足弓受试者在穿着减震鞋时,前掌的接触面积最大——这说明跑鞋类型会影响足底压力的分布,并削弱足弓结构间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
从上到下三种足弓结构: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丨cfac.net
厚度的增加则能给鞋子带来更好的缓震特性,而鞋子的中底正是关键的“加厚区”。所谓中底,就是鞋子的“夹层”,这一层的材料和厚度可以赋予鞋子不同程度的支撑和缓震。
有些跑鞋厂商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为了给跑者带来更舒适的跑步体验,厂商们不断在中底上“搞事情”。
带着“厚底”基因的HOKA不断突破,新一代跑鞋Clifton 9的厚度超过了30mm,增加到了32mm,比上一代更多出3mm。厚底带来的缓冲感能在上脚的那刻给跑步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标志性的厚底更符合人们对于日常跑步的期待了。
鞋子变厚,填充用料变多,不得更重了?要知道,对于专业的运动员来说,跑鞋多增加1克的重量都可能导致比赛结果的差异。有实验表明[7],摄氧量、代谢率都与鞋子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关联。
总不能出门跑个步,一半的力气都花在用脚“提动”鞋子上吧?
结果我们发现,这双更厚的HOKA Clifton 9,反而比前一代更轻了4g。再看材质,依然用的是性能优异的缓震材料EVA泡绵(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看来,想在加厚基础上继续沿用这种材料,那就得从制作工艺上下功夫。HOKA在材料配方工艺上持续优化,让鞋子“加厚”的同时“减重”了。这种看上去很厚、上脚却很轻的神奇体验,正是HOKA跑鞋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
这一加一减可谓是看透了跑步人的内心需求!
不少运动品牌都在加厚这件事上持续“内卷”,但做跑鞋其实有点像做实验,每一个参数的调节、每一滴化学试剂的加入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效果,“厚”和“轻”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每一个看似细小的创新,也会在最终的成鞋上带来性能和体验上的综合提升。
厚底+轻量就是Clifton系列的「厚底加法」,Clifton 9在这基础上做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如飞行器一般的不竭动力和飞行过程中的乘风推进,助力跑者享受运动的无穷活力与乐趣。
HOKA在其它技术点上也不断增强,以独有的「厚底加法」制鞋哲学将不同性能通过黄金比例般的方式叠加,为我们带来了全面均衡的六边形产品。比如除了缓震与轻便的跑步基础需求之外,跑鞋还有不少方面影响着跑步的体验——最常见的支撑设计也可以为跑步者提供更多的保护。
果壳编辑亲测
跑步时,脚一次又一次地接触地面,有灵活度的脚踝会发生周期性的自然偏转(足外翻),以帮助我们更顺畅地跑步。但在一些跑步者身上,这种外翻会出现过度或者不足的情况,这可能增加受伤风险,而跑鞋提供的支撑性能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对于跑步经验缺乏、核心力量较弱的运动新手而言,跑鞋提供的支撑作用更为重要。
果壳编辑亲测
为了在运动时让鞋子更加贴合全脚,给脚面全方位的支撑和保护,HOKA Clifton 9使用了嵌入式鞋床技术。这种技术就像赛车上的桶式座椅,可严密包裹并将双足固定于中底之上,让鞋子与你“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HOKA Clifton 9还采用了滚动平衡技术,前后落差5MM(以42.5码的跑鞋计),让跑者贴近自然跑的步态,从而增强跑步中自身的力量,推动跑者不断前进。同时结合鞋底侧面的流线线条设计,尽可能减少空气阻力,让跑鞋成为跑者的有力助手。
除此之外,HOKA 品牌还拥有安全稳定的J型结构 、灵活智能的PROFLY中底等独到的制鞋工艺,在运动、安全与舒适的不同需求中,找到恰如好处的平衡。
果壳编辑亲测
中底这么厚,包裹支撑性这么强,那脚“捂”在里面会不会不够透气啊?HOKA也考虑到了这点,在Clifton 9跑鞋上采用了清凉透气的针织网面,跑鞋透气性良好、跑步更加舒适。
这么多技术的加持,选择HOKA Clifton 9,就是选择了一双“不会错”的鞋。我们相信,穿上它奔跑,你能更享受跑步的乐趣、更容易体验到所谓的“跑步者高潮”。
果壳编辑亲测
跑鞋的设计和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有研究者指出[8],未来跑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跑鞋中底科技、鞋面科技等继续深度发展,然后各种科技融合平衡,让跑鞋能够真正的舒适、以人为本。
我国跑步人群基数超3亿,其中年轻群体参与度大幅提高,科学运动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人心。相关调研显示,60.7%的跑步者会购买更加专业舒适的运动鞋服来提升自己跑步的专业性,其中质量、产品专业性等是跑步者购买跑鞋时会关注的要素。
跑者“跑步专业性”方式TOP5丨参考文献[1]
在这样的背景与趋势下,专业的跑鞋应运而生。为了让跑者可以不被外界条件所束缚,HOKA更是使出了各种“黑科技”,试图让每一个跑步者拥有安全、舒适的跑步生活。
人类自诞生以来不断尝试过对飞的渴望,或许本质上来说,人类追求速度极限的过程,也就是渴望“飞”的过程。
始终致力于帮助跑者拥有更好运动表现的HOKA,基于“我想跑,因为跑了,就能飞”的畅想,提出『飞要这样』(FIY HUMAN FLY)的品牌主张,希望给人们带来轻盈如飞的奔跑体验,推进跑者从跑到飞、无畏前行。
两位出镜果壳编辑已代大家亲脚体验
并狠狠种草!
代天医
前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美国国家体能协会体能训练专家认证
主攻 健康 | 医学 方向
陆畅
北体运动飞盘系列运动项目教练员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桨板教练员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
参考文献
[1]人民数据研究院《2022全民跑步运动健康报告》
[2]Knapik, Joseph J., et al. "Injury 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selecting running shoes based on plantar shap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3.3 (2009): 685-697.
[3]Wilk, BR, Fisher, KL, and Gutierrez, W. Defective running shoe as a contributory factor in plantar fasciitis in a triathlete.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30: 21-28, 2000.
[4]一双好跑鞋应该长啥样?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6-04/29/18/rmrb2016042918.pdf
[5]Young, Fraser, et al. "Just find it: The Mymo approach to recommend running shoes." IEEE Access 8 (2020): 109791-109800.
[6]汤运启,王志康,王勇,刘宇. 跑鞋类型和足弓高度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5139-5141.DOI:10.26914/c.cnkihy.2019.031208.
[7]Divert, C., et al. "Barefoot-shod running differences: shoe or mass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9.06 (2008): 512-518.
[8]徐有粮,王相英. 路跑鞋的科技发展史兼评跑鞋科技未来发展趋势[C]//.第二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21:328-330.DOI:10.26914/c.cnkihy.2021.015667.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