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生活刻录机(一百零四):冬日碎片(十七)

 

十七:冬日碎片(34-37)

断章(34-37)

34

随着北方那股更冷的冷空气的到来,在刮了一夜的大风之后,身边的树木似乎变得更加干净利索了。常青树依旧还是带着那种深冬的深绿,而落叶树则在这一场大风之后干干净净的了,哪怕是前阵子经历过一次大风之后还依旧挂在树枝上的零星枯叶,这次也终归是落了个干净了。

或许,昨夜的风实在太大了吧!

大风过后,带来了十多度的降温,让本就温度不高的天气更填上了一层寒意,已经到了出门便让人感到抖抖索索的天气了。不过这次与以往不一样,降温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气,而不是如同往常那般,湿哒哒,黏糊糊的了。

清晨上班的路上,除了犹如刀割着脸的风伴随着的便是一路的白霜了,阳光,也仿若远离了我们,给不了我们想要的温暖。

35、重新开始听喜马拉雅之后,渐渐地习惯了这样一种走路节奏了:戴上耳塞,戴上口罩,再将风帽裹上,你走在冬季的阳光下,你等待在呼呼而过的大风中,然后你在这样的行走中,等待中,听着朗读者为你读着那些智慧和浪漫的文字。

你很久没有感到如此充实了,你似乎感到心灵无时不刻地在经受着圣洁的洗涤,而朗读的文字中总能隐约让你感受到繁忙工作中所难以感悟到的灵魂。

你觉得这对于你的精神上是一种很好的提醒,你很害怕,若干年后,你融入生活,习惯于忙碌,某日再想思索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时,你却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早已一片荒芜,自己的灵魂早已一片空白。

你不希望这样,可生活总是会将我们往这样的方向逼进,所以你在生活的压力下尽力在保持阅读。你觉得内心的灵魂就如同种在心灵里的一颗树,而我们的阅读与思索就是在不停地给它浇灌,而我们一旦停止了灌溉,那么那棵树将无所成长,甚或变小,枯萎死亡。

这不是你想看到的,这是你与生活的对抗!

36、或许我们应该再谈一谈马克思奥勒留的《沉思录》,在慕容清读的优美嗓音的朗读下,这本书已接近尾声。

当然,它也给你留下许多的沉思,在行走或等待途中。

有时,你会突然想到:作为行走在天宇下的你,到底怎样的一种存在。包括你此刻的思索,

你此刻的存在,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奥勒留认为人的产生不过是一群物质机缘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思维的个体,待机缘一到,那群物质解散,那么我们也就随之消失。

从这种理解上来说,你觉得我们似乎也就是仅仅只是在参与着自然中物质的分解与组合(我们摄食,我们消耗那些物质,产生能量,排除不需要的物质),所以我们和山中的石头,深山里的树木,以及恒河中的沙粒等自然中的万物在参与自然的循环变化中并没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我们具有思索自身存在以及我们诞生源头的思维。

玄乎,玄乎。这不禁让你想起了以前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电视剧中那些得道高人所说的话:人生本就不过是虚空一场!

37、还是暂停那种过于不接地气的思索,来说一说最近一直在看的《追忆似水年华》吧!这本书已经看了将近四分之三,按照现在的速度,预计还有半个月才能看完。

抛开前面那些太过于玄奥的哲思不讲。人,活在这个世上其实就是一个与时间对抗的过程。而马塞尔.普如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无疑就是在对抗着时间,对抗着记忆的一部书。作为一个人,想要让自己以某种方式流传在后代人当中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那种概率应以亿分之一为单位,甚至更小。不过,普如斯特做到了,以他的这本花了十几年心血的巨著。

全书以作者的回忆为主线(小说的主人公也正是以作者自己的名字命名),回忆着他的幼年,童年,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身边的人和事。令你惊叹的是作者感情中的敏感细腻,那些沉寂在时间中的碎片,通过作者的敏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趟单行道的旅行,那么作者无疑是将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风景以及在遇见那片风景时的心情详尽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幼年时对母亲的依恋,童年时对希尔贝特的爱恋,少年时对该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爱,以及青年时与阿尔贝蒂娜的恋情以及在各个阶段身边的人和事。令你最为惊叹的不单单是作者对人生旅途风景中的回忆,而是他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了每个年龄阶段本身,将自己置身于那时的时光当中,正如普如斯特在书中所说,一位好的小说家最好才华是能让自己如同面对一面镜子一般,将自己置身于小说当中。

而你想,普如斯特正如他自己所理解的那样,他做到了。在独自待了十几年的那间屋子里,终日面对那面镜子,仿佛看到自己置身于镜中那个世界里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