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专家深入分析,果农早知道
文/王西锐、刘运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的现状,对吃好、吃得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的高质量需求对果业生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果业不断壮大,果品市场总体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高品质果品却呈现产销两旺的景象。
因此,提质增效是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果业提质增效技术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是果业生产亟需突破的重大技术瓶颈。
猕猴桃虽然在总果品的消费量中占比较低(0.2%)的比重,但是却有一定增长潜力,消费者对猕猴桃果品不了解,加上果实品质参差不齐,也严重的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巩固现有面积,提高猕猴桃品质,依靠品质创建品牌,提高附加值是猕猴桃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猕猴桃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的研究探索,刻不容缓。
提质增效的概念简言之:“就是依靠提高猕猴桃果品质量,增加效益”。这里有一个需要转变的重大观念就是:将以产量求效益,转变为以质量求高效益,即中产、稳产、高质量、高价格。

在传统的以高产量追求高效益理念下,高投入,尤其是化肥、农业的高投入,使得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根系发育差,地上部虚旺生长,抗病力下降,面源污染加剧,逐渐使农业生产难以为继。这是典型的以牺牲树体、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提质增效的核心问题是协调果实数目、大小及质量的关系。一般来说,单位面积效益=单位面积产量×商品果实平均单价,而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果实个数(果实个数/M2)×平均单果重。
但一定范围内,果实数多(留果量大),果实变小。同时,留果量过大,品质也有所下降。总体上,效益要考虑味道(取决于干物质含量)、果个及果实数量。品质(味道)关乎消费者喜好程度,与单价有关。
目前猕猴桃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果实品质是关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生产优质果品,才能赢得消费者。有好的品质(味道),才能竖起良好的品牌(口碑),才能提高价格,克服卖难。

一、合理提高果实数目
1、充分授粉
充分的授粉是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及生产大果的必要条件。授粉越好,坐果率越高,就保证了果实数量的足够,为实现一定的产量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下,授粉越充足,果实中平均种子数及种子干重越大,单果重越高。笔者研究发现,果实内平均种子重量决定了单果重的72%(种子千粒重大的品种)~78%(千粒重小的品种)。
在依靠自然授粉的条件下,充分合理配置授粉雄株,是高产优质的必要前提。合理的授粉雄株配置,可以按5~8:1配置授粉雄株。同时,国内外成功经验:每个雌株优良品种,可以配置2~3个授粉雄株。在陕南山地立地条件下,利用高差,在地势地处(上风口)、高处、凸起处(田坎)设置雄株,利用山谷风力,则能实现良好地授粉。
利用蜜蜂授粉,也是重要的一种自然授粉方法。一般每2~3亩设置一个蜂箱。这种情况下,猕猴桃花期,要去除园地及附近杂草,以免干扰蜜蜂访猕猴桃花的行为,并可以给猕猴桃树冠喷雾糖水,增加猕猴桃花对蜜蜂的吸引力。

人工辅助授粉。利用商品花粉或自制花粉人工辅助授粉时,中华猕猴桃在开花后第3、5两天授粉即可,美味猕猴桃可在开花后第3、5、7天授粉。授粉时节,如遇高温干旱气象条件,可以给架面及花蕾喷雾清水后立即授粉;低温多雨时,可以利用干粉授粉。
合理留果:可以利用冬剪、抹芽、疏花果等几个不同时期,选优去弱,保证将适量优良的果实保留,确保质量、效益的提高。
2、冬剪
通过结果母枝选留,可以初步确定留果量。主蔓两侧30厘米选留一个大型结果母枝,尽量选留健壮、其上饱满芽比例大的中庸枝,或健壮结果枝(连续结果)作为结果母枝。有空间处,可保留部分中弱枝,在饱满芽处剪截,填补空间;空间较大,可将附近大型枝长留蜷回有空间处,占领空间,或把附近结过果的结果母枝组按侧蔓修剪,占领空间 。无空间发展、过密处至疏除或留2芽极重短截。
3、抹芽
萌芽后,及时抹除病虫芽、双芽中的弱芽、弱小芽、畸形芽等,减少消耗,促进所留新梢花蕾良好发育。

4、疏花蕾
开花前后,及时疏除侧蕾、侧果,病虫花蕾、果实, 弱小花蕾、果实,畸形蕾、畸形果等,保留下垂果、大果。
5、定果
开花50%时,给架面喷雾定果剂,削弱小果势力,促进大果优势发育。
提高果实整齐度。现蕾后、及坐果10天开始,每20~30天喷雾一次“优果”,共喷雾3~4次,促进果实整齐发育,提高商品果率及经济效益。
总体上,美味猕猴桃株行距3米×4米, 55株/亩株情况下,3000~5000斤/亩,成龄树每株留果350~420个/株,中华猕猴桃株行距2米×3米, 110株/亩情况下,2500~4500斤/亩,成龄树留果125~230个/株。
二、合理增大果个
中华猕猴桃,在新梢5~10厘米时,及坐果后20天,给架面各喷雾一次海藻素、氨基酸、100~150倍液“果嘟嘟”等,适当增大果实;花后3~4周,对结果母枝基部或主干环剥一圈,明显促进果实增大。

三、提高果实质量
提高单果重。花后13~14周,对结果母枝基部或主干环剥一圈,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促进果实品质提升。7~8月份,结合使用壮果肥,使用2~6斤/株麦饭石粉,提高果实单果重同时,提高果实品质。2年连续观察表明,施用麦饭石粉时,在果个无差别情况下,单位体积果实重量提高10%~13%,也就是单果重提高。说明内含物增加,自然品质更高。
另外,科学使用零叶修剪、捏尖等技术操作,都可以有效控制营养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


提高干物质含量。上述提高单果重的技术操作,即可以有效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同时注意增施有机肥,菌肥菌剂,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施用水溶肥时,加入0.2%(或每亩5~6斤)黄腐酸钾等腐殖酸肥、由你带路、em或细黄链霉菌、哈茨木霉、胶质芽孢杆菌等菌剂,在提供给土壤肥分,不断培肥、营养土壤,提高土壤生产性能同时,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重视叶面肥的施用。生长季节,结合防治病虫害,加入海藻素、氨基酸、寡糖、多肽酶等生物刺激素,综合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增强对果实的养分供应能力,提高果实质量。
亚磷酸钾具有控制新梢旺长(控制营养生长),增大果实,提高抗病能力的效果,生长期中后期,迎结合病虫害防治加入液体中喷雾。
四、努力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养分合成能力
推行高光效树形
推行“一主两蔓羽状”整形,简化架面结构和修剪操作,施行吊蔓式架形,有效协调当年挂果与预备枝培养,改善架面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产物积累,为提高树体抗逆能力及果实品质奠定基础。

五、控制面源污染,生产安全无公害果实
1、施肥
控制化肥施用量(尤其氮肥),增施有机肥,注意多种中微量元素肥的补充。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生物有机肥。含氮化肥按化肥的1/100混入,隔年施入5~6斤/株的麦饭石粉。生长期追肥总含氮量不大于66斤/亩,全年N:P:K=2:1:2。要注意Ga、Mg、P等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Si元素等)的补充。注意有益菌剂的施用,不断改善土壤性状,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同时,注意氨基酸、腐殖质、海藻素、寡糖等生物刺激素的适当使用。注意施肥时间的选择:成龄树春肥在萌芽后至开花前施用,有利于果实发育;幼树期春肥则在萌芽前施入。
2、防治病虫害

防治溃疡病:生长期预防,采用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加0.2%~0.5%氯化钙,休眠期采用0.1%~0.2%过氧乙酸加0.5%硫酸铜,或150倍液“屠溃”。易感病品种,9月、落叶后、伤流期前,用0~4倍液“屠溃”涂抹或喷雾主干、主蔓、所有分叉口(选2个时期,使两次操作间隔2~3个月),修剪后或伤流期前,用30倍液“屠溃”喷雾主干、主蔓、2道铁丝以内架面。
其它病虫害:采用吡虫啉、甲维盐、或高效氯氰菊酯(功夫)作为杀虫剂,醚菌酯、45%代森铵、代森锰锌、50%氯溴异氰尿酸作为杀菌剂。生长期,还可以以em、解淀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加白僵菌剂、苏云金杆菌,达到杀虫杀菌效果。以菌剂作为杀虫杀菌剂时,要掌握提前、高湿时节(不定期)使用的原则,且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黑头病:注意萌芽后,喷雾杀虫杀菌剂时,加入0.2%~0.5%氯化钙,增强抗病能力。预警有黑头病时,用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加0.2%~0.5%氯化钙喷雾,隔10天,喷雾2次。
花腐病:注意萌芽后,喷雾杀虫杀菌剂时,加入0.15%~0.2%硼肥及氯化钙,萌芽前、现蕾期、临开花时,花后一周,顺次喷雾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加0.2%~0.5%氯化钙、春雷王铜加0.2%~0.5%氯化钙、45%代森铵加硼肥、醚菌酯加吡虫啉加硼肥等。

线虫病:3~5月及8~10月,用杀线磷加淡紫拟青霉菌及由你带路,加生根剂灌根。
菌核病:最后一次授粉后3~4天内,用吡虫啉加异菌脲、加0.2%~0.5%氯化钙喷雾架面,10天后再喷雾一次。
根腐病:于8~10月,去除根系分布区一层土,达到见根不露根效果。然后,用由你带路菌剂加生根剂,进行灌根,深度能使灌根液接触到根系为度。20~30天1次,共2~3次。
为减少果面污染,采果前1月,可以用50倍液em、或光合细菌,隔15天,喷雾2次,重点喷雾果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