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徐圣君:畜禽粪污高达40亿吨/年,效果与成本如何平衡?

 

这几年,环保无疑位列养殖业的话题榜首,在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养殖废弃物成为众多畜牧从业者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11月17日,在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温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农财宝典》新牧网作为承办媒体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圣君与到会的500多名嘉宾分享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置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圣君

徐圣君表示,流域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城市点源、农业面源等污染的负荷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更是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污染源。其中,畜禽粪便污染就高达40亿吨/年,高浓度有机废水达43亿吨/年,畜禽废物因而成为了近期环保控制的重点,国家对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一再升级,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都更加严格,而这也对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猪场的环保建设及运行成本。

而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推进以及养殖用地越趋紧张,如何调整农业结构,通过种-养-加一体化集成技术,协调粮食增产与环境安全,赋予治污有经济效益的可能,以此平衡粪污处理效果与成本间的矛盾需求日益在放大。

围绕这个方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防、控、治、保一体化”为总体思路,研发出高浓度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畜禽废水原位生态治理技术、异位发酵床技术、微生物菌肥、狐尾藻青储饲料等技术,以提高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并为养殖场增加微生物肥料的收益。

其中,畜禽废水原位生态治理技术以畜禽废水、高氨氮废水原位修复为目标,利用中科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微生物强化床装置,装置充分发挥微生物与植物修复的各自优势,构建微生物系统为核心(水下部分)并辅助植物修复系统(水面部分)的复合植物-微生物修复系统,满负荷利用水体的立体结构,实现对水体的高效净化,且具有景观生态功能。

会议现场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新牧网原创稿件文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映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编辑部电话020-83003429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