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被拖把杆贯穿肛门20公分 闯过两道“鬼门关”
11月30日,记者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昆医大附一院)获悉,该院儿科儿外病区与手术室,麻醉科、影像科、运动医学科等多学科协同作战,成功救治一名来自云南省曲靖市12岁男童严重肛门直肠外伤的患儿。11月29日,该患儿已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转到外科病区普通病房,患儿已脱离生命危险。
据患儿妈妈介绍,11月21日晚,12岁的初一男孩下晚自习后,如往常一般与同学在宿舍嬉闹,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一步一步向他逼近。嬉闹中,他不慎从上铺跌落,右侧臀部刚好落在不知哪儿冒出的拖把杆上,巨大的冲击力让原本并不锐利的拖把杆瞬间由右侧臀部刺入盆腔近20公分。11月22日清晨,“120”急救车把患儿送入昆医大附一院创伤中心急诊抢救室,创伤中心接诊后紧急联系影像科行急诊拍片及讨论病情,明确伤情。
随即患儿由创伤中心转到儿科外科病区治疗,儿外病区负责人张洪斌副主任医师介绍,结合影像科专家阅片情况,考虑拖把杆的压迫让受损的骶前血管暂时没有大出血的征象,但是拖把杆哪怕轻微移动都可能使其对骶前血管的压迫作用减轻,导致骶前血管大出血,更不用说将拖把杆从患儿体内拔除。而骶前血管一旦发生大出血,就如同泉水汩汩地往外涌,止血极其困难,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拖把杆贯穿直肠,呈折叠式贯穿肛管、直肠后固定于骶骨,与骶孔关系密切,不排除骶管损伤的可能,如不及时手术,即使没有发生骶前血管大出血,直肠内蓄积的大量粪便,也可能随着拖把杆贯穿时形成的隧道在腹膜后间隙浸润扩散,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甚至通过损伤的骶管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任何一处的感染,对患儿而言都可能是致命的。
手术团队邀请儿科重症监护室、运动医学科、麻醉科、影像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患儿制定了完备的治疗方案,并与输血科沟通,启动紧急用血流程。
主刀医生张洪斌介绍,打开盆腹腔探查后发现,损伤处位于盆底深部,必须打开骶前间隙,由于患儿肥胖,操作空间非常狭小,手术野显露困难。直接拔除拖把杆,除可能导致骶前血管大出血外,由于骶前间隙内粪便蓄积且与直肠相通,拔除后还可能使直肠内更多的粪便进入骶前间隙,甚至骶管内,术后发生严重腹膜后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几率成倍增加。为了降低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张主任团队决定于乙状结肠远端离断肠管,对远端直肠和骶前间隙进行充分冲洗后再拔除拖把杆。拖把杆顺利拔除后骶前间隙的出血也没有反复和加重。近半小时的压迫止血后,张主任将骨蜡及止血材料填入骶前创口,再次压迫,浩浩成功地闯过了治疗过程的第一道鬼门关。
张主任介绍,由于盆底肌肉及直肠损伤严重,无法一期修复,最终手术方案为先行乙状结肠近端造瘘术,冲洗盆腹腔后修补直肠后壁,封闭乙状结肠远端,放置腹腔引流,手术顺利结束,手术前后共计近7个小时。
经过儿科重症监护室戴梅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患儿闯过了第二道鬼门关(腹膜后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现恢复良好,截至发稿前,男孩已转入儿外病区普通病房,已恢复进食并能下床活动,顺利进入康复阶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