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20]我的中年与望乡·第一报业史1995-2022

 

【传媒故事类话题】

特别日历

[哈尔滨日报半世纪回眸]

编导阐述

今天的报纸即明天的历史。一张地方党报记载着一座城市发展的经历,而由此扩展频繁观照整个国家和世界;在其创刊半世纪之际,就大有摄制一部声像专题作品的必要了。于是,我们将这部社教类专题片命名为:特别日历——哈尔滨日报创刊半世纪回眸。同时初步拟定,片长45分钟,完全采用纪实手法,又不拘泥于时空的自然轮回与单纯顺延,最大限度找寻并拍摄到历史见证人,调动现实强势以及客观场景;创作好本片的主题性音乐,把握准解说词的涵盖深度和播出效果。由此,做一次电视专题直接追溯报纸历史的尝试。

本片以我党解放第一座特大城市、创办第一张城市党报为开始,以这座城市和这张报纸面对新世纪挑战、承载守土一方重荷、进入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紧迫阶段为尾声,纵横凸现报人、报业、报纸媒体事例,展示党的新闻事业并由此揭示党的各项事业,在战争与和平不同时期,所经历的重大考验和非凡跨越。半世纪的哈尔滨,汇聚了我党接收、管理、开发、建设特大城市的完整过程和全部经验,哈尔滨日报的历史变迁恰为这一精神宝库的最佳浓缩。所以,本片的编播,可以使观众了解到,在中共党史和中国报史上,还有这样的特别记载:笔杆子和枪杆子,在战争年代时就有着相同又不同的各具特点的战斗威力,而在和平时期尤其当今信息时代,媒体竞争亦如同战争⋯⋯

最初,二战宣告胜利不久,由于雅尔塔协定所限,我军尚不能进驻哈尔滨,从延安来的大批干部亦亟待落脚,开辟新的根据地。可是1945年11月25日,就在我军进城之前,尽管国民党反动派猖獗一时,中共哈尔滨市委机关报哈尔滨日报,则以一位党员作家个人名义创刊印行,对清除日伪陈腐、揭露蒋匪险恶、团结哈埠人民和迎接我军入城,真正起到了其他任何方式难以取代的巨大作用,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解放全中国打赢了至关重要一役。经过半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作为中共解放的第一座特大城市,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如今,创刊半世纪的哈尔滨日报,作为整个报社,既拥有三报二刊新闻出版强势,又具备广告、印刷、发行、通信、纸张多功能一体化实力,为粗具规模的报业集团。当务之急是,还有数十天,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开幕,这是世纪末全世界八大体育赛事惟一在中国举办的一次盛会,而哈尔滨日报社历来均以当地最大媒体身份,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各报社派至哈尔滨的冰雪节记者采访团,这一次更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到地主之谊。为此,哈尔滨日报社全体员工在时刻准备着,随时可以担当任何一项新闻报道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总之,我们为了以崭新姿态去迎接崭新世纪的到来,很有必要也有责任回眸审视这开卷有益并集纳百科的——特别日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文学脚本

片头

[凄风苦雨又风驰电掣的镜头组合中音乐起;合唱大气而激昂,振奋人心,还不失亲切的感觉和松弛的节奏,调动起歌者和听众的情绪,营造那种新旧撞击、交替、转换的氛围⋯⋯首先在暗底中推出黑体红字——

笔锋所向

一切献给党

笔力所致

一心为人民

——题记

[画面和音乐继续,同时《在阳光地带》推出——

A1:

凄风苦雨中诞生 半个世纪路艰难

时间不会倒转 报人群起勇争先

啊 一切献给党 一笔写天下

在阳光地带 大气磅礴我宣言

A2:

风驰电掣般前行 崭新世纪在召唤

时光不再重现 报业快讯飞云端

啊 一心为人民 一报连万家

那蔚蓝大海 波澜壮阔天地间

[合唱毕片名出三维动画——

特别日历——哈尔滨日报创刊半世纪回眸

[铅与火,光与电。以哈尔滨日报叠画面——

朋友,每当我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其中的蔡伦造纸、毕升活版印刷,感到无比兴奋自豪的时候,是否都注意到了今天的报纸: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

您是否还注意到,半个世纪前,就在这—天,难以计数的人们都把—份最新诞生的报纸,看作是启明星⋯⋯

[新闻出版报衬底。轮转机作业。考场及编辑部——

1995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主管主办的——《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题位置,以《哈尔滨日报社 改革运行机制 报纸面貌一新》为题,介绍了哈尔滨日报社内部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新一轮改版后出现的新气象。

[历届社址;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报业中的光荣一员,回眸半世纪,哈尔滨日报,创刊、合并、停刊、改版、复刊、扩展,几回回,数番番,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十几任党组书记、社长和总编辑,一代又一代报人,以各自的献身精神、创业才干、求是胆识、改革方略,书写了一页又一页时代篇章。

今天的报纸是明天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尔滨日报时刻关联着哈尔滨市的发展脉搏;哈尔滨日报,无疑是一部——特别日历。

[叠字幕——

哈尔滨市地段街2号;哈尔滨市地段街135号;哈尔滨市国课街(现奋斗路)28号;哈尔滨市道里西十二道街15号;哈尔滨市地文街1号;哈尔滨市地段街153号;哈尔滨市井街48号

唐景阳、李文涛、陈坚石、陈振球、江村、邹本业、田登高都曾任过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现任党组书记、总编辑王建男

[定格转暗场。衬高速轮转——

哈尔滨日报在50年间出版发行共计:15741期。其中——

从1945年11月25日至1946年5月28日出版了90期;

从1947年7月15日至1949年6月15日出版了574期;

从1953年10月1日至1995年11月25日出版了15077期⋯⋯

[北京。钟子云宅。古朴素整——

这位学生出身的老抗联、老延安,1945年10月的一天,以中央代表和八路军总部参议的名义,受刘少奇同志委派,从延安、经沈阳,领取了彭真和陈云的命令后,来到哈尔滨。

他建立了中共哈尔滨市委,并指示创办哈尔滨日报。

[叠字幕——

钟子云 1945年 中共哈尔滨市委前书记

中央顾问委员会前委员 煤炭部前副部长

[哈尔滨市地段街2号。资料片——

这三角地带和高耸的塔楼,从一开始就透露出特别之处。

哈尔滨市刚在日寇肆意的践踏中获得新生。中国,中国,当时正值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决战前夕。

尚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哈尔滨市委,特派党员作家唐景阳,以个人名义申请,创办了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哈尔滨日报。

这一天,是1945年11月25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机关报——哈尔滨日报,光荣创刊,胜利诞生!

[沈阳。辽宁省图书馆内外景——

今天,历经千辛万苦的哈尔滨日报社的同人们,在辽宁省图书馆发现了创刊时期的哈尔滨日报合订本。

也许你会认为这—大本子报纸已经没有多少保存价值了。要知道,这可是,我们这部特别日历最早的版本呀。从中你总会受益匪浅的。

请打开吧,特别日历!

[钟子云同期声并字幕——

靠苏联红军,吃饭靠人家,到时候上他们那儿领。吃一天,领一天,领面包。那时候,1946年,咱们进城以后,成立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开始叫军管,政权、军队,都是卫戍司令部管,每天都有好些布告,因为好多的问题吧,要让市民都知道,经常登在哈尔滨日报上,经常登报纸。

[镜头再次闪回到哈尔滨日报社创刊地——

当时,哈尔滨先是由苏联红军管辖;

很快,国民党又派员来接收⋯⋯

没有粮食,缺少纸张,哈尔滨日报在险恶和困苦的环境中,每天坚持出报。

唐景阳社长出入这里时,乘坐马车。

[支援宅——

这位小说家,竟当过第一代哈尔滨日报发行员,以后改任副刊编辑;他当专业作家时,是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支援的著作有:《春天里的故事》、《晨牧曲》等短篇小说集。

[叠字幕——

支援 哈尔滨日报首批发行员 副刊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小说家

[支援同期声并字幕——

那是在11月的时候,一次开会,陈飞介绍说这是唐景阳先生。一看这个人呢,穿个棉袍,脸呢,胡子拉茬。我们当时就很奇怪,这是哪个哈尔滨日报的社长,“八一五”以后只有独家的松江新报,没听说过哈尔滨日报。介绍唐景阳之后,唐景阳给我们讲话:我是无党无派民主人士,是安达县人,这次能和大家,为民主和平事业奋斗,感到很高兴,希望以后我们齐心努力,为我们理想而奋斗。大致这个意思,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松江新报改成哈尔滨日报了。

[长春。李准宅,室内光线较暗,但文房四宝及名人字画很别致,透着书香气——

唐景阳社长要给他个“官”当,他更情愿兜里揣着橹子手枪和自来水笔,化装成工人或农民,到处采访;也经常向国民党伪政府市长当面质询,替市民们呼吁。

[叠字幕——

李准 哈尔滨日报社首批记者

吉林日报社前总编辑

[李准同期声并字幕——

市民里边这种“想中央、盼中央”,这个正统观念在以前,而我们报纸在这以前宣传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为人民办事情的,是坚决抗战的;国民党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这个群众不接受,说这是共产党的宣传,我们发行就很困难。这就是那句话“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祸”,国民党就抢着去接收物资,抢着去贪污,弄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群众逐渐相信哈尔滨日报,哈尔滨日报的威信就非常之高。哈尔滨情况是复杂的,有国民党的地下军。我有时候出去也带个枪,往那一插小橹子,我们那时也喜欢枪。唐景阳就找我说,你出去不能再带枪,哪天人家如果搜查,就地可以打死我。民主联军,没打一枪进入哈尔滨,哈尔滨日报的宣传,起到了一个军起不到的作用。这句话我记忆颇深。

[市委小楼和报社旧址,资料片——

我党在哈尔滨半公开工作的只有中苏友好协会和哈尔滨日报两个单位,被国民党伪市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国党民的中统和军统的特务们,在哈尔滨搞大批恫吓暗杀活动;先后杀害了哈尔滨日报社总务部部长李均和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

[叠字幕——

李钧被害地 李兆麟遇害地

李桂林 抗联战士 李兆麟将军警卫员

[李桂林同期声并字幕——

7日晚,那天李钧下班的时候,在水道街的街口,让人家给打死了。因为他的长像和李兆麟相似,所以当成兆麟了呢,就把他给打死了。当时哈尔滨非常恐怖,对报社也好,对中苏友协这些工作人员,他都进行监视,他得把就要杀。对面中苏友协那个院,车当时坏到那,我就跟司机俩整车,兆麟同志在车上坐着,正好唐景阳马车来了。报社社长,站在我们车的旁边,就说,会长你上哪去?兆麟说:上中苏友好协会去。他说:你坐我车走吧,他就下来了。杀的时候,茶水放了氢酸钾铝,喝上茶水后用电刀子攮了七刀八孔,穿透了一刀。

[冯仲云将军讲话资料片——

暗杀吓不倒共产党人和共产党人主办的哈尔滨日报,报纸继续出版,在哈尔滨大街小巷都看得见⋯⋯

[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及创刊时期的哈尔滨日报合订本等历史性镜头——

从1945年11月25日报纸创刊到1946年4月28日城市解放,哈尔滨日报对清除日伪陈腐、揭露蒋匪险恶、团结哈埠人民、迎接我军人城,起到了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取代的巨大作用。

[松花冰排奔泻。硝烟滚动,枪林弹雨——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终于回到人民手中,随之也成为东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战略后方。同年5月28,东北日报迁至哈尔滨市;哈尔滨日报与其合并,暂时停刊。

1947年7月15日,复刊后的哈尔滨日报,以“为人民服务,为战争服务,为党的政策服务”为办报宗旨,用大量篇幅报道了我军在战略反攻中的节节胜利和全市人民为支援前线做出的贡献。

[戚贵元、李严夫妇。叠字幕——

戚贵元 哈尔滨日报社前记者

现为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

从哈尔滨大学毕业,戚贵元第一步就迈进了哈尔滨日报社的门;他,整日里采访,通宵地写作,还在此时此地结识了编辑李严,有情人终成眷属。

[戚贵元同期声并字幕——

1947年、1948年,可以说通过我们报纸都可以看到,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而且呢,我们参加报纸工作,编辑部的记者和编辑经常出去发号外,一个胜利消息来了,发一个号外。从我们东北来说,当时哈尔滨担负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重任,对解放战争的支援、支持,全市人民做出了伟大贡献。那时革命热情很高,编采人员革命热情高,老百姓、干部热情高。对这张报纸吧,大家都给供稿,都给提供线索。我这有个什么事情,马上打来电话,请你来采访,我们马上组织通讯员写出消息。

[报社旧址及报纸珍藏版——

1949年6月15日,由于松江省、合江省合并为新的松江省,哈尔滨日报与松江日报、合江日报,也合并为新的松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再次停刊。

[音乐中片名出三维动画——

特别日历——哈尔滨日报创刊半世纪回眸

[哈尔滨。陈坚石宅。从一幅油画入——

又是一个国庆日。

离休在家的陈坚石同志激动地看到自己1953年10月1日任哈尔滨日报社长时,出版的第一张哈尔滨日报;他连声说,好像就是今天似的,时间过得真是快呀!

[陈坚石同期声并字幕——

哈尔滨市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城市。为了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市委要求创办一份哈尔滨日报。终于,哈尔滨日报在庆祝建国四周年的时候出刊了。根据市委决定,哈尔滨日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市委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报道,这就是说要通过报纸宣传动员群众,去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这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看来也具有现实意义。

[停滞的火车。费力的耕牛。冰灯游园会和哈夏音乐会——

1961年6月15日,哈尔滨日报改为哈尔滨晚报,在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困乏的情形下,报纸既保持了市委机关报性质,又办出自己特色,市委满意,读者喜欢。

当时,哈尔滨晚报参与举办了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两大地域性文化盛会发展至今,驰名海内外。

[江村同期声并字幕——

一切文化、政治都是和群众相联系的。到某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人民是比生身父母更高层次的父母。没有这种贴近群众,没有这种情感,这种文化,这种思想,伦理、道理都变了,没有这种东西,你就不能胜利。本本不行,必须首先群众有兴趣,群众自觉接受你这个理论。你把你那个硬东西变成软东西。群众需要铁质,你不能给他个钢块子、铁块子,吃下去会噎死,必须把这个铁,分解成可吃的补充铁质才行。

[阴霾。树影。荒山。转入高楼兴起和车水马龙——

文革冲击,极左横行。

1967年1月27 日,哈尔滨晚报改为哈尔滨战报。至1969年9月l日,恢复哈尔滨日报原名。

粉碎四人帮,哈尔滨日报,展开拨乱反正的舆论宣传。报社迅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全力以赴地进行党在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轮转机作业,印刷厂繁忙——

几位大手笔写出几位大名人。

被哈尔滨日报较早地由基层挖掘并报道的几位同志,在党政重要岗位担当着重要职务。

[庄进修生前照及著作。尉健行发来的唁电——

庄进修较早地写过尉健行的大通讯:《乘风破浪》。

当尉健行同志得知庄进修同志猝然病故时,发来唁电。

[叠字幕——

庄进修 哈尔滨日报社已故主任记者

[哈尔滨。北京——

邵奇惠当哈尔滨林业机械厂的厂长时,是蒋巍报告文学《在大时代的弯弓上》的主人公。

[叠字幕——

蒋巍 哈尔滨日报社前记者

现任哈尔滨市文联主席 著名作家

邵奇惠 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前省长

[蒋巍、邵奇惠通电话并字幕——

——邵部长,你好,你好,我这个称呼一时还改不过来呀,一说就想说邵省长。

——你好,你好,主席,蒋主席,怎么样呀。

——哈尔滨日报庆祝创刊50周年,提议让咱们通通话。我想,我们的感情,我对你的了解,都是从我作为哈尔滨日报的记者对您的采访开始的。作为记者采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哈尔滨日报创刊50周年,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所以这张报纸也反映了哈尔滨市的历史。我在哈尔滨生活工作了32年,哈尔滨日报是我每天必看的良师益友。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驻地——

《敢开顶风船的角色》,是贾宏图写安振东的长篇通讯,以后改成报告文学《她在丛中笑》,又一次震响全国。

[叠字幕——

安振东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

贾宏图 哈尔滨日报社前副总编辑

现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 著名作家

[安振东同期声并字幕——

我想,说我的事,也就是告诉人民,我们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这是真的。同时也是用铁的事实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能够战胜邪恶,也能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当时报道我的事的人,就是当年的年轻记者,也就是今天我们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贾宏图。也就是坐在旁边的这个人——

[贾宏图同期声并字幕——

三中全会开过之后,中央非常重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典型。安振东同志是我们国家、共产党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当时我把这个报道线索向编委会作了汇报,总编辑邹本业同志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要给予很好的宣传,我就写了一篇报道,《敢开顶风船的角色》。由于哈尔滨日报最早宣传,其他新闻单位响应,后来根据他们的事迹改成影视其他文艺作品,当时安振东的事迹和陈秀云的事迹,是我们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最突出的典型,对全国整个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先后转入邹本业、李激扬宅。介绍《我和哈尔滨》专栏——

早在30年代,黑土地上就涌现出高举抗日旗帜的东北作家群;

进入40年代,哈尔滨堪称是大东北的小延安,汇聚了众多的延安文化人。

哈尔滨日报开办《我和哈尔滨》专栏,引发出全国各大报家争相竞办的诸如《我和上海》、《我和武汉》等专栏。

塞克、萧军、李又然、舒群、萧红的木刻像⋯⋯

[叠字幕——

李激扬 哈尔滨日报副刊部前主任

现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呼兰。萧红故居、纪念碑和墓地——

哈尔滨日报社捐资修建萧红故居、纪念碑和墓地。

无数中外友人来此凭吊这位华夏才女、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性人物。

[哈尔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田登高办公室。镜头拉向印刷厂和发行部——

终于,哈尔滨日报开始加快前行步伐。

一报变三报,小报变大报;

建立自办发行体系;

铅与火变成光与电⋯⋯

[音乐中片名出三维动画——

特别日历——哈尔滨日报创刊半世纪回眸

[哈尔滨市容,高楼耸立,道桥如织,大型企业雄伟壮观,经贸盛会热闹非凡——

大工业。大农业。大流域。大通道。

距新世纪的到来,仅还有几年的时间。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由大省变为强省的恢弘目标;哈尔滨市也确定了发展战略,向着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的目标迈进⋯⋯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

[中共哈尔滨日报社党组会议;全体在岗采编人员接受考试——

中共哈尔滨日报社党组确定了跨世纪的新思路,并逐步地推行,这就是:

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舆论正确,引导正确。

实行编釆校印发一条龙的政治岗位责任制;全体在岗编采人员均须接受培训和测试。

[休息日大发行。日报各版相继推出——

1995年4月1日,哈尔滨日报对版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八个版自然形成两大块,前四个版侧重权威性、指导性、政策性、时效性,后四个版侧重社会性、娱乐性、可读性、服务性,推出了《社会时空》《财经新闻》《文体大观》《星期刊》《中学生广场》等新版,整个报纸呈现了一幅崭新的面孔,更加接近了广大读者。

[售报摊。新晚报——

1985年1月1日,哈尔滨日报创办新晚报。

新晚报发起勇敢市民活动,受到了国家政法委的首肯,影响遍及全国各地;他们还发起评选艺苑家乡人暨50影星、50歌星、50艺术家活动,更是激动着海内外的一颗颗赤子心⋯⋯

张国民来到新晚报;这是黄宏、敬一丹;孙蘋章、李大义、郭颂、于音;牟玄甫、李双江;电影演员王澍、电视导演张子扬⋯⋯

[叠字幕——

张子扬 哈尔滨日报社前工人

现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 著名导演

[北京。中央电视台。张子扬同期声并字幕——

我曾在哈尔滨日报社工作过,时间不长,但是记忆非常美好。我还为哈尔滨日报社主办的《哈尔滨城乡时报》写过一篇介绍我们黑土地特殊又特别的艺术品种——龙江剧的代表人物白淑贤的传记文学,我还用这笔稿费为家乡的优秀教师们订阅了《哈尔滨城乡时报》,表达我对家乡报纸的一点心意。

[依兰县迎兰乡。朝鲜族人家及山上落叶松林——

1991年10月1日,哈尔滨日报社创办了哈尔滨城乡时报。

《山魂》是哈尔滨城乡时报记者采写并发表的一篇“炮稿”。这家朝鲜族人,老少三代,开垦荒山,男主人公甚至累死山上,12年间植树13万株,荫及子孙,感天动地。既要破除语言障碍,又须攀援崎岖山路,记者下乡写稿,费尽思索,吃尽辛苦。

[印刷厂、售报亭、聘任会——

1995年6月1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机关刊物《哈尔滨周报》,整体划归哈尔滨日报社领导;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刊为《太阳岛周刊》。

至此,哈尔滨日报社形成了三报二刊的崭新格局。

[叠字幕——

哈尔滨日报社现有3报2刊,这就是:《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哈尔滨城乡时报》《太阳岛周刊》《新闻写作》期刊。

[江泽民同志视察黑龙江——

发展是硬道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黑龙江,连续走访了几家国有大型企业,深入车间班组与工人师傅交换意见,鼓励老工业基地,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重振雄风,促进发展。

[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新闻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索长有,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程道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华放在会上讲话——

中共哈尔滨市委领导,对新闻暨报纸工作十分重视,召开新闻工作会议,部署和落实现阶段的新闻工作任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总编室。校对科。时事版。打分并评报——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纪律。

总编辑认稿不认人;要求各采访部和编辑室派记者到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和广度俱佳的“炮稿”。

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记者写稿,编辑组版,每天都好像是在上考场交考卷一样,自然好版和好稿迭出。

《社会时空》版每天19点截稿,加大了当日新闻的比重,也增强了可读性,更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报社会新闻,做出突破性的探索和贡献。

《财经新闻》,将以往束之高阁的经济新闻通过市场走进读者心田,不断造成新闻效应。《黄岩冲击波》等报道受到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注与表扬。

经济报道部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研究,推出了一些诸如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等颇有力度的典型。

众多好稿和好版,都在哈尔滨日报社楼内的评报栏中得到首肯。

[单荣范、汪光焘等领导参加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竣工揭幕仪式——

《星期刊》版,最早向读者介绍了哈尔滨家乡人张鸣岐的成长经历;也曾发出特别报道,促成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竣工。

[大发行。大服务——

以读者为友,为读者服务,请读者参与,给读者实惠,是哈尔滨日报'96读者年的活动宗旨。

3报2刊编辑部的300多名采编人员,利用双休日,深入读者家庭中开展调查。

哈尔滨日报开通读者热线,就某一专题特邀有关人士以主持人身份主持“午间一小时热线”,实行“挂牌服务”,就读者关心的问题,现场咨洵,答疑释惑。

[中共哈尔滨日报社党组会议室——

总编辑王建男是这样说明'96读者年的——

[王建男同期声并字幕——

读者年不是办—个小栏目,或者搞一个两个活动,而是用一个比较明确的思想,一切围绕读者这么一个办报思想来设计。以读为友,就是咱办报思想把过去那种说教灌输,把读者当学生,这样一个观点转变成我们为读者服务,一个更高的层次,把读者当成我们的朋友,良师益友,这样一个办报思想;为读者服务呢,除了我们说的读者办事处和其他一些办法之外,要全方位,包括发行,包括广告,包括我们编辑思想,一些栏目,都得体现为读者服务;请读者参与,读者参与意识强不强,也取决于我们办报自身质量问题,这几年来,不仅是报纸,其实广播电视都是靠参与来赢得更多受众,咱们怎么把让更多读者参与办报,作为一个构想,把它做好;给读者实惠,我们已经给读者绿卡,免费赠阅周报(《太阳岛周刊》),还有大奖,还能给读者什么实惠?

[新晚报总编室——

新晚报推出《读者点题》构成了热点⋯⋯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

几天之内,100座售报连锁亭伫立市区各繁华街道,并各有了承包人,热心售报,方便读者。

[雪花纷飞。宗朝江家——

报社发行员为一位特殊读者送报;

宗朝江老人成为哈尔滨日报社最热心读者。

他今年77周岁了,却个人订阅《哈尔滨日报》40年,总编辑请他到报社参观,并决定向他终身赠阅报纸。

[哈尔滨。北京。众多家报社——

报社印刷厂多是夜班。

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印刷革命推进信息革命。

《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哈尔滨城乡时报》《太阳岛周刊》和《新闻写作》期刊,都在这里印刷。

哈尔滨日报社印刷厂还代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数十种报纸。

参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

[音乐中片名出三维动画——

特别日历——哈尔滨日报创刊半世纪回眸

[乔石同志亲临哈尔滨日报社家属楼区——

稳定压倒一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黑龙江,来到哈尔滨日报社,亲临报社家属楼区,走进职工家庭做客,对这里的社区和治保工作给予表扬。

[报业集团并行政处——

报社实行以报养报,面向市场多元化经营的方针,促进了事业的发展。报达实业集团,拥有新闻传呼台、报达广告公司、远东影楼、报达装饰公司、印刷物资公司、报达餐饮娱乐中心、闻新书刊社、新闻图片社、报达艺术造型公司等十余家企业。

食堂管理、宿舍管理、车辆管理、医疗管理、洗浴及美发、职工子女入托入学等福利工作,围绕全报社编采校印发第一线展开社会化服务,提供尽可能多样而又细致的服务,减少了社会的负担,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全体员工的后顾之忧。

[宾县摆渡乡,依山傍水。秋风落叶,秋雨连绵——

哈尔滨日报社自身有了大发展,却从没有忘记过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生活。

松花江南岸的宾县摆渡乡,距离县城远,距离市里更远,十分需要外界和外力扶持一把,就由哈尔滨日报社包干。

乡里远,村里偏,小学校的教室已破损得被迫停课,现已备足料,用报社全体职工的个人捐款来修缮。全乡还有100多辍学儿童得到这笔捐款的资助,读完小学。报社无偿给乡里投资,开办采石场。

[宾县摆渡乡副乡长同期声并字幕——

哈尔滨日报社帮扶摆渡乡之后,给我们投资8万元建起现在这个采石场。我们考虑,今年这个石场能盈利20万元,我们想把这20万元再投入建个石场。

[哈尔滨日报社新闻研究室——

回眸半世纪,哈尔滨日报,像一部影集,存留我们心海的形象很多很多;

面向新世纪,哈尔滨日报,像一幅画卷,启迪我们心智的视野很大很大⋯⋯

[大场馆。大行动。哈尔滨日报发布亚冬会倒计时——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开幕的时间一日紧似一日,各大传媒每天发布着倒计时。这是本世纪末叶世界八大体育赛事惟一在中国举办的一次盛会,历来以当地最大媒体身份受政府委托接待各大报家派至哈埠采访冰雪活动记者的哈尔滨日报社,时刻准备着,欢迎更多的同行和友人的光荣到来。

[哈尔滨日报社各报道部和编辑室——

您若看到每一张新的《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哈尔滨城乡时报》,您若接到每一份新的《太阳岛周刊》或者是《新闻写作》期刊,您就与我们又见了一次面,握了一次手,我们就又迎来了新的月亮,新的太阳,新的一天!

因为每一张报纸和一份期刊,都是一部特别日历!

片尾

[音乐起,片尾《新媒体行动》歌出——

引子: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

A1:

告别了铅与火 新世纪的光与电

在信息飞船知识海洋的

时空 沸腾一幕幕恢弘交响

弓弦琴弦心弦 弦弦拨动新的幢憬

新的震颤 给我新的思念

新的夜晚 送你一弯新的月亮

A2:

迎来了光与电 新时代的真与爱

在风云变幻雷霆万钧的

颠峰 谱写一篇篇英雄乐章

昨天今天明天 天天爆发新的精彩

新的热烈 给我新的感觉

新的早晨 送你一轮新的太阳

卢沟桥中间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