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明朝民窑青花纹饰赏析之十三---婴戏纹

 

婴戏纹是以儿童游戏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寓意纯真美好,多子多福。儿童皆为男童,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添丁添财、男尊女卑和传宗接代的思想。

婴戏纹在瓷器上的使用,最早见于唐代的长沙窑,宋代的磁州窑和景德镇的青白瓷上也有所应用。从明代宣德开始,成为青花瓷的一种主要纹饰。

我收有此类纹饰的残瓷片,最早是空白期的,如图1、2

图1 空白期婴戏纹瓷片

图2 空白期婴戏纹瓷片

宣德时期的婴戏场景,大多在庭院。这两块瓷片都是宣德后常见的郊外婴戏场景,以上方的弹簧云和地皮景上的小花草来表示。两名儿童头部五官攒聚脸心,用实笔点画的方式绘有“道道服”,很像现在马戏团的小丑,有穿越的感觉。身体腿部均有两条带子,随风飘动。身体上方似有三个球,好像在做耍球游戏。绘画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或掺有一些进口料,用笔浓重处可见“铁锈斑”。底足均向内倾斜,但足墙要比前朝时变薄变矮。

到了明中期,如图3、4、5(均为朋友赠图)。游戏场景有庭院有郊外,画面元素多,构图更为复杂。上方多有树木枝条垂挂,侧面以一截栏杆表示庭院,地皮景上显示儿童或在草地上、或在池塘边、或在假山边嬉戏玩耍。

图3 网友赠明中期两个娃娃婴戏图瓷片

图4 朋友“峥嵘”赠图三个娃娃婴戏纹瓷片

婴孩儿看上去年龄要比前朝偏小,身形更胖,似乎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人们生活较好的社会状况。儿童头部几乎呈圆形,发型或头顶一撮毛、或两侧有小抓鬏。这时孩童的衣服一般只绘一件,有“成化一件衣”之说。几个孩童追跑嬉戏之间,天真活泼的个性得以充分表达。游戏的内容多种多样:有舞蹈、舞旗、举莲、持瓶、观鱼放生、放风筝、吹喇叭等等。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儿童常玩的游戏,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深刻意义,如童子持瓶,瓶里往往有个三叉戟,寓意“平升三级”;童子观鱼放生,也教育孩子从小要有慈悲仁爱之心等等。

明代后期,婴戏纹饰主要以写意为主,不再像前朝那样刻画细致逼真,而是比例失调、特征混乱,面部表情也没有前朝那样的愉悦轻松。特别是天启、崇祯时期,儿童的形象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其形象已经简化成近似抽象的符号,周围的场景或没有、或很少,给人一种萧索的感觉。如图6、7

图6 天启蹴鞠纹碗心

图7 崇祯蹴鞠图碗

通过几片小小的残瓷片,我似乎解锁了一段历史----一个由初建时的奋发向上、中期的稳定富足到末期的萧条彷徨的明朝历史。瓷片虽小,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