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重大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9月28日,国家文物局
通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
其中,位于湖北十堰市的
学堂梁子遗址
新发现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
“郧(yún)县人”3号头骨化石

这是继1989年、1990年
在该遗址发现两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
古人类头骨化石之后
再次发现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位于考古探方的坑壁处
距地表仅有0.62米
目前,已出露额骨、眼眶、顶骨、
左侧颧骨和颞骨及枕骨左侧
形态清晰,且未发生明显变形
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
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综合多种信息
考古专家初步判断
“郧县人”3号头骨距今约100万年
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
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
中间和关键环节
成为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
重要证据
得益于保存完整
“郧县人”3号头骨有望提供
更准确、清晰的该时段人类面颅
和脑颅解剖学特征
以及脑量、演化阶段、
区域人群特点等重大科学信息
目前,“郧县人”3号头骨
下半部仍埋在原生土层中
右侧局部还嵌在坑壁中
按照发掘进度,预计今年11月前
“郧县人”3号头骨
完成剥离并提取出土
动物化石伴随出土
再现百万年前“郧县人”食谱
与“郧县人”3号头骨
伴随出土的
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

根据这些动物化石的种类
以及它们摆放堆叠的迹象
考古专家初步判断
百万年前
“郧县人”已是娴熟的工具制作者
和成功的狩猎者
肉食来源或许以食草动物为主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介绍
“郧县人”头骨同层
发掘出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
大部分是食草动物
最多的是犀牛、象、马、鹿
而食肉动物
偶尔会发现豹子
还有剑齿虎,也发现了零星的化石

专家介绍,考古发掘表明
这些动物化石
以破碎的头骨、趾骨、脊椎骨等居多
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
这就排除了自然死亡成因
此外,堆积在这里的动物骨骼化石
不是定向排列
进一步排除了水流搬运等自然因素
更重要的是
骨骼化石堆里还发现了石制品
可能用于狩猎和动物切割
种种迹象或将帮助专家逐步揭开
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食谱
“郧县人”折射中国存在
“人类演化廊道”
专家表示
“郧县人”的发现
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与地位
不仅填补了东亚直立人
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
长时段演化空白

同时,或许还有助于科学家
进一步拓宽“秦岭至汉水流域”
是“人类演化廊道”的认知
高星表示
第三具“郧县人”化石
恰恰处在中间位置
能构成“秦岭—汉水人类演化长廊”的
一个中间环节
把已有的材料都串起来
能够建立一个区域人类演化的序列
可能未来更多材料的发现
能够展示当时人类生存演化的壮丽图景
综合:《晚间新闻》《朝闻天下》
来源: 央视一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