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无人货架绝处逢生,智能货柜或成最佳替代方案

 

在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后,无人货架向智能货柜的迭代升级被业内视为转型的大方向,尽管智能货柜的方向已是业内共识,但不同于无人货架的低成本扩展之路,智能货柜的发展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与成本,仍然有着较高的门槛。硬件、软件、服务(供应链)等都是制约智能货柜发展的难题。

近日,京东到家Go推出了3.0版本的智能货柜,在完成全面测试,达到稳定运营后已陆续投入市场,目前已大批量入驻北京、上海的办公场地。已经迭代到第三代的京东到家Go3.0通过AI赋能,实现了动态视觉识别和重力感应互相加持的双重互补技术,最大程度的提升了货柜的使用空间,强化了识别的准确率,增强了选品和补货的能力,提升了用户购买体验。据悉,今年年底前京东到家Go将新增5000个优质点位。

黑科技加持消费体验:10秒内完成购物+更多商品空间

京东到家Go3.0的购物体验如何?京东到家Go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郑海和两位同事在位于京东总部大楼的电梯口一个小测验:

1、随机打开一台智能货柜,三个人分别拿出两件不同类别的商品。

2、货柜顶部的LED显示屏将将三人取出的酸奶、椰汁等商品的信息和价格展示了出来。

3、关上柜门,系统提示已经从绑定账户扣款成功。耗时不到10秒。

京东到家Go3.0已实现全智能的动态视觉识别功能,同时融入了重力感应系统,简单来说商品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后,用户不论是同时拿取多少件商品,又同时放回去多少件商品,系统都能准确的记录。在商品识别上,机器已支持超过1000种商品品类识别,并实现5路摄像头150fps实时拍摄扫描,基于视频跟踪的图像序列动态商品识别算法,融合重力感应的动态规划, 通过模型裁剪、二值化等方法,在边缘服务器上实现模型推导加速,结合视觉识别和多种传感器技术,多模型联合决策,保证搜索准确率99%。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流程所有计算全部在边缘服务器完成,不依赖网络,不仅节约带宽成本和计算成本,还有效的提升了稳定性,扩大了货柜的有效使用空间。郑海表示,采用动态视觉识别后,可将货柜的货道从四层增加到五层。

技术迭代+体验升级+铺设点位=打通无界零售最后一公里

京东到家Go的第一代智能货柜在2017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为重力感应智能货柜。紧接着,经过三个月的研发,京东到家Go第二代迭代产品以纯视觉柜的形式出现,刚刚发布的第三代则是融和了前两代产品的重力感应加动态视觉识别两大核心技术。降低选品难度的同时也控制了货损、强化了风控。

据悉,京东到家Go3.0是由京东到家和京东大数据智慧供应链事业部共同研发,基于京东D-MART智能门店系统中的智能货柜组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云端数据库,对各个网点的商品销售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描绘具体点位的用户画像,最后完成商品的个性化推荐。

京东到家Go 总经理江军表示,“作为无界零售落地近场零售场景的智能货柜,是离用户最近的消费场景,京东到家Go在技术积累、供应链能力,还是在仓配一体化体系打造方面,都为智能货柜行业提出了新方向,让其成为用户的随身冰箱,变成消费者新的消费方式与习惯,从而成功打通无界零售的最后一公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