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技术|养兔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生物安全的中心思想是隔离、消毒和防疫。关键控制点是对人和环境的控制,最后达到建立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的目的。因此,每个兔场和饲养人员都必须认识到,做好生物安全是避免疾病发生的最佳方法。一个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将发现并控制疾病侵入养殖场的各种最可能途径。 兔场的生物安全包括控制疫病在兔场中的传播、减少和消除疫病发生。
因此,对一个兔场而言,生物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生物安全,防止病原菌水平传入,将场外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内的可能降至最低;二是内部生物安全,防止病原菌水平传播,降低病原微生物在兔场内从病兔向易感兔传播的可能。 兔场生物安全要特别注重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细节的落实到位。具体包括兔场的选址、兔场布局、卫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和注意引种安全、发生疫情应采取的措施、疫情监测、药物预防和预防接种、定期驱虫和灭鼠和灭蝇、饮水及饲料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等。
1、场址选择和布局
兔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的地点。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利于排污和进行污水净化,场址距离居民点、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距离其他畜牧场、畜产品加工厂、大型工厂等3000米以上。应选在最近居民点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或侧风向处。应水源充足、排水畅通、供电可靠,具备就地消纳粪污的条件。严禁在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受洪水或山洪威胁及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带,污染严重的地区等地方建场。 兔场的规划布局应严格按照家兔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在满足生产、节约使用土地、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面积。兔场建筑设施要合理安排,周密布局,精心设计,使之有利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
2、卫生消毒
消毒是综合性防疫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要定期对兔舍、场地及环境、兔笼、用具进行消毒,定期对兔群进行喷雾消毒。
对出入兔场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池内要定期投放消毒药。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消毒。 人员是兔病传播中最危险、最常见也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必须靠严格的制度进行有效控制。要制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规章制度,对兔场所有生产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制度培训,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制订的防疫制度。 在兔场大门口必须设立车辆和人员消毒设施,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场,本场车辆每次进入场内时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可建设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并且用机械消毒法对车身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
兔场应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兔场内。必须进入的,进场人员必须走人员专用通道,在人员专用通道设立消毒室,所有进入人员必须在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10~15分钟后才能进入。如果要进入生产区,还必须淋浴、更换场区专用衣裤后才能进入。如果无法淋浴的,必须换上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在每栋兔舍入口处设置消毒盆池(长、宽、深分别为0.6米、0.4米、0.08米),每天更换1次。离开生产区和兔舍时,也应洗好手进行必要的消毒。生产人员全部定岗定员,不得随意串岗。生产区人员休假结束返回后必须在生活区集体宿舍隔离24小时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兔场生产正常时,每隔7~10天选择高效低毒、杀菌力强、刺激小的消毒剂,如百菌灭、百毒杀等,在彻底清除粪便、剩余饲料等污物,用清水洗刷干净,待干燥后,对兔群进行带兔喷雾消毒1次。
发生疫病时可采取紧急消毒措施。注意兔群免疫接种前后3天应停止消毒。 每月对场区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沟等区域,用3%~5%氢氧化钠溶液进行4~5次的喷洒消毒。平时应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场区每周消毒1~2次。兔舍要经常清扫,要保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料槽、水槽和其他用具要坚持做好定期清洗,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3、坚持自繁自养,注意引种安全
兔场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要轻易从外面引种。应坚持自繁自养,逐渐淘汰病兔和带菌、带虫兔,从本场选择健康的良种公兔和母兔作种,组建核心群、扩繁群进行自繁自养,培育健康兔群(注意避免近亲繁殖)。这样既能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改善兔群质量,又能防止引进新兔时可能带来新的疫病。进行良种改良需要引进外血时,在引种前必须到提供种兔的种兔场所在地区进行有关疫病的调查,应来自非疫区无特定动物疫病的种兔场。新引进的兔至少要隔离饲养30天以上,经兽医卫生检验,确认无疫病后方可与本场兔配种或混群饲养。为防止引进呈隐性感染的兔,在隔离期内可与数只待出栏健康的易感商品兔一起饲养,观察商品兔是否发病。在隔离期间还要进行有关疫病免疫接种。 出售家兔在场外进行,已调出的家兔严禁回场,种兔不准对外配种。禁止饲养其他动物及携带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场。
4、实行全进全出制
所谓全进全出,就是将所有的兔同时移进、移出一栋(间)兔舍。空兔舍经彻底冲洗,消毒净化,适当空关后再转进下一批兔。它相对于连续式生产,能避免兔群与兔群、兔群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感染,有助于控制兔疫病,缩短出栏时间,提高饲料报酬。
5、饮水、饲料和药物饲料添加剂
由于大多数疾病都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并且饲料和饮水极易受到病原的污染,污染后还极易通过器械、人员、动物等因素扩散,造成疾病蔓延。因此,对饲料和饮水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保证兔的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卫生,对饮水和饲料应定期进行细菌、毒菌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根据兔日龄及体重大小,及时从正规厂家购买优质颗粒料保证饲料的全价营养,自配饲料要选用优质原料,发霉变质的原料不可用,配制过程防污染。当日饲喂的料当日运,兔舍内不要有过夜的饲料,兔群喂后抛撒的饲料要及时打扫干净,防止饲料被老鼠粪便污染,饲料储存期不得超过15天。 兔场要建立药物饲料添加剂采购和使用档案,接受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和抽样检验,兔场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兽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休药期的规定。
6、定期驱虫和灭鼠、灭蝇
根据不同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制订周密的驱虫计划,选择理想的驱虫药物,适时地按计划给兔群驱虫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春秋两季应进行两次全群普遍驱虫,选择丙硫咪唑驱除绦虫、绦虫蚴虫及吸虫,在驱虫过程中要注意粪便的清理,以防兔群重复感染。蚊、蝇、鼠是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当清除兔舍周围杂物、垃圾及乱草堆等,填平死水沟。消灭老鼠,杀死蚊、蝇,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7、药物预防和预防接种
对于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兔瘟、魏氏梭菌病、波氏杆菌病等,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使用疫苗等各种生物制剂提前预防接种。对兔群按照正确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使兔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既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又能提高兔群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是构建养兔业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进行疫苗接种外,由于一些疫病目前尚无理想疫苗,只能定期药物预防,如球虫病、疥癣病、肠炎等,根据其发生规律,在疫病流行季节之前或流行初期,将安全有效的药物加入饲料、饮水或添加剂中,进行群体预防或治疗,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有条件的兔场还可以做药敏试验,随时选择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防治。
8、废弃物及污物的处理
兔粪及产仔箱垫料应经过堆肥发酵后方可作为肥料,不得作为其他动物的饲料。兔舍污水处理可根据情况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净化。病兔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进行诊断,传染病致死的兔尸或因病扑杀的死兔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厕所设置化粪池,避免粪水直接进入环境。
9、疫情监测
疫情监测在兔场生产中极为重要,它能够监测兔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减少兔场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危害较大的疫病,根据本场情况定期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兔场还可以定期对粪便、墙壁灰尘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查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与否,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疫病的扩散。
10、发生疫情应采取的措施
当发现疑似传染病时,必须对发病个体及时隔离,尽快确诊并报告疫情;确诊为传染病时,应首先划定疫区和疫点,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封锁;病兔隔离饲养,假定健康兔紧急预防接种,兔场应做到固定人员,各种用具不准乱拿乱用,全场进行彻底消毒;将死兔的污染物、粪便、垫草及余留饲料运往指定的地点销毁或深埋;兔场停止一切销售活动,直至解除封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