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高能预警:今晚,有小行星飞来!它们真能撞地球?这次不会

 

最近小行星有点“活跃”,3天之内,有两颗接连与地球“擦肩”。它们的“亲密造访”,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微博上,“两颗小行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戴口罩小行星29日将掠过地球”等热门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阅读量达到数亿人次。“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危害?”“我们能看到它们吗?”……留言区里,网友对小行星的疑问多得快要“溢出屏幕”。

全球科学家都在密切关注这些“天外来客”加“不速之客”,我国也有一台以跟踪观测小行星为主要目标的望远镜:位于江苏盱眙的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

这些小行星有可能撞上地球吗?对于这个网友最关注的问题,观测人员带来了“定心丸”——科学家对近期看到的这几颗小行星的轨道已经掌握得比较准确了。它们都与地球擦身而过,不会撞上,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暂时没有危险,却有观测的机会。特别是今日飞掠地球的1998 OR2,目前仍处于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时候,目视星等接近11等,15至2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今晚8时,近地天体望远镜将尝试直播这颗小行星的运动情况,感兴趣的公众有机会“云送别”小行星飞走。而它下一次近距离飞掠地球,要等到大约11年之后……

天盖穹庐,星河浩瀚。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却并非处在一派和风细雨的宇宙环境里。从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到112年前的俄罗斯奥古斯通大爆炸,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每天都遭受数以百吨的尘埃和天外粒子袭击,这一系列灾祸的元凶,可能真的来自“天上”。

抵御“祸从天降”,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正通力协作,对可能威胁地球的近地天体展开严密观测。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天外来客 来看“云送别”小行星吗?

最近小行星有点“活跃”,3天之内,有两颗接连与地球“擦肩”:稍大的一颗名为1998 OR2,又称52768号小行星,其直径约2.5公里,于4月29日17:56在628万公里外(约地月距离的16.4倍)飞掠地球;稍小的一颗名为2020 DM4,直径约160米,于5月1日17:05在705万公里外(约地月距离的18.4倍)飞掠地球。

两颗小行星的“亲密造访”,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微博上,“两颗小行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戴口罩小行星29日将掠过地球”等热门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阅读量达到数亿人次。“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危害?”“我们能看到它们吗?”……留言区里,网友对小行星的疑问多得快要“溢出屏幕”。

在中国,也有一台将跟踪观测小行星作为主要目标的望远镜:位于江苏盱眙的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这台1米口径的望远镜,是中国观测、搜索近地天体最为活跃的设备。自2006年正式启用以来,由近地天体望远镜新发现的小行星已达4500多颗,其中600多颗被精确定轨,获得了永久编号。

记者带您一起走近望远镜和科学家,揭开小行星与地球间的“小秘密”。

春日的傍晚,天刚刚擦黑。近地天体望远镜就静静滑开穹顶,对黄道星空展开观测。一个晴朗的夜晚,望远镜要扫描1000平方度的天区,搜索所有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彗星。

“2020 DM4正是由这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在今年2月26日首次发现。对于1998 OR2,我们一直在持续跟踪。”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说。

今年,算是小行星观测的“丰年”。自2月下旬以来,紫金山天文台已新发现3颗近地小行星:除2020 DM4外,3月17日,在六分仪座方向发现直径约26米的2020 FD2,其已于发现前两天在32.8万公里外飞掠地球。3月19日,直径约20米的2020 FL2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尺寸最小、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小行星。

这些小行星有可能撞上地球吗?大家可以吃颗定心丸。观测人员解释,近期看到的这几颗小行星,要么长期跟踪、要么近期频繁监测,轨道已经掌握得比较准确了。它们都与地球擦身而过,不会撞上,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分布在全球的多台望远镜都紧盯着这些小行星,进行严密监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可能撞击地球的较大小行星。

为什么近期小行星活动这么频繁?赵海斌介绍,频繁发现小行星掠过地球并不稀奇。事实上,地球本就不处在一派“和风细雨”环境中,“枪林弹雨”时时擦肩而过,才更接近真实的场景。

暂时没有危险,但却有观测的机会。特别是29日飞掠地球的1998 OR2,目前仍处于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时候,目视星等接近11等,15至2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以江苏盱眙为例,29日晚8时,这颗小行星升至最高,正好适合观测。近地天体望远镜届时将尝试直播这颗小行星的运动,感兴趣的公众有机会“云送别”小行星飞走。它下一次近距离飞掠地球,要等到大约11年之后。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本图中星空为合成)。(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高能预警 小行星真能撞地球?

暂时没有危险,人类是不是真的安全了?小行星真有撞上地球的危险吗?

答案是:有!而且发生过!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的资料显示,每天,地球都会遭到数以百吨的尘埃和沙砾大小的天外粒子袭击。大约每一年,都会有一颗汽车大小的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在坠落之前烧毁殆尽,成为转瞬即逝的火流星。每2000年左右,就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流星体撞击地球,并造成区域性损害。而每隔几百万年,就会有一颗毁灭地球文明的小行星坠落。

2019年,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国际会议中公开提醒:人们需要为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做好准备。

大约6600万年前,处在白垩纪时期的地球,地表被高大的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覆盖,气候温暖。哺乳动物还只是数量较小的动物种类,不论在海洋还是陆地,体型更大的恐龙都是统治者。然而一颗巨大的小行星从天而降,为这些地球霸主奏响了悲歌。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雷恩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里这样描述:一个直径9.6公里的火球坠落在墨西哥加勒比沿海,造成直径180公里的陨坑。对于当时被各种地质变迁和火山喷发折磨得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天外来客给了最后的致命一击。直到发生撞击5000年后,大气层碳循环才恢复正常,海洋生态用了100至200万年才得以恢复。撞击发生后的3.3万年,体型庞大的恐龙最终走向灭绝。

1908年,一颗直径100多米的小行星撞击俄罗斯通古斯河畔,将方圆2000平方米的森林夷为平地。2013年,直径15米左右的小行星再次“偷袭”,它斜切入大气层,在俄罗斯小镇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坠落的陨石造成1200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受损。

天文学上,针对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小行星已经有了“潜在威胁小行星”的概念。达到这一定义标准有两个门槛:一是直径不小于140米。这种大小的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威力相当于2万颗广岛原子弹,足以造成地区规模的灾害。二是与地球轨道的交会距离小于750万千米。离地球越近的小行星风险越大,受到轻微的扰动就可能“出轨”冲向地球。

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还是知之甚少的“小学生”。据估算,目前太阳系中还有三分之二以上潜在威胁小行星未被发现。对于块头更小的近地小行星,纳入监测的比例更少。直径40米以上的小行星,在太阳系内共有30万颗,它们已经具有很大破坏力,但发现比例尚不足3%。

近地天体望远镜所在的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宇宙“放哨” 全球组网守卫安全

好在,人类已经认识到风险和自身的不足,并奋起直追。

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事件发生后,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国际小行星预警网。这一组织致力于全球组网,对潜在威胁小行星进行“普查”,持续监测其轨道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撞击进行预警。中国也已加入其中,为世界小行星观测贡献力量。

事实上,中国的小行星研究早有历史渊源。1928年,后来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留美学习期间发现小行星“中华”。这是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从此,中国小行星观测研究拉开序幕。

20世纪50到80年代,中国小行星观测主要依靠紫金山上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当时的观测手段远不及今日,辛苦和烦琐程度也难以想象,但中国仍借此发现了一大批小行星、彗星,创造了一个辉煌时代。

九十年代,北京天文台在兴隆观测站启用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进行“小行星巡天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第五大小行星观测计划,新发现2颗潜在威胁小行星。

2006年,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正式运行。这台设备在国际小行星观测设备中占有重要席位。自2015年至今,观测数据连续排名世界前十、亚洲第一。2018年,中国以它为主干设备,正式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其实,小行星不仅是威胁,更是认识、探索宇宙的难得机遇。很多小行星,形成于太阳系诞生之初,它们是太阳系中的宝贵遗产,是记录太阳系演化历史的“时间胶囊”,对我们探寻地球的形成演化也有重要意义。

“如今,很多国家已不满足于在地球观测,而纷纷提出自己的小行星空间探测计划。未来,小行星探测甚至会成为航天强国的标志。”中国深空探测科学目标论证专家委员会成员、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介绍说。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此外,小行星携带着丰富的水和贵金属等资源,不仅能为深空探测提供便利,还可能成为未来“太空经济”的优质资源。有评估称,广受关注的金属小行星灵神星,其富含的铁资源价值1000亿亿美元。目前,已有多家欧美企业准备实施“小行星采矿计划”。

赵海斌认为,监测和研究小行星是一项需要全球协作,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2012年,中国嫦娥二号探测器在700万公里外的深空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并以相隔几公里的“超级微距”,首次近距离拍下这颗小行星的照片。此次探测中,全球5个台站的6台望远镜进行跟踪,汇总了上百组数据,为近距离飞越提供了保障。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00多个搜寻近地天体的观测站点。他们既是守卫地球的“哨兵”,又是发现和探索宇宙的“触角”。

“在监测预报的基础上,科学家们正研究动能撞击、引力拖拽、核弹爆破等方式,来改变入侵小行星的轨道。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有效的防御措施,我们绝不会像6000多万年前的恐龙那样坐以待毙!”赵海斌说。

作者:王珏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