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泡茶,如何才能选择到一只顺手的盖碗呢?这里有完整攻略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讲一个小八卦。
民国有一个政客,后来身登大宝。他总共娶过四个老婆,最后一个老婆,是前任皇帝的妻妹。
在拥有这样显赫的未来之前,他一直在上海投闲置散,由于没有固定工作,三不五时还要去找朋友借贷,日子过得很苦。
当时和他在一起的,是他的第二任老婆,一个喜欢打麻将的漂亮的上海女人。
某天,他外出借贷,未果,回到家里。发现厨房里冷锅冷灶,老婆正在和朋友搓麻将。
他生起气来,上去一把就把牌桌掀翻了。
十多年后,他的大儿子,从国外留学回来,第二件事,就是去上海看他父亲的第二任老婆,他有几年的时光是随着这位姚姓姆妈一起生活的,除亲生母亲之外,也就跟养母最亲了。
当时他的父亲已经身居高位,娶了第四任老婆,正在青云直上。跟这个二老婆,也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大儿子去见养母之前,特别去城隍庙,买了一副象牙竹背的麻将——养母一生嗜麻将,他知道。
果然,养母一看到这副麻将,高兴得马上打开,上手摸了几下。
边摸边说,还是你懂姆妈的心。当年那副麻将,我打得可顺手了,可惜被倷阿爸毁了。
《2》
这些都是约摸百年前的故事了。
小时候,看到这个故事,总觉得人啊,还是恋旧的。姚女士摸着这副麻将的时候,怕是忆起了故人罢。说的是麻将,感伤的是岁月如斯。
现在再回想这个故事,吸引我的,却是“顺手”二字。
她打了一辈子麻将,最注重的,就是顺手。
无独有偶,母上大人,也喜欢打麻将,思考该打哪张出去的时候,她也经常抓了一张牌,在手上旋转,几下,然后,便能做出决定。
还有一些人,手指极灵,抓到一张牌,先不看,摸几下,就能猜出筒条万来。
当然,女子麻将大军里,名气最大的一位,是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她虽然没有写麻将要顺手才好用,但是,从她的《打马图经序》里,仍然能看出,她对这麻将事业的喜欢和热爱,想倾尽全身心去投入,并希望成为开山祖师的心情。
村姑陈是不打麻将的。
村姑陈喜欢泡茶喝茶。
喝茶泡茶,有什么是需要顺手才好的呢?
茶杯要顺手吗?克秤要顺手吗?当然要。不顺手的茶杯,端起来喝茶估计都是受罪。不顺手的克秤更糟,操作不便,恐怕连重量都称不准。
然而,村姑陈觉得,这些的不顺手,都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一个不顺手的盖碗。
《3》
用一个不顺手的盖碗泡茶,这简直就是一场惨祸。
去景德镇的时候,阔太闺蜜赵小姐,跟我们同行。
我们挑盖碗的时候,她在在旁边挑。
我们被素净的青花吸引的时候,她疯狂迷上了彩绘。
当她献宝似地,捧着一只镶嵌珐琅的五彩手绘盖碗,展示给我们看,并报出五千块的价格时,村姑陈和李麻花,一边惊讶于她的手快,一边更加惊讶于这盖碗的价格。
五千块一个盖碗,除了老班章和牛栏坑肉桂,别的茶,还真配不上这只碗。
古人说门不当户不对,村姑陈说,茶不当碗不对。
返程的路上,赵小姐一直捧着这只盖碗——放在她的驴牌桶包里,包装盒外面缠了两层丝巾,紧紧抱在怀里。
生怕谁抢走她的宝贝。
李麻花忍不住想摸一下,被狠狠剜了一眼,又重重拍了一巴掌。
回来后,赵小姐把原来的所有盖碗,都扔掉了。摆上了这只美仑美奂的盖碗。
为了衬托这只盖碗,还专门新买了一条茶席,颜色比盖碗略深一号的,同样是手绘的图案,摆在了茶桌了。
原本不怎么好客的她,也变得好客起来。
三不五时就邀请闺蜜过去聚会喝茶聊天,自己坐在主泡位置,一冲又一冲,不辞辛苦地给大家泡茶。
这要是以前,她老人家才不做这么累的事。
而现在,为了秀这只盖碗,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然而,这场盖碗秀,没过几天,就谢幕了。
因为赵小姐,某次做秀泡茶的时候,把盖碗给砸了——她在微信里哭诉:实在是太烫手了,那个碗做得很厚,开水一倒进去碗就非常烫,我被烫了好多次了,以前怕你们笑话,都忍着不说,这一次实在是忍不住了,就想把盖碗放下来吹吹手,没想到滑了......
看吧,要镶嵌珐琅,这碗壁肯定得做得厚厚,厚了散热慢,根本不顺手,怕烫的人,可不就得把这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么?
一场起于颜值而终于烫手的盖碗惨案,就这样谢幕了。
《4》
昨天有茶友来聊天,说起白茶有没有绝配的盖碗,村姑陈便迅速想起了赵小姐的这只盖碗,遂回复茶友道:没有绝配,只有顺手。
要论配不配,阔太赵小姐,跟粉彩珐琅盖碗,两个都花团锦簇,肯定是绝配。
但是,赵小姐却压根儿hold不住这只超厚的大盖碗,她觉得烫手,重,比她原来用的普通景德镇青花重、厚、烫,所以,烫怕了的她,不小心摔了这只盖碗。
这就是盖碗和人,和茶,般配,但不顺手,而引发的灾难。
所以,配,不是重点,大多数器形标准的盖碗,只要泥料好,都能跟白茶般配得上。
村姑陈认为,这个盖碗能不能跟你,跟你的手般配得上,才是重点。
腕力小的人,买个大盖碗,这就是不配。
当沸水注入,原本就很重的盖碗,加上了水的重量,更重了。腕力小的人根本就端不起这只盖碗,犹豫的过程、端起又嫌重而放下的过程,都会耽误这泡茶汤的出水,泡出苦味和涩味重的茶汤。
手指略短的人,买个宽盖碗,这就是不配。
宽沿的盖碗,碗口直径是很大的,比普通正常的盖碗要大。
手指长的人,抓握盖碗时,能一步到位,三指分成三角形扣紧盖碗,端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迅速出水。
而手指短的人就有困难了,有可能拇指与食指全张开,还无法够到盖碗的边缘——又热又烫的盖碗,手指还无法抓握到两边,勉强握住了,食指又按不牢盖子,结果,盖碗倾斜的瞬间,盖子一滑,茶汤还没有进入公道杯里,盖子就先滑进做先头部队了。
于是,手忙脚乱地放碗、捞盖子、擦桌子,真真是一幕惨剧。
(小圆器形盖碗,适合冲泡白毫银针)
(标准圆形,适宜所有茶类)
《5》
如何才能选择到一只顺手的盖碗呢?
先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自己平时喝茶,是天天喝呢,还是一周喝一次?还是一个月喝一次?或者随机,想喝就喝。
这喝茶的频率,涉及到选择盖碗时,要选择哪一种重量和器型的盖碗。
如果天天喝,那么,熟能生巧,没过多久必然能把盖碗的使用方法给摸清楚,这种情况下,只要买适合自己手指尺寸的盖碗便可以了。
如果没有天天喝,一款盖碗可能买回来一年,还没泡过几次。这种情况,对盖碗的熟悉程度,就不太高。那就不能买厚壁的、重型的盖碗——散热慢,烫手,不适合初学者。要挑壁薄的,泥料上层的,散热快的,轻量级的。
如果,手小,那千万不要买大盖碗。传统的小圆形盖碗便适合。正圆形的,小小的一只,像村姑陈曾经用过的小千叶一样。这种盖碗器型小巧、讨喜,对于手小的人,容易驾驶。且壁薄,散热快,不易烫手。
如果,手大,腕粗掌大,且抓握力强,那可以考虑宽檐的、大开口器形的盖碗。当然,容量还是100-110毫升。只是盖碗变成了大肚型的、敦实的款式,便于给手指长手掌大的人抓握,也便于投入寿眉等粗枝大叶、极为蓬松的白茶。
在这些变量之外,有一些定量,是永恒不变的。
那就是白瓷、标准容量。
在这两个大前提之下,器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手指的长度、手掌的宽度去寻找、匹配。
尽量达到“顺手”的状态。
(宽口盖碗,适合冲泡寿眉)
《6》
大多数时候,人们选择购买盖碗,往往先看图案,后看器型,却没几个人,选择材质和厚薄的。
这说明,在大多数人眼中,盖碗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具有观赏价值。其次,才是一只泡茶的工具,具有实用性。
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盖碗的购买习惯,也影响了瓷器生产商对盖碗加工生产时的侧重——大家也纷纷生产重工的,满花的,镶嵌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盖碗。
于是,盖碗原本的功用,便渐渐地弱化了。
人人都买一只工艺品回来,当摆件,没人真的拿它泡茶喝。一为贵,怕弄坏了。二为不顺手,泡茶要么烫要么出汤慢。
这实在不是盖碗发明者的初衷。
这也实在不是盖碗发明者的目的。
想要起到装饰作用,大可以买一只硕大的青花瓶,冬天插梅花、春天插柳条,夏天插枝竹子,四时不歇,这物候就出来了。
又何必拿泡茶的盖碗,来精雕细琢。
盖碗,适当地画几枝花纹点缀一二便可,不必费时费时去画它。
每一只画工繁复的盖碗背后,都隐藏着一位工艺师。
唯有每一只简单朴素、实用性强的盖碗背后,才站着一位茶人。
《7》
我欣赏那些像工艺品一样的盖碗。
什么描金、镶银、包边、珐琅、斗彩、粉彩......
但是,我平日用习惯的,仍是一只普通的白瓷盖碗,上面画着简单素净的图案,就是传统的青花,不繁复,也是喧嚣。
喝茶,原本是一件朴素的事。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