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平大豆引爆网络,喂牲口的东西,怎么变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就在前两天,河北衡水市吴公渠附近,发现的一片250平的野大豆突然火了。
当地园林中心中心称,这是被收录进《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的二级保护动物,和武侠小说中包治百病的天山雪莲属于同一等级。

这下可是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热情。
雪莲的药用功效虽然被夸大了很多,但是在无数80、90后心中,那可是能够代表童年的存在,一片不起眼的野大豆,凭什么和它相提并论?

雪莲
更有不少老家在农村的网友指出,说这东西濒危的人还是见识太少,老家的地里到处都是,还总是和种植的大豆抢地盘,除都除不干净,都快让人头疼死了。
野大豆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国家对它如此重视,这种既不好吃也不好看的野生植物,到底有什么珍贵之处?

大豆发家史
大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不少美食中都有它的身影,豆浆,豆腐脑,驴打滚,可都是能让吃货流口水的存在。
除了满足口腹之欲以外,大豆在经济方面的贡献也很突出,算得上是我国排名靠前的经济作物。

尤其是在制作油料方面,以16.5%左右的出油率,再加上较高的营养价值,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食用油之一。

认真算起来,大豆的年龄,可是和中华民族持平,在我国已经有5000年的种植史,对于生长环境也不怎么挑剔,几乎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只不过东北那旮瘩更适合它的生长,所以东北大豆的质量向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地方的产出就要略逊一筹。

直到1804年以前,美国都没有大豆的存在,但是到20世纪中叶的时候,它已经在美国南部以及中西部占据了重要地位。
除了美国以外,世界各国种植的大豆,无论是直接从中国购买,还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只要往祖上数几代,全部来源于中国。

中国种大豆的时间久,在怎么吃大豆这件事情上,研究的也最深入,因此大豆在我国,那可是相当受欢迎的,每年的需求量基本都是一亿吨打底。
但可惜,我国大豆的亩产只有200-300斤,每年能够提供的大豆,连需求量的15%都不到,空缺部分就只能通过进口解决。

驴打滚
2021年算是我国大豆进口数量比较少的一年,总量达到了9652万吨,和2020年的相比,减少了足有3.8%。
即便如此,我国进口的大豆,也占到了世界大豆总出口量的59.68%。

要知道,我国大豆的进口主要来源于老美,人家的大豆亩产量,可以达到440斤左右,我们目前吃到嘴里的大豆,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来源于美国。
但凡老美想要动点儿什么歪心思,或许就要有很多人吃不上大豆,或者即便是能够吃到,也是天价大豆,普通人根本吃不起。

所以,提高我国大豆的亩产量迫在眉睫。
野大豆的重要性
为了不在吃上面被老美卡脖子,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大豆亩产量,但这也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实现的。
我们目前所种植的大豆,全都是经过培育筛选后的品种,虽然有个头大、营养丰富、可以直接食用的优点,但是和老祖宗比起来,还是太过娇弱了一些。

现在的大豆身体比较脆弱,非常容易生病,而且在抗虫害方面,也和老祖宗有比较大的差距。
如果说老祖宗是能够经历风吹雨打的野草,那么现在的大豆就是只能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

但是为了能够培育出可食用的大豆,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定向育种,才能让我们随时享受到美味的豆制品。
但是在定向育种的过程中,来自老祖宗的基因,已经丢失了70%,像抗病、抗虫害、抗寒、抗旱等方面,就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如果想要得到更加优良的品种,就只能追根溯源,找到大豆的老祖宗,和栽培大豆进行杂交,从中筛取出更加优良的性状,从而让我国的大豆品种实现逆风翻盘。
而能够做到这些的老祖宗,正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大豆。

老美现在的大豆品种,之所以能够如此优秀,靠的也都是当初,用各种手段从我国带走的野大豆。
老美当初为了从我国带走野大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从官方手中获取的大豆遗传资料外,有我国为表友好直接赠送的,但是也有植物学家偷偷藏在袖子中带走的。

事实证明,这些野大豆确实帮了老美很大的忙。
上世纪50年代,老美那边的大豆感染了传染性极强的大豆孢囊线虫病,先是整个植株从根部逐渐变黄,然后就开始不结果实,即便是有的那几颗豆粒,也都非常干瘪。

在农药厂家折腾多年,也只能做到减小虫害破坏力,根本找不到根除的办法时,家族和国内一种野生大豆提供了解决方案,其中的抗病基因,刚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发展资源
老美从我国野大豆中得到的好处,绝对不止这一例,要不然他们的高产大豆是从哪里来的?
毕竟在他们公开宣布的2万份大豆资料中,4452份都是从中国引入的,其中只有2177份,是经过我国官方允许的,至于剩下的2275分是从哪里来的,那就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既然他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世界各地搜罗大豆资料,背后一定有着更大的利益,毕竟是无利不起早的资本家,怎么可能会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以前的中国各方面都很落后,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尖端科技很少,和老美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在科研方面的敏锐度难免有所逊色,从而让老美在其中占了大便宜。

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我们自己手里掌握的尖端科技,和老美相比也不相上下,在某些方面,自然也不需要过于忍让,野大豆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些年来,在野大豆资源的帮助下,我国已经在大豆育种取得了很大进步,不仅亩产量有所提高,也培育出了新的大豆品种。

但是,种子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像袁老耗尽一生心血扑在杂交水稻上那样,我们或许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听到我国大豆育种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的消息。

大豆育种
无论何时,只要能够看到结果,一切的等待都值得。
希望这次野大豆的发现,能给科研工作者们带来帮助,让我们能够尽早见到,更好的大豆新品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