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阴阳,五脏相随
上古圣人,辨明形体,列别脏腑,端络经脉,分布交会,各从经脉。
气穴发生,各有名处,关节分肉,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彰显条理。
四时阴阳,尽显纲纪,五脏六腑,互动呼应,内外之应,皆有表里。
东方生风,暖风生木,肝脏属木,五味应酸,酸味养肝,肝脏主筋,
木燃生火,心脏属火,肝脏为母,心脏为子,肝脏开窍,窗口在目。
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慧,玄生神明。
在天为风,在地木气,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其色青苍,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病生多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交互联动。
怒则伤肝,悲则胜怒,木风伤筋,燥可胜风,过酸伤筋,辛味胜酸。
南方生热,热极生火,火生苦涩,苦味归心,心脏藏血,血润脾脏。
心脏开窍,映射在舌,心脏相合,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血脉。
五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病变为忧,开窍在舌。
五味喜苦,在志为喜,过喜伤心,恐则制喜,极热伤气,寒能胜热。
过苦伤气,咸味制苦,心主神明,化生七情,五脏心脏,位居君主。
四周垒土,中央长夏,长夏多湿,湿归于土,土生甘甜,甘味益脾。
脾为后天,运化五谷,化生精华,汇入血液,滋养肌肉,精华丰盛。
血液丰满,通行流畅,回流有序,肺脏换气,呼吸有力,氧气摄入。
脾脏康运,开启肺门,激活肺泡,舒张收缩,升降肃清,脾可生肺。
脾脏与胃,互为表里,胃体空腔,下连肠道,上接食管,承上启下。
食物摄入,途径咽喉,顺沿食管,沉入胃体,压入肠道,粪便排出。
脾主消化,消化有力,自上而下,肠道通畅,污浊下移,排出体外。
运化不力,发酵升级,浊气上侵,冲出食管,飘游口腔,浊气泛滥。
五脏脾脏,取象折射,天地人兮,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主肉。
开窍于口,五味乐甘,五色归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皮病多哕。
过思伤脾,怒可胜思,阴湿伤肉,风起除湿,过甘伤肉,酸味抑甘。
西方之风,性情干燥,燥中生金,五味之中,辛味归肺,肺主皮毛。
五脏肺脏,开窍在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体为皮毛,五脏为肺。
五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病生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过忧伤肺,喜可制忧,热伤皮毛,以寒胜之,阴阳平衡,
过食辛味,多伤皮毛,五味之中,苦味抑辛,肺脏华盖,属于娇脏。
肾应北方,北方之风,其性寒烈,在天为寒,寒凝生水,在地为水。
五行之中,肾脏归水,藏精之处,主司水晕,水可生咸,咸味益肾。
在体为骨,肾生骨髓,九窍开口,在之于耳,髓生细胞,脏器之根。
细胞分化,红白细胞,免疫细胞,融入血液,血液生成,藏于肝脏。
肾脏为母,肝脏为子,母强子壮,子弱伤母,相依为命,肝肾同源。
五味归咸,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生病栗泣,在志为恐。
过恐伤肾,思虑胜恐,寒冷阻血,燥温胜寒,过咸伤血,甘可胜咸。
天覆地载,万物上下,阴阳有别,血气男女,左右通途,阴阳之路。
水寒火热,阴阳征兆,阴阳变化,相生相克,彼我互存,万物之始。
有形归阴,阴藏于内,阳之镇守,无形属阳,阳守在外,阴之使役。
阳盛身热,腠理闭合,汗匿不出,齿干烦燥,喘呼不止,热腾腹满。
阴胜身寒,汗出身轻,战栗而寒,寒则厥冷,厥则腹满,阴气更胜。
能知损益,二者可调,不知用此,早衰肢节,损益之间,根在阴阳。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