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家电行业直面疫情困局:格力60亿回购股份、海信开启末位淘汰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家电行业受到影响较大。近日“海信裁员1万人、海尔裁员”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关注。

对此,海信(000921.SZ)集团昨日回应称,会有裁员措施但定向裁员1万人信息不实,为共渡难关,海信将采取“高管带头降薪、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措施。

“网传信息不实,海尔没有裁员,疫情期间,海尔集团从CEO到总裁再到领域总经理,均自愿放弃绩效薪酬,保证一线员工利益。”

海信回应定量裁员"数据不实" ,高管带头降薪

4月10日,一新浪微博博主发微博称,“读者发私信给我,今天突然通知,海信裁员一万人,海尔也开始裁员了。经济危机已至。”

另据财新网报道,多名海信集团的内部人员透露,4月初,集团在发给员工的邮件中就隐晦地提及了裁员一事。“邮件只发给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希望把裁员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一名海信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说,“邮件内容比较婉转,大意是要提高经营效率,降本增效,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

4月12日,海信方面发文回应称,目前网络已有的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其中数据并不属实。

海信在一封关于优胜劣汰、提效求生的说明中表示,受全球疫情影响,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较大规模下滑。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超过40%,经营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和所有企业一样,面临渡过难关、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

“为此,我们采取高管带头降薪、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激发全体员工斗志,层层传递压力、提高系统效率,以稳住业绩,且通过逆境锻造更加健康的企业肌体。”

据e公司报道,4月12日下午,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海尔没有裁员。疫情期间,海尔集团从CEO到总裁再到领域总经理,均自愿放弃绩效薪酬,行业主、链群主则按照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来获得薪酬,以保障一线员工利益尽可能不受疫情影响。同时坚持人单合一下的“全员创客制”,激发全员活力,让员工通过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以变制变,变中求胜,来共同渡过这场危机。

海尔集团旗下海尔智家证券部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自己此前也留意到网传信息。“我们没有裁员,希望通过人单合一模式下的全员创客制激发创客活力,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一边回购、一边发债,格力、美的承压

4月12日晚,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一份回购公告。公告称,拟用30亿元至6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股价不超过70元/股。

格力电器表示,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种类为公司发行的A股股份。若按回购资金最高60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8571.4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42%;按本次回购资金30亿元测算,预计可回购约4285.71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1%。回购期不超过12个月。

关于本次回购的目的,格力电器表示:“公司董事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等因素,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管理团队持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全体股东的利益一致与收益共享,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除了回购计划之外,格力曾于4月10号发布了关于债务融资工具获准注册的公告,公告称,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意,债务融资额度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80亿元,其中拟注册超短期融资券的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短期融资券的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 中期票据的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

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外持续蔓延,格力电器股价从3月5日的62.99元,一度跌至3月23日的49.22元;虽然之后股价有所回升,但若以4月10日股价53.74元计算,近一个多月格力电器累计跌幅接近15%

而在此前,格力电器的老对手美的集团(000333.SZ)已经展开回购计划。2月26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发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含)的债务融资工具,包括超短期融资券不超过100亿元、中期票据不超过10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包括不限于偿还债务、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或重要支付等。

美的集团表示,此次200亿元的债务融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债务融资产品的发行时机。本次申请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有利于公司优化资金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公司后续发展资金需求,保证公司产业规划有序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集团2月21日晚间公告,已耗资32亿元完成去年2月启动的回购计划,同时又宣布拿出不超过52亿元开启新一轮回购。加上2018年的40亿元回购,预计美的集团近三年内的回购资金将超过百亿元。

白电一季度零售额降幅45%,家电行业迎来考验

疫情之下,全球家电行业需求不振,尤其是白电领域受到了较大冲击。

4月5日,据奥维云网(AVC)最新公布的2020年第14周(3月30日至4月5日)国内家电全品类全渠道市场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冰箱、空调、洗衣机、冷柜四大类白电遇到线上、线下销售萎缩。白电市场销售规模整体零售额降幅在45%左右。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整个一季度,冰箱市场零售量为469万台,零售额为13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2.5%和28%;洗衣机零售量为600万台,同比下滑27.8%,零售额为105亿元,下滑35.9%;冷柜的全渠道零售量、额也同比下降26.9%和35.3%;空调市场的表现最“惨”,一季度零售额规模同比大幅下跌了58.1%。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3月17日在一个论坛上曾公开表示,在疫情之下,因为小区封闭式管理,服务人员不能上门为用户安装空调;商场关门,也卖不了空调。她表示格力今年产值一定是下滑,因为二月份基本上一个月都没有销售,往年的销售数据都是一百几十亿、两百几十亿 ,今年几乎是零。

为减轻疫情所带来的压力,部分家电企业开始转型。此前,珠海格力地产宣布新增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业务,厂房选址珠海金湾,预计首批两条口罩生产线3月投入试生产后,日产能预估为8至10万个。董明珠还曾表示格力在今年将要涉足医疗设备领域,并将投入10亿元。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所有家电企业来说,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过去每一年的环境都没有今年更严峻,尤其是海外市场占比较高的企业,例如大部分销量来自海外的奥马冰箱,这一类企业面临着欧美市场订单取消的麻烦,即便订单不取消,物流暂停也导致运输受阻。

对于部分家电企业转战医疗产业,刘步尘分析称,家电企业最初生产口罩不是出于外贸,而是出于员工的自我防护,而且生产口罩不具有长期战略性,不能够成为长久策略,即便是有家电企业在布局医疗业务,也难以快速地弥补目前主营的家电业务的下滑

(钛媒体编辑枫叶综合自21财经、e公司、国际金融报、财新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