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常备香薷饮,消暑祛湿防感冒
夏秋交替,“秋老虎”尚在,一时暑气难消,我国南方多地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而这时,早晚温差逐渐明显,白天很热,晚上气温往往偏低。但很多人依然保持了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的习惯,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很容易感冒,这种感冒就是中医所谓的中了“阴暑”。
对于“阴暑”,除藿香以外,还有一味专门用来治疗夏月里暑湿外感的特效中药—香薷。如《本草纲目》所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为首药”,暑天感受寒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多适用。
古人有立秋时节服香薷饮,以祛除体内从盛夏以来积聚的暑湿之气,同时预防感冒的习俗。四大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中也曾介绍林黛玉服用香薷饮来解暑祛湿。既然香薷有此神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香薷。
香薷的本草来源
香薷,又名香葇,因“其气香,其叶柔,故以名之”。香薷的品种较多,《中国药典》收载的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
我国除新疆、青海等少数省份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江西产量为大,习称“江香薷”,其它各地所产者称为石香薷,习称“青香薷”。香薷多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等地,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
“夏月麻黄”之由来
香薷,味辛、微温,入肺、胃经,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外能发散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不燥烈,发汗而不峻猛。与麻黄虽同为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但其功效似麻黄而力弱,最适宜于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暑湿的阴暑证,前人谓“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香薷有“夏月麻黄”之称。
解暑妙方—香薷饮
以香薷为主药的香薷饮由香薷散演变而来,药味相同,制成散剂叫香薷散,熬成煎剂就是香薷饮。本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炒白扁豆、姜厚朴三味药组成。
主要功效为祛暑解表,和中化湿。方中香薷长于疏表散寒,祛暑化湿;炒白扁豆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姜厚朴燥湿和中,理气开痞。三物合用,共奏外解表寒,内化暑湿之效。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香薷饮的基础上增加了金银花和连翘两味药,同时易白扁豆为鲜扁豆花,创造出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饮能清热解表、祛暑化湿,主治暑热内蕴、复感外寒证,证见发热头痛、微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数等。
香薷的食疗价值
香薷既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病,也可以作为食物供人们食用,历代本草对此早有记载。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香薷列为菜部药物之中品,谓:“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可见当时香薷普遍存在,人们将其作为蔬菜生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记载:“香薷有野生,有家莳。中州人三月种之,呼为香菜,以充蔬品。”
2002年香薷就被卫生部列入了首批药食同源物品名单中。许多现代食材、食疗类著作中也记录了香薷的食疗作用。比如,用香薷、薄荷水煎代茶饮,可清热除烦,适用于心烦尿赤、口干口苦等证;用香薷、大米、白糖制作香薷粥,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用于辅助治疗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证、水肿、小便不利等。
香薷的现代临床应用
香薷主含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发汗解热、抑菌、利尿、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是以复方入药,少见单味用药的情况。与古代香薷复方相比,现代香薷复方还可以治疗眩晕、小儿外感发热或暑感高热、小儿疱疹性咽炎、成人流行性腹泻等。
香薷的现代临床应用越来越细化,不仅出现了自加香薷饮等方,更是用新加香薷饮加减不同中药来治疗上述病证,真正做到了随症加减,辨证论治,且给药方式更加多样,出现了袋泡剂,使患者用药更加便捷。
小结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香薷性温辛散,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暑热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
作者:北京市食品技术审评检查中心 王志钢
参考文献:
1.张梦静,王万里,王鹏.香薷古今应用的对比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 2020, 39(6):617-620.
2.姚奕,许浚,黄广欣,等.香薷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0,51(10):2661-2670.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