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古代人在室内空间中用“屏风”的讲究

 

“屏风”又称为屏门或屏障,是指设在门窗间的屏风。

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当然不像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坚固、密实。所以为了挡风,古人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

在浩瀚如海的史料、古籍、诗词、绘画中遗有许多屏风的痕迹。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因有屏风的陪衬,将嫦娥的寂寞和悔恨更深刻的表现出来。

屏风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当时不叫屏风而是称“邸”或“扆”。如《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唐代贾公彦.疏∶“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屏风”一词让人感觉很有诗意,它营造了一种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宁静空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