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补”之后“进补”依旧——校外培训市场调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4月11日电 题:“禁补”之后“进补”依旧--校外培训市场调查
新华社记者王迪
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教育部等四部门2月底宣布将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1个多月过去了,校外培训市场有何变化?记者进行了调查。
转入低调,生意照旧
一个工作日的中午,记者以家长身份来到成都高新区一所重点小学附近的奥数培训机构。曾经贴满宣传资料的告示板上空空如也,记者被告知相关资料发完了,具体课程介绍需要等孩子来做了测试再说。“巧合”的是,邻近的两家培训机构也表示暂时没有宣传页和教材可供展示。
“教室门口的课表、墙上的招生海报全不见了。”与记者同行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一所培训机构负责人说,教育主管部门已就经营资质、教学方法、教材等进行了检查,提出了整改要求。记者在现场翻阅该机构在用的四年级数学辅导教材,看到了不少小学奥赛的经典题型,涉及等差数列、鸡兔同笼、面积计算等。这名负责人说:“新的教材我们还在编写中。”
何老师在成都一所知名中学教英语,他告诉记者,现在“补课”是敏感词,但同事参与补课的现象仍在继续。“校长开会专门提到了这个事,说大家要注意安全。”何老师说,这句隐晦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提醒大家补课的时候要低调行事。
对于专项整治行动的效果,五年级学生家长张玲摇摇头说:“没用。那些机构只不过是把教材的封面撕了,改头换面包装一下,但培训的还是那些内容。”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同一个学科换两三个不同的地方补习的现象仍然普遍,初中阶段语数外物理化学“满汉全席”式的补课也并不罕见。同时,学业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普遍参与补课的风气已经形成,成都一家主打语文培训的机构甚至把学生分成“培优班”“尖子班”“状元基地班”,分班的做法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
“被逼”的悖论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受访的家长表示,送子女去培训机构参与应试导向的培训是“被逼”的。果真如此吗?
引起家长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老师“课上不讲课后讲”“跳讲”的担忧。某些培训机构和一些教育公众号则成为这种焦虑的放大器和集散地,持续制造着“不补课就落后”的恐慌情绪。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主管部门的严厉查处下,老师“留一手”的做法已极为少见。
“被逼”的另一种解释:别的孩子,特别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都在补课,那么成绩还不如他们的就必须跟上。再追问下去,家长会说,“还不是因为升学考试!”这番解释的背后其实是家长过高的期待。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校长芶鹏说:“我们需要让家长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
“被逼”或许还是家长对自己难以尽责的一种心理安慰。不少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用说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在周末和寒暑假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以免孩子沉湎于上网或者打游戏,看似合情合理,实际是“外包”了家长应尽的教育责任和义务。
性格特质的培养比补课更重要
主管部门整顿清理课外培训市场的“重拳”,为何市场反应平平?
受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课外培训市场的走向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如果错误的教育观念得不到纠正,功利化的心态仍然主导,那么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市场的努力必将大打折扣。
芶鹏建议家长保持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不要盲目攀比。“过多的横向比较会增加家长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会传导给孩子,容易使其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孩子往往忽视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而陷入补习、补习、再补习的恶性循环。”芶鹏说。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更多以短平快的应试提分为导向,教学方法大多没有什么创新,不过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说,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展一系列的性格特质,包括自我控制、责任心、自信心、好奇心等等。跑在前面的孩子,往往自我管理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高。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补习班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芶鹏同时建议,从学前阶段开始就加强家长在教育理念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家长学会信任老师,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芶鹏说:“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学校教育仍然是最系统的教育体系:老师不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关注孩子习惯养成、性格特质培养、综合素质发展等方方面面。家长主动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积极配合老师在校外时间进行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