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金瓶梅》中的老物件,件件都是文物

 


马维 / 书评人

《金瓶梅》

物的激活

马维

前几年,读过扬之水老师的《奢华之色》《明代金银首饰研究》和孟晖老师的《花间十六声》,颇有启发,也尝试过从器物角度切入清人生活。《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看书名便一见倾心,重温昔日沉醉时光,品一品器物的温度,一大乐事。器物会说话,并且言之凿凿,一定言之有据。因此,读之前便预估个大概,在一物一态之中,不止将器物激活,更是将人物激活,将人情激活。

人物,乃“人”和“物”,人与物的联结,物承载着人,人寄托着物。一件件的器物,穿起一个个的人,串起世事沧桑。物,是线索,更是见证者。物件,有生命,更聚着灵气。千百年来,她们诉说着来自远古的故事,摇动着贯彻始终的人气。

扬之水老师谦逊地表达着只关注“一器一物的发展演变史”,并例证细节。虽不是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室,物质文化史,却又兼具了各史,博物,看见的又远不止这些。

器物史,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物件陈列,而是与日常生活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硕士期间,我曾深醉于闺房器物,挖掘清代才媛的墙内生活和内心世界。于诗词中找痕迹,在小说、文集中寻线索,在书信、墓志铭中探究竟。器物,真乃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状态的一把利器。并且,器物从不说谎,它们就是从远古走来的活生生的见证者,即便是一风一沙的拂拭,也是如实呈现。

读“红楼”,痴迷于其中的物件与词句,隐隐的,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再读“金瓶梅”,顿觉微妙之处,对细节的精细处理,以物叙事,以物载人的那种感觉,相似极了。

古器物,被文字激活,顿时有了温度,有了质感,有了灵性,有了故事。

《金瓶梅》,扬之水老师读出了其中物与人的周旋,宛转叙事,现实主义。

少时读名著,常见“人未见,物先到”的现象,对于物和景的大量泼墨,总是费解:为何要花费大量笔墨在物上,而非人。后来,再回读经典诗,渐渐悟到其中妙处。每一字一句,都必有用意,或伏笔,或暗合,或渲染。同一物件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的形态出现,跃然纸上的是不同的人和事。正是有了这些生动可触的物,人物才饱满起来,鲜活起来。精妙绝伦的不是物件,而是物件背后的大时代。

在作者眼中,物的书写,也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唐诗宋词中的物是浪漫主义,而《金瓶梅》中的物,是寻常功用,如实呈现,这种是“物”的叙事,是现实主义。《金瓶梅》中客观地呈现了各式器物,这种写实,于后人,堪称一桩幸事。让我们有机会以物来追踪时代风俗,在细枝末节中品读人心、世事,乃至乾坤。

扬之水老师的书,相较于文学作品,可能并无华丽之词,但能将器物做立体化全方位的呈现,能挖掘物件的前生今世。杨老师笔下的器物之美,不在描绘,而在真实、鲜活,棱角分明,更是饱含人世杂情。何以如此?源自精准细致的考证。每一字一句的背后,都是刨根问底的气魄与付出。每个物件,从起点,一步步较真,考证,拨云见日,终得物件的清晰原貌。作者的史料来源有小说、杂文、评论、药典、通俗文、百科文、考古成果……相互佐证,以真物做结论。指图为证,从真实存在的图或物中,映照出《金瓶梅》中一个个相似的场景。有了图,文字里的人与故事,呼之欲出。

一言一物,皆有源头。书中看似不起眼的片言只语,却载着作者千辛万苦、精益求精的取证之路。在片言只语中谱写着宏大的物质文化史。

然而又不囿于考证的苦涩与局限,力求贴近小说的筋脉,一方面精准打点,有一方面在各细节中游走,在隐秘的缝隙中获取诸多信息。

杨老师落笔严谨,不添加任何主观的色彩。“正是由此一副网巾圈儿,又步步推出金莲因失落一只红鞋引出的一连串事件”,点到为止,决不拖沓,不迎合俗气。点出故事,却不展开故事,任读者心领神会,是信任,更是默契。读过的人,自然懂。让懂的人更懂,让不懂的人想去懂。这倒像是“给出一滴水,变成一片海”的感觉。读这样的文字,很是过瘾,像是通过文字这座桥,对作者连线,对话。

金井玉栏杆圈儿,珠子箍儿,金玲珑草虫儿头面……咋看目录,不知所云,豪无头绪。读完后再回顾目录,有了眉目,脉络清晰。这一样样的物件,从头上的,到耳上的,再到胸前的,直到脚上的。从“本我”出发,又辐射至外部——睡的,吃的,喝的,用的等等,《金瓶梅》中的各式器物,承载着不同的功用与人情,跃然纸上。不是在物中挑选可造之材,而是在《金瓶梅》写实的文字中读出物的秘密,在物的叙事中,将物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关联,信手拈来。

每个章节,又从《金瓶梅》中的一个场景切入,扯出一个个器物,器物之间又是相互贯连的。写法上,从《金瓶梅》场景,到《词话》点拨,再到《三才图会》其他相关史料的佐证,再到考古文物的对应,再到高匹配度的画作场景,最后拼凑出一副几近实物的画面,个中映射或伏笔,物与人的关联,步步解剖。物与物之间的过渡,也是严丝合缝,

读细节,处处是可圈可点,启发思考。摘几处,感受下《物色:金瓶梅读“物”记》的乐趣。

首章“金井玉栏杆圈儿”,初见这物件名,有些拗口,金?井?玉?栏杆?圈儿?感觉完全不同的东西组合为一件,左看右看端详不出任何端倪。莫急,听杨老师娓娓道来。先从《词话》中悟出此叫法为白描,名如其物,样子与名字很配。样式如井圈,又像玉环,是为“井”“玉”“圈”,内径又贴嵌一金箍,是为“金”。还是不知何物,杨老师又给出“巾环”一词,并辅以用途“头巾所用”。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急,且读下文。即是头巾所用,那就从头巾说起,亦与《水浒传》相佐证。 从头巾,到网巾,再到网巾带,网巾圈,一步步引出“金井玉栏杆圈儿”的真貌,期间配以各种史料,和已出土的样式,一层层迷雾揭开。考究之细,举个例子。提到网巾,那么网巾具体是何样?网巾从何处而来?网巾由何物制作而成?旁人可能追到网巾之材质,便欣然作罢。扬之水老师却要继续执于“不同的材质为何人所有”“不同材质的样式、尺寸和质地如何”“有无阶层之分”“可有文物出土”……定要一探到底。有时不止于形态,对于“如何使用”“与何物相配”,都要一并搞清楚。如开俄罗斯套娃一般,一层,又一层,一点点拨云见日,刨根掘底……上瘾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不是物癖,而是对物的爱与尊重。

“紫销金箍儿”,乃用作裹额的一道绢帛。那裹额又是什么?想起近日热播剧《延禧攻略》中明玉为海兰察母亲所做的礼物,便是这物。“紫销金箍儿”,一个名字,既见颜色,又知表面材质,洒金装饰。书中呈现一明墓出土的珠子箍,小小的一个物件繁花锦簇,饱含故事。谁曾想,一条窄窄的围于额间的寻常箍条,竟含各式花蕊,浪花中的鲤鱼与祥云中的飞龙相得益彰。小物件,确是大文章。古人把故事编进器物里,把美好藏进生活里。精妙绝伦的又岂止是物品,更是生活。一副珠子箍,扯出《金瓶梅》中七处故事,前后呼应潘金莲的命运始终。

草虫簪子。把草虫浮于头上,灵动奇巧。更有蚂蚱样式,容易抓头发。这样切身的移情,很有代入感。……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作者:扬之水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作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以对明代社会生活巨细无遗的描写为后世称道。而从名物角度对《金瓶梅》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和专门研究,本书当是*部。作者说:“《金瓶梅》开启了从来没有过的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诸般微细之物的描写。”但《金瓶梅》书中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何器何物,样态如何,以前很少研究。本书援引考古发现,查考相关文献,并以图证的方式一一道来,如冠帽首饰(金井玉栏杆圈儿、金头莲瓣簪子、珠子箍儿、金丝?髻、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盒具(拜帖匣儿、螺甸大果盒、戢金方盒……)、床(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黑漆欢门描金床)、酒器茶具(银执壶、团靶钩头鸡脖壶、杏叶茶匙……)等诸般日常用具,均为作者的笔触所照亮,从而使我们辨识物色,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

“物色”一语出自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第四十六章,即“物之色”之意。

不由自主,碎碎念了许久,仿佛又亲身体验了第二遍的惊艳之物。

有时,钻于小物件中,像是透过一个小孔,看见一丝丝的光亮,进而辐射出更大的能量。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一个不起眼的点,层层剥开,看见一段历史,一片人情,乃至整个世界,别有洞天的景观……这是一种“瘾”,如一个“黑洞”,吞噬着每一个好奇又执着的人。读物,远比读人畅快得多,揭开一层层的密码,发现滚滚的红尘与冷暖。以物见人,细思恐极,这些围于人四周的日常物件,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人的秘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