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卡蟹券、盲盒消费投诉多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薛庆元
蟹卡蟹券问题集中、盲盒消费问题频发、宠物买卖交易乱象多、儿童智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10月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2022年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投诉和舆情分析》。2022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共计受理维权投诉64568件, 咨询17177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00余万元。
蟹卡蟹券问题集中
大闸蟹消费热度不减,与此相关的投诉也不少。江苏省消保委系统今年第三季度接收到关于蟹卡蟹券投诉324件,舆情信息19700条。9月23日,阳澄湖开捕后,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网购大闸蟹商品消费提示”引起广泛关注,当天舆情信息达11191条。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蟹卡蟹券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标低售花样多,兑换信息不明。不少蟹券的商品面值与实际售卖价格不一致,有的售卖价格远低于蟹券上标识的商品面值。另外,有些商家在卡券上不标明产地、规格型号以及有效期等基本信息,消费者知情权难保障。
二是卡券兑换困难,无法正常使用。部分网络平台商家出售卡券后关店跑路、服务热线形同虚设、工作人员推诿搪塞,还存在虚假发货、自动签收、无法预约或者约满、二维码失效等问题。加之大闸蟹有其售卖时令,今年蟹季推迟,商家供货困难,部分蟹卡蟹券无法兑换。
三是大闸蟹品控差,质量不佳。商家出于营销目的,会过度宣传,出现产地虚标和产品缺斤少两的现象。此外,大闸蟹属于生鲜易坏食品,收货后即使残蟹、死蟹较多,对发货还是运输过程责任,消费者也很难举证,让商家有了推诿扯皮的空间。
早在2020年江苏省消保委就关注到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闸蟹电商销售调查,并以此为契机,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于2021年制定《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以期有效规制蟹卡蟹券标示不明、大闸蟹缺斤短两以及假冒知名地理商标等问题。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同步作出相应工作要求,包括配合整治蟹卡蟹券违法行为。下一步,江苏省消保委将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要求,重点关注大闸蟹卡券经营销售中出现的虚假宣传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蟹”经济蓬勃健康发展。
盲盒消费问题频发
江苏省消保委系统今年第三季度接收到的关于盲盒消费投诉101件,相关舆情信息25623条,有关文具盲盒、动漫卡牌等问题成为舆情热点。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盲盒消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盒概念泛滥,产品销售类型向多领域、多人群延伸。万物皆可“盲”的背景下,盲盒的产品销售类型日渐丰富,从游戏IP联名手办到食品盲盒,再到活体宠物盲盒,成年人的盲盒热情不减。而9月开学季,盲盒营销在儿童文具市场同样掀起风潮,造型精美的文具盲盒、心心念念的“隐藏款”风靡一时。此举不仅容易引发儿童非理性消费,也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二是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支付购买。盲盒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模式,进行广告宣传本无可厚非,但广告内容涉嫌虚假宣传则需要警惕。例如,有些商家广告页面上显示抽中某品牌手机,表明消费者支付一定钱款后即可发货。层层诱导之下,消费者收货后才发现其购买的是盲盒产品,“惊喜”反成陷阱。
三是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退货成奢望。一般而言,盲盒满足的是购买人群的猎奇心理,至于产品怎么样往往是次要考虑的问题。经营者结合此种情况,通常会在售卖页面上标注“盲盒产品不退不换”等字样。但有些不良商家会在此偷换概念,对有质量问题的盲盒产品也一律不予退换,于是“三无”产品、滞销品、残次品被包装成盲盒,产品质量差成为了盲盒销售常态。最终商家达到了清库存目的,消费者则吃下“哑巴亏”。
近几年,盲盒已成为商家普遍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产品类型也从最初的手办玩具拓展到了化妆品、服饰箱包甚至是活体宠物等方面。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以规范盲盒销售乱象。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产品宣传来选购。因此,盲盒内物品的商品价值、出现概率、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必须真实透明。经营者若一味地奉行前期虚假宣传、后期服务懈怠的经营理念,只能产生短期的吸引力,消费者的信任感一旦被消耗,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商业信誉和发展前途。
宠物买卖交易乱象多
近年来国内宠物行业发展迎来新阶段,而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整个宠物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不平衡,宠物买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值得重视。江苏省消保委系统今年第三季度接收到的关于宠物买卖消费投诉达205件,舆情信息6301条。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宠物买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购宠物“货不对板”,与宣传照片不符。宠物买卖搭上网购顺风车,也让不法经营行为有机可乘。网络这端的消费者无法看清宠物的真实样貌,往往在收到快递时才能发现“此狗非彼狗”,宠物品种与宣传页面不符情况存在。
病宠销售引纠纷,消费者财“物”两失。“星期猫”“星期狗”等词汇一度成为爱宠人士的痛,意指宠物购买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亡。有些商家不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免疫、检疫证明,隐瞒宠物健康状况,明知宠物或宠物相关产品不健康、不合格仍然进行销售。但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花费大额开 销给病宠治病,最终财“物”两失。
捆绑销售,侵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许多商家在出售宠物时,会指定消费者购买本店某品牌的宠物食品或者宠物用品,否则后期宠物出现质量健康问题,就不予退换。消费者出于爱宠之心,往往被动接受此类捆绑销售。
儿童智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
随着大数据以及AI等技术手段的成熟,智能手表、学习平板、学习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逐渐走入儿童生活。开学季的到来,使儿童智能设备热度再次攀升,相关产品暴露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收到关于儿童智能设备相关的投诉信息123条,舆情信息19705条。
根据相关投诉数据和舆情信息,儿童智能设备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在违规扣费,诱导未成年孩子消费等问题。部分儿童智能设备在绑定的家长端并未开启免密支付和支付确认的前提下,儿童在设备端购买游戏服务,就能直接从家长端扣款,还存在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等问题;此外儿童在使用时极易被广告推送或游戏内容吸引,乃至付费。
二是平台监管不力,内置游戏血腥暴力、漫画少儿不宜。儿童智能设备里有大量干扰孩子学习的APP,可以玩网游、互发红包,有的还可以直接拍照搜题,部分游戏APP涉及暴力、血腥、犯罪等内容,漫画APP充斥色情、有悖伦理道德等内容,易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行为等造成不良后果。
三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售后维修难。部分品牌电话手表以产品下架、系统升级为由停止电话手表的正常使用,还有的出现视频通话2分钟便会因发烫而自动关机,部分智能设备存在材质不明、定位异常、闪退、锁死、续航差、不能联网、卡顿、进水等质量问题,部分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参数与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而出现质量问题时售后难保障。
四是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最常见的就是隐私泄露问题,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儿童智能手表的许多信息安全漏洞,如在儿童电话手表中植入恶意程序便可轻易不间断地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恶意软件入侵该设备就变成“行走的偷窥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