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频发,电池实验成噱头,埃安还能狂奔多久?
“偶然”发生多了,也就成了“必然”。
近日,一则“深圳机场停车场一电车冒烟”的消息,在网上传播。根据账号名为“麻辣车评”的微博显示,在深圳宝安机场P4停车场,一辆黑色纯电车型在静止状态下,车辆底部冒出大量白烟,原因不明。
根据现场视频,我们不难看出,涉事车辆,是一辆广汽埃安AIONV。尽管该现场视频较短,我们难以获得完整的信息,但就埃安“自燃”问题,大家早已见怪不怪。
毕竟,“偶然”发生多了,也就成了“必然”。
1
近年来,随着埃安市场保有量的扩大,关于埃安自燃的事件,屡见报端。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一年,就有七起埃安车型自燃的消息被报道出来。
而在2021年2月,广州天河区,一辆广汽埃安Aion S电动汽车发生自燃,且在消防员救援的过程中突然爆炸,根据车辆外观显示,该车应为广州市出租车。由于爆炸过于剧烈,该事件一度还上了热搜。
不知是否因为埃安自燃太过频繁,以至于后来埃安自燃的消息,已经很难引起外界的注意,甚至不久前一辆疑似埃安AIONV的自燃视频,在车主群里都没有多少关注度。
但对于广汽埃安车主们来说,似乎头上一直有把“悬剑”,只不过没人知道这把剑什么时候会落下。
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埃安在广汽集团体系内,一直以“高端品牌”为目标。为此,广汽集团给予埃安明显的资源倾斜。此前,广汽集团推进广汽埃安的混改,对其进行增资扩股,就是为了打造集“产销研”为一体的新能源车企。
说埃安为广汽的“亲儿子”,甚至是广汽的“掌上明珠”都不为过。
2
但是,拿了广汽甚至资本市场那么多资源的埃安,都做了什么呢?
最近,广汽埃安要召开发布会,对其研发的“弹匣电池”进行实弹射击实验,甚至有传闻称,进行实验的枪支,为美制M16全威力步枪。
用美制M16步枪打电池,埃安的“噱头”是搞得很足。实际上能有多少可参考价值呢?要知道,“弹匣电池系统”,是广汽埃安在2021年3月份就推出的。其核心原理,就是把三元锂电池通过特殊摆放形式,以“提高安全性”。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埃安的“弹匣电池系统”采用比较不稳定的三元锂电池,这本身就是一个并不十分安全的做法。
与之相对的,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其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相比三元锂电池更为出色。而且,比亚迪自研自产的刀片电池,能够将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整体能量密度提升到更高的级别。
此前,广汽埃安的官方宣传中还显示,“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在行业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
既然在业界公认对电池安全性最严苛的针刺测试中通过了考验,广汽埃安何苦再用步枪射击来测试“弹匣电池”的安全性呢?
可能性只有两个:一是广汽埃安真的只是为了搞“噱头”,二是埃安自己知道,其“弹匣电池”的安全性并不能服众,需要再做实验为其做背书
3
事实上,关于埃安“弹匣电池”的针刺实验,网上一直存有争议。针刺实验之所以被认为是测试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是因为针刺实验能很好的模拟有异物侵入电池包的情况
而异物如何入侵,入侵范围有多大,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此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针刺实验,是直接用钢针扎透电池单体,整个电池组从上到下被钢针穿透,实验过程相当直接。
而埃安“弹匣电池”的针刺实验就不是这样,埃安是采用钢针从侧面扎电池组的外壳,并且没有对穿。这样一来,钢针究竟扎进了电池包的外侧多深,就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毕竟,如果只是刺穿了电池包外壳,那么这个实验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穿刺试验的目的就在于测试电芯受到异物入侵时的表现,而只是刺穿电池包外壳,相当于实验白做。
同理,用枪来打电池,也是如此。电池包是一个密度相对较高的组件,子弹能否贯穿是一个问题,而即便子弹动能大贯穿了,是否有效穿透电芯,也要画个问号。
而平时用户在用车过程中,“拖底”等使用场景与针刺试验模拟的环境很相似,而多少用户会真正遇到被步枪射击的使用场景?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弹匣电池”是否真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在推出“弹匣电池”之后,无论事故的报道还是车主群体的反应,都没有觉得埃安的安全性有明显提高。
写在最后:
从对电池安全问题的态度,其实可以看出在广汽埃安身上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浮躁”。
无论是“浅尝辄止”的针刺实验,还是噱头为主的枪击实验,都看出广汽埃安对待电池安全时,仍然不是务实的负责任态度。相反,他们对该问题更在乎的是在营销及话题角度。
事实上,广汽埃安的浮躁,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去年,埃安品牌获得了超过27万辆的销量,同比翻倍。而埃安在今年的目标,更是定在了年销50万辆!
结果,尽管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分别达到10206辆和30086辆,但两个月加起来才卖了四万辆,让广汽埃安在今年接下来的任务,压力巨大。
而广汽埃安的浮躁,也让合作伙伴离心离德。比如就在刚刚,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本次变更后华为将以供应商身份,参与后续研发工作。
也就是说,曾经埃安一直引以为傲的“华为联合研发”,已是过往云烟。
如今的埃安,就像是掩住眼耳,在路上狂奔的猛兽,曾经的过往给了它巨大的信心,而对品质的忽视,尤其是对安全的漠视,让埃安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我们不妨来看看,埃安的“浮躁狂奔”,还能跑多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