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重塑审美语境下,学院如何担当责任
“重塑审美——海上名家邀请展走进上海杉达学院”研讨会近日在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举行,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油雕院等院校和创作研究机构的姜建忠、邱瑞敏、王劼音等,在与学生的研讨和分享中,从自身创作和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坚持直觉和感性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个体化的审美体验当中重构和重塑审美观念。
元 倪瓒 枫落吴江图
姜建忠:面对美术史、面对内心、面对时代
为什么今天要谈重塑审美?这个还是有一个历史的原因。从198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1年左右,在校老师感受到好多学生有一种“不要艺术”的倾向,要颠覆审美、颠覆传统、颠覆技术。当时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抵触情绪我是能体会到的。
一晃“85新潮”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如今的艺术家和在校学生对于观念艺术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好奇了,有一些曾经很激进的艺术家,现在也沉静了下来了。已经存在的、出名的、被资本包装的艺术家在拍卖行热闹,但是在学院里面已经讨论得少了,学生现在关注的是怎么找到自己的方向,怎么把画画好,怎么让绘画重新回归绘画本身,回归到绘画的功能和本质,这个是今天谈的“重塑审美”,或者说“回到审美”。
伦勃朗·凡·莱茵《63岁的自画像》1669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绘画已死”“艺术终结论”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后来我也在摸索怎么去思考绘画,所谓“艺术终结论”不是说艺术已经终结,而是解构了西方中心论。“一元论”解体,“多元化”开启。不是艺术的终结,绘画没有死,只是更多元了。
所以“艺术的终结”是指西方绘画在文艺复兴以科学为依据(透视、光源、解剖)的绘画到了印象派以后,走到了一个瓶颈。这时候西方艺术开始慢慢吸收东方的、非洲的艺术,开启了一个新局面。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
审美和观念不是矛盾的,艺术需要观念,也需要审美、哲学、宗教,艺术之间各有功能,不能互相替代。今天来谈“重塑审美”不是要回到传统,但也不是与传统割裂。我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说的“三个面对”——面对美术史、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
“面对美术史”,抛弃传统,去创造个人的风格,是不太可能的。个性是相对的,共性永远是存在的,个人在美术史里面是很短暂、很渺小的阶段。如果不面对美术史,在短短的时间内以个人来创造的可能性不大。但关键是怎么跟自己的内心结合,那么就要“面对内心”,你是谁、适合抽象还是具象,要搞清楚自己适合什么。
再是“面对时代”,激活传统要与时代相关联。你无论与这个时代都有关系,你所寻找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肯定都是跟时代有关系的,也与美术史千丝万缕分不开。
绘画也不是哲学的注脚,也不会被哲学替代,绘画也不会终结。宗教哲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通过审美的方式使其可视化并融入人类的生活中,是精神与物质的交融,而文明就是这样不断地积累起来。(姜建忠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徐明松:重塑审美语境下,学院如何担当重塑的责任
重塑审美不是文字修辞的戏说,是一种问题意识的反映。为什么要重塑?其实每个时代每种艺术现象乃至生活现象的流变都或隐或现地呈现出审美的“重塑”,古往今来艺术史和社会文化发展史都佐证了这一点。然而,环顾当下艺术文化生态及社会背景,这个问题的提出尤其重要。
重塑审美是美的认知和美的演绎;更是一种人文底蕴的再造与重塑,是具有涵盖伦理、道德的自我净化的社会性功能。审美是艺术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价值表达,同时又反映出审美过程的方法和经验。
作为艺术美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的重镇,学院在重塑审美(无论艺术美学还是生活美学)的过程中具有一种导向和探索的功能。我们如何在重塑审美中保持定力而不致迷失。我以为,民族性和现代化依然是重塑审美的文化支点。传统文化的根性与当代文化的多元是重塑审美的结构性依托和基础。
娄睿墓壁画(局部)
中国艺术在传统文化的汲取和以古为新的基础在于传统文化根性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八面来风,又为以古为新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助力。(徐明松系艺术评论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王劼音:今天怎样把图画得好一点
上海话讲画画叫“画图”是有道理的,我觉得“画图”跟现在这个时代是很贴合的,就是怎么样更加有自己的个性,跟人家有区别,这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做到有文化定位,有句话叫“文化的准确要比技术准确更重要”,比如有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在里面,也就是文化定位。
清 朱耷《河上花图》卷(局部)天津博物馆藏
其次,个性是在美术史里面,即跟美术史有关系,但是又脱离出来了,所以个性是建立在共性之上的,就是说要面对美术史思考如何把个性提炼出来,又要面向时代就是个性和时代站在结合。最后,艺术的个性表达是修正传统或者是解构传统,也叫激活传统,所谓的激活还是跟当代有关系的,激活是站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去激活。(王劼音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邱瑞敏:绘画艺术是一种心灵升华的视觉体验
绘画艺术是一种心灵升华的视觉体验,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需要努力去感悟绘画艺术潜在的生命力,我们创作只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应该由观赏者来完成,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要提高艺术的修养。
从广义上来讲,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就是审美文化的培育,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审美形态的培育,艺术作品是对于造型、形态构成等要素的综合考量,因此对色彩的魅力、时空的理念、视觉的状态、艺术的心理等的追求很重要,所以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对美的鉴赏和识别来提高自己的把握能力。第二个方面是通过绘画可以对人类的大脑健全、思维的培育起到帮助,从而启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个方面是包含着对于审美、情趣的提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情操的修养和培育。
通过这些欣赏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历史上也证明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整个历史进程过程当中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有助于绘画艺术对人类心灵升华的视觉体验。(邱瑞敏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
蒋铁骊:坚守与转变——再说学院的角色与角度
我觉得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先做一个文人,再做一个艺人!”如果我们把艺术家理解成手艺人,那么我们都是手艺人,但是艺术家与手艺人区别于别的最大的点在于艺术家要先做一个文人,先做一个有文人情怀或者文人意识的角色,再谈手艺。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或者在艺术圈里面看到很多现象和导向都不太像一个文人该做的样子,文人这个概念是一个大的文化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也好或者是一种气质修养也好,我觉得作为教师要把所教的学生往这个方面去引导。(蒋铁骊系中国教育部美术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汪永江:以审美创造为核心的书法教育
北魏 王远 楷书石门铭册
书法教育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更是以审美创造为核心的育人过程。因此,提升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格完善,是学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还包含感知力教育、情感教育与生活美学相统一的艺术实践。(汪永江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马楠:大学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与时代创新
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艺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大学艺术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今社会艺术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时代创新成为了大学艺术教育中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大学艺术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多元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和艺术形式都在交融和碰撞,那么这样也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汉斯·哈克,“1971年5月1日,沙波尔斯基等曼哈顿房地产控股公司实时社会系统”,1971,明胶银印刷与打印墨水在纸上,尺寸可变。 ©汉斯·哈克 / 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
对于富有创新精神和跨界合作的大学艺术教育,我有如下建议:
一、跨界学科融合:在大学艺术教育中,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的转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二、艺术与社会问题的结合:大学艺术教育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并与社会问题相结合,推动艺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艺术家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探索和传达社会问题,为社会作出贡献。三、实践性教育。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实践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应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将他们的作品呈现给公众。例如,学生可以与当地艺术机构或组织合作,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得到反馈。四、全球视野。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大学艺术教育也应该关注全球问题,并鼓励学生具备全球视野。这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实习机会来实现。通过这些机会,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马楠系上海杉达学院人文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博士)
李哲虎:将经典融于教学体系
从高校的审美教育层面如何去再思考美育的属性与功能?我们应该如何加以准确地定位和引领?我认为艺术教育必须要形成一种体系,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与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南京西善桥墓模印砖画 南朝早期
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一个以传承为前提,人类文明史、艺术史上的任何时代的经典都是我们需要发展的一种资源,比如说古典、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现代派的色彩力度,也包括抽象的精神性元素等等,很多的经典都已经融入到了教学体系上。(李哲虎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
张兰生:重塑审美中的批判性思维
美术教育在重塑美学问题方面,我自己的体会中有重要的一个点,大学是一个研究的平台,那么在国际上整个理论研究也好,学术方面也好,都比较注重批判性的思维,因此在高等教育层面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批判性的思维,有一个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是值得重视与探讨的。
我在这里想和同学们说,可以去看一些、了解一下批判性思维的历史、演变,它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一直到现代思想家或者教育家,“reflection thinking(反思/批判性思维)”都很重要,其实就是一个学和问的问题,这是跨学科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去问问题,这时候才能挖掘出新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批判和反对,而是通过提问与思考帮助你打开一个框,你走出那个框去思考在这个以外的,去思考更多延伸开来的问题。(张兰生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讨会现场
姜建忠,《解读戴安·阿勃兹NO.8》,布面油画,170×130cm,2017年
邱瑞敏,《思》,100×80cm,布面油画,2015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