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祝贺!中大医院新增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权威发布
喜讯
中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新增8个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0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与复核结果。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又新增八名成员,分别是:神经外科、检验科、医学心理科、康复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妇产科、老年医学科、药学专业。
至此
中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含建设单位)
增至27个
中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介入放射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内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烧伤整形科、病理科、儿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医学影像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药学专业、神经外科、检验科、医学心理科、康复医学科、超声医学科
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风采
◆ ◆ ◆ ◆
1 神经外科
中大医院神经外科在现任成惠林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以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综合性治疗为主要旗帜、脊柱脊髓疾病诊疗为发展特色、功能与重症神经外科为突破方向的全面型神经外科专科。作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单位,本科室核定病床62张,专科NICU病床10张,年手术量700余台。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及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7名,其中博士7名,硕士10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 2名。本专科拥有神经外科诊疗所需的先进设备,包括BRAINLAB导航、ZEISS显微镜、LEICA显微镜、STORZ内镜系统、MEDTRONIC高速气钻、STRYKER高速电钻、XLTEK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VTI术中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LEKSELL立体定向框架、迈瑞术中B超等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全方位地开展了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性疾病、颅脑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功能康复和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等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并实现了手术、放疗、化疗和功能康复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科室与国家级重症医学科紧密合作,积极院级创伤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以临床亚专科发展为方向,已形成的亚专科诊疗组包括脊柱脊髓疾病、神经肿瘤、功能及重症及脑血管病等。目前我科专科优势及特色主要包括:神经脊髓脊柱疾病、颅内肿瘤的锁孔/微创手术治疗、颅脑创伤重症的多学科诊治、颅神经病变的显微血管减压术、复杂脑血管病的锁孔/微创手术治疗、神经内镜手术。
近三年,神经外科以人才引进、科室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开展脊髓外伤、脑胶质瘤和脑血管病的基础、应用及临床转化研究,并成立显微解剖研究室,开展手术解剖入路的研究和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操作技术培训及教学工作,每年主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招收省内外骨干医生接受手术技术培训,推广显微脊柱手术及颅底肿瘤技术。
2 检验科
中大医院检验科是江苏省重点专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质量体系和能力认可的医学实验室。作为“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经过80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实验室;科室秉承“质量、科学、效率、安全”方针,坚持以“临床为导向”、“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开设涵盖各亚专业的常规检测及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串联质谱等特色检测项目718项,为临床提供优质检验服务。
科室设临床血液/体液、临床生化、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临床基因、输血六个专业。拥有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流水线、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凝集仪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全自动细菌质谱仪、串联质谱仪、基因测序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核酸检测一体机、PCR分析仪及特定蛋白分析仪、全自动血型仪、血栓弹力图仪等检测系统。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55%,其中博士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作为“科/系合一”的国际通用人才培养模式,承担东南大学医学院检验系本、硕、博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也是东南大学硕士/博士培养点。科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分子免疫学、纳米靶向递送系统、宏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等。近3年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科研立项10项,省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项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目前正朝着“临床引领、基础创新、转化应用”并举的方向发展。
3 医学心理科
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0年正式开设心身医学科病房,成为江苏省内综合医院中第一家独立的开放式病房。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形成了多样的门诊形式,包括心理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专科门诊,同时成立了心身疾病诊疗中心、中大心理中心和东南大学医学院心身医学研究所。科室在立足专科的基础上,为心身障碍患者提供最规范的诊疗服务,面向综合科室,为医院其他专科提供最及时的精神联络会诊服务。科室目前共有医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70%以上的医师拥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名留学归国人员;专职的心理治疗师2人,心理督导师1人;护士17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9人,护士6人;秘书1人。目前病房核定床位40张,拥有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多导睡眠监测、VR等多种先进的特色诊疗技术。
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SCI收录130余篇,主编专著23部;获得包括包括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自然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等各级奖项。
科室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立足精神卫生,面向综合科室,拓展心身医学”的特色发展道路。一方面我们立足专科,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最规范的诊疗服务,面向综合科室,为医院其他专科提供最及时的精神联络会诊服务;另一方面,努力开拓心身医学的领域,与美国弗罗里达大学联合成立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针对常见的心身疾病进行规范的临床诊疗和科研探索。
4 康复医学科
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创建于2001年,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中首批创建的康复医学科,南京市重点专科,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江苏省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南京市工伤保险定点康复机构、江苏省体育局运动员定点康复基地。先后为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及南京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多个专委会副主委单位。拥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学科专业团队力量雄厚,其中医师13人,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拥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6人(含在读博士1人),本科1人;康复治疗师20人(硕士学位9人,本科11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7人),康复护师17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1人),假肢矫形工程师2人,药师1人。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称号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1人,担任国家级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以上学术职务3人。毕业院校包括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著名院校。
中大医院作为国内三甲医院最早建立康复医学科的单位之一,康复医学科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近两年在王红星主任带领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其学科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完善的亚专科、搭建了一站式康复治疗技术平台、临床早期康复不断推进,建立了中大康复专科联盟、获批康复物理治疗学本科专业,在医教研、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31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印发文件,批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为41家“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之一。康复医学与重症医学在中大医院的完美结合与互补,将会大大提高重症康复学科建设水平。
5 超声医学科
中大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1978年,为东南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肌骨超声临床培训基地,中国盆底质控多中心项目研究单位,江苏省盆底超声临床培训基地。科室目前为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肌骨学组组长单位、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骨专委会主委单位,也是江苏省医师协会盆底超声学组组长单位。承担东南大学医学影像本科生《超声诊断学》专业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超声诊断课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省内外多所院校影像专业学生的实习、见习指导工作及多地多级医疗机构超声专业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
专科现有医师2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11名,护师2名,技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5名,硕士学位17名,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专科人才队伍中,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4人;省医学会常委、秘书1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专委会主委1人,省级学会专业学组组长1人,副组长2人,秘书2人;省级学会青委会副主委2人,南京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专科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和教改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6项;获省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乳腺比较影像诊断学》《超声危及值》《腹部超声疑难及少见病例分析》,在SCI收录及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5余篇。
专科拥有中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4台,配备腔内探头、经食道三维探头、小微凸心脏探头、三维容积探头、超高频探头等特殊探头,常规开展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产科、儿科、浅表器官、腹部、肌骨神经、外周大血管、心脏及腔内超声检查。此外,还重点开展肌骨超声、盆底超声、III级及IV级产前超声(包括早孕期胎儿筛查、中孕期胎儿结构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介入性超声诊疗、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心脏血管、腹部、浅表器官、妇产、肌骨神经、盆底及介入等超声亚专科。专科拥有独立超声工作站、存储服务器及影像PACS系统;此外,介入超声还拥有亿高微波消融治疗仪1台、各类穿刺引导架。
学科重点明确,在科主任带领下肌骨超声及盆底超声在国内、省内位于先进行列,在本地区保持领先地位,专科率先开展新生儿颅脑超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微波肿瘤消融治疗、胎儿超声心动图等各种诊疗新技术。
6 妇产科
中大医院妇产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开展治疗项目齐全的综合型临床科室,是国家双一流大学的妇产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江苏省首批产前诊断中心、江苏省首批获准成立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中心,且为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质量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级高危孕产妇救治联盟牵头单位。是卫生部宫颈疾病诊疗示范基地、全国妇科内分泌医师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开展四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服务机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副组长单位、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组长单位、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科学生育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单位、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肿瘤学组组长单位、江苏省计生委基层医师培训点。
妇产科目前在编医技护人员121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硕博生导师7人。医师队伍梯队完善,博士/硕士人员比例已达90%,担任全国专业委员会委员4人。科室作为东南大学妇产科硕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培养数十名科研型及临床型优秀毕业生。
本科病房设有妇科病区、产科及爱婴病区、产房,床位141张。其中妇科病区分设妇科内分泌病区、普通妇科(妇科腔镜及盆底)病区、妇科肿瘤病区;产科分设普通产科病房、高端产科病房;产房内设有家庭陪伴产室。每年门诊接诊各类患者超过九万名,完成妇科各种腹腔镜、宫腔镜、阴式手术等六千余例,产科每年有逾二千名产妇分娩。
科室近年承担和参与的临床科研有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市厅级基金等各项课题30余项,获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近十项,每年主办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省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以及各专业同行学术交流活动。
7 老年医学科
中大医院老年医学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近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年轻的朝阳学科。老年科有医护人员42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9人、出国留学归国人员5人。 目前老年科有老年科(一)、老年科(二)两个病区,位于住院部2号楼22楼。
老年科(一)开放床位19张,套间2间、单人间15间、双人间1间。病区环境清幽,硬件设施先进,能完全满足离退休、在职及企业中层以上干部群体的各类医疗需求。
老年科(二)开放床位34张,老年医学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研究老年人的生活、生理、病理、死亡机制,通过开展健康保健、疾病诊治、器官保护、社会适应、临终关怀等实现人类精神心理与躯体机能双健康的目标,是一门研究“夕阳健康”问题的朝阳学科。
该科目前为中国老年医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微循环理事单位、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老年医学中心联盟委员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委会及周围血管病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江苏省省级工作组成员单位、江苏省和南京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起搏学组委员单位、全国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导师、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互联网+慢病管理专家咨询组成员单位。首批CFDA批准的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基地。
老年医学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研究老年人的生活、生理、病理、死亡机制,通过开展健康保健、疾病诊治、器官保护、社会适应、临终关怀等实现人类精神心理与躯体机能双健康的目标,是一门研究“夕阳健康”问题的朝阳学科。我科坚持以学术为本,以构建健康老龄化社会为目标,着眼于老年人群医疗保健需求,贴近临床。积极开展老年医学学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老年人疾病防治技术水平,在慢性病康复与管理、健康体检与健康促进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近年每年接诊4万余名门急诊病人及住院患者。诊疗特色是以人为主体,以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呼吸道疾病、慢性肾脏疾病、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等慢性病为主线,实现综合评估、诊疗与管理。老年科已有包括心电图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无创呼吸机、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检测、床边血糖、心梗与心衰标记物快速检测仪、吸引器、微量输液泵、胰岛素注射泵、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震动排痰治疗仪、肢体气压治疗仪、营养泵、高流量吸氧等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我科于2009年率先探索医疗机构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开设了按月基层医生继续教育学习讲座、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病健康自我管理培训学校,直接接受慢病教育的患者近40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探索和建立推动老年医学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科研方面近3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项,总金额约130余万元,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8项,并获得市级科研奖项1项。发表医学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的35篇,最高IF:7.0,统计源期刊及核心期刊共37篇,参与出版专业论著2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紊乱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干预机制、糖尿病心肌纤维化、AGEs/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肌腱病变中肌腱干细胞错误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老年骨骼运动系统衰老机制及干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社区管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计算机辅助胶囊内窥镜诊断方法研究、Aβ淀粉酶样蛋白代谢通路基因相关神经网络动态演变模式在AD风险人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护理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的研究、HMGB1-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肌腱干细胞错误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等领域。
8 药学专业
中大医院药剂科成立于1935年(2017年更名为药学部),是集药品供应、药学服务、药事管理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药学专业技术部门。设有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是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基地、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临床药学实践基地。
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其他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7人,中级职称36人。获得博士学位者8人,硕士学位者24人。11人分别在国内外学会或协会担任副主任委员或委员等职务。
药学部设有办公室、审方中心、药库、临床药学室、药学研究室、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病区药房、静脉配置中心、北院药房和江北药房等12个部门。药学部围绕智慧药学建设,全面配备自动化药房设备,引进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已实现全医嘱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推进合理用药进程。
药学部高度重视“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大力发展临床药学。目前拥有专职临床药师1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10人通过规范化临床药师培训,7人完成师资培训。先后有5人在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进修学习。专业分布10余临床科室,积极参与常见慢性病、多发病和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用药指导和疑难病例讨论。
药学部承担了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实习生带教,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研究生指导和集团医院药师的进修培训。参与编写国家卫健委组织的《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诊疗手册》、学会组织的《胰岛素使用规范》《县级医疗药品处方集》《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等书稿相关章节的编写。
近5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项目1项、国家级、省、市药学会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3项、高校支持或合作项目6项。围绕“抗菌药物PK/PD研究”、“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和“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等三个方向,近5年发表SCI论文28篇,累积影响因子125.017分;CSCD收录论文29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其中特色项目 “基于TDM实践与PK/PD理论相结合的重症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平台的搭建及应用示范”获得2018年南京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江苏省卫健委2018年度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结语
近年来
中大医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抓手
注重人才培养和内涵提升
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
示范和辐射作用
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造福全省及周边地区更多百姓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程守勤
编排/蔡逸秋
校对/刘敏
中大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01
02
03
0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预约挂号 检查查询 体检服务
智能导诊 健康资讯 直播频道
新闻动态 微信矩阵 健康知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