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校外培训企业转型,能否借职业教育涅槃?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7日电 (左雨晴)“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成年人的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不属于本次调控的K12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业,对公司主营业务不存在重大影响。”
“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公教育7月26日发布的上述公告,或许有些紧急“避嫌”的意味。
事实上,与几乎“团灭”的K12校外培训企业相比,中公教育所主营的职业教育赛道是持续利好,两者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中公教育7月26日发布的公告
K12企业纷纷试水职业教育
早在年初教育部为校外培训监管“吹风”时,K12企业们便有了转型的苗头,频频涉足职业教育。
3月份,新东方首次投资公考辅导赛道;7月8日,好未来轻舟宣告正式进军职业教育领域;7月19日,高途APP上线,不同于主要聚焦K12的高途课堂APP,高途APP主要覆盖语言、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教资、留学、管理、医疗等多类型职业教育业务。
“高途在两三年前就成立了职业教育部门”,在高途负责职业教育辅导的贺辰(化名)告诉中新网:如今高途关闭了大部分中心,只保留了北京和杭州,但就所谓的“转型职业教育”,高途目前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高途”APP上涉及的职业教育业务。
校外培训企业转型职业教育遇难题
“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其他老牌机构相比,还是相差很多。”在贺辰看来,目前高途职业教育的模式还是K12的老路,仍然以销售为主。
“卖课、提高ROA(资产回报率)……生源就依靠投放、引流、电话推销。”“销售岗位待遇比辅导老师普遍高出2-4倍。”“现在没有研发,没有什么教研团队。”贺辰对高途职业教育的现状感到担忧。
没有核心的教育优势,不少地区的学员都遭遇过销售过度的问题。贺辰手里的学员退费率已经从4、5月份的0.2%上升到了现在的5%。
他认为,高途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但一味的靠销售卖课来出单,无异于饮鸩止渴。
职业教育行业会被“搅浑”吗?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5760亿元。
2021年以来,职业教育也频频迎来政策利好。
5月份落地的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支持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6月份,首次大修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样重要地位”,并支持社会办学与校企合作。
资料图: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内的学生正在学习最前沿的5G通信技术。 刘相琳 摄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应该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国家在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提质增效,都需要职业教育予以支撑和配套。
不过,他也认为,目前K12行业转型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
“优势在于这些企业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水平比较高。但职业教育需要打通前端生源和后端企业需求,这对于进入赛道的新企业来说,是个挑战。”
杨畅表示,短期来看,K12企业的转型可能会导致职业教育的供给加大,对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造成影响;长期来看,K12企业给现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带来的压力,也有利于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转型。
来源:中新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