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忆中秋吃月饼
忆中秋吃月饼
文/魏敏
当一袭桂香弥漫在小区的四周、沁人心脾的时候,不禁感叹,一年一度中秋临。
读着贾平凹先生《对月》里的一段:“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是啊,当朋友圈中各类月饼的链接刷屏而来,当各种中秋的祝福语深情地涌晒,记忆的琴弦,不经意弹响了童年时过中秋的足音……
清苦的童年,充满着贫穷和亲人归家的期待,在外工作的爸爸每年中秋节前总给妈妈来信说,请一月探亲假回来帮助我们收割庄稼。白露过后,我们总是竖起耳朵,听爸爸回来时,站在离家五十多米的院外,亲切地呼喊我们的小名,那个熟悉的喊声总在梦和现实之间滋长着,翘首企盼,从失望到希望,越加强烈。
还好,爸爸总会不早不迟地到来,月饼的香味也随之而来。那时的月饼一斤是五个,家里兄弟姐妹多,母亲看着我们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模样,忍不住拿出两三个月饼,用刀轻轻地平分成四份,每人一份。二姐懂事,总是要固执地分一小半给妈妈尝;三姐、弟弟和我总是拿着月饼爱不释手,比一比、嗅一嗅、舔一舔,然后你看我,我看你,嬉笑着小口小口地吃,仿佛要把月饼中的火腿味、叉烧味和水晶味慢慢地咀嚼,甜甜地入胃,那种喜欢和不舍得吃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母亲总是把余下的月饼锁在箱子里,等中秋供月之后才分给我们吃。虽然离中秋只有几天,但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度日如年,月饼的香甜引诱着我们一天掰着指头做时间的减法。
玉兔东升,月正天中,就是我们最兴奋的日子。帮着母亲中庭设案几,焚香供月饼和瓜果。小风徐徐,银河泄影,我们围桌而坐,在皎洁的月光里,是一种团聚的小幸福,静静地听爸爸给我们说中秋的来历,说嫦娥奔月的传说。仰头看着月里的嫦娥、吴刚、桂树和玉兔,或是懵懂地背诵李白诗仙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供月的时间有讲究,以烧香的长度为证,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是赏月,单纯地就是为了吃月饼,等着等着,我们就在月光的怀抱里睡着了,直到二姐大喊一声吃月饼喽,我们才睡眼朦胧地被惊醒,接过母亲递来的一个月饼,在鼻下嗅嗅,那独特香味即刻赶走了瞌睡虫。
二姐一边满足地吃着月饼,一边帮着母亲收拾供品。
三姐最机灵,用刀把月饼分着小块,一次一块,慢慢地咀嚼,夸张地吞咽,然后吃出一副舒心的样子。
我有个习惯,中秋月饼是吃一半留一半,吃的那一半慢慢地掰着吃,让那些味道在舌尖慢慢融化,慢慢浸入味蕾,物以稀为贵嘛。留下的月饼放在书包里,书包放枕头底下靠着,三姐总是想尽办法来偷,几次都没得逞。第二天带去学校吃,向那些长期欺负我家穷的同学们展示,我家已经不穷了,吃得起肉馅的月饼啦!
只有弟弟,狼吞虎咽地大口吃完,然后舔着嘴皮一副满足的样子,稍后又追着我和姐姐施舍一点给他,我们回馈给他的就是一个嫌弃和无奈的眼神。
时光漫漫,我们在一年又一年的中秋里坐等、赏月、品尝各种馅类的月饼,拥抱着亲情的团聚,享受着花好月圆的丰收的喜悦。从成长到成熟,它赋予我更深刻的内涵,洋溢着无限的幸福深味。
夜幕已深,月光清辉,似暮色中的一席火烛,清澄而富有灵性,配上街上五彩缤纷的各色灯光,从茶香弥漫的母亲家目送着我缓缓而归。经过闪着广告牌的公交车站,偶遇吃着月饼候车的一家五口,多像当年的父母带着我们幸福的姐弟啊!
悠悠天宇旷,切切中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情画意,不由得从内心涌出,热奋地驰骋……
摄影:周慎宝
壹点号 望月文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