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斋品鉴②|兰亭十三跋刻铜墨盒赏析
元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的墨盒
王羲之与兰亭序
西晋中后期,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破坏,加之天灾连年,西晋王朝国力消耗殆尽,各种社会、民族矛盾相继爆发。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匈奴贵族刘聪遣石勒、王弥、刘耀等率军攻晋。在平城歼灭晋军十万,随继攻入京城洛阳。俘虏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随后几年,一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西晋宗室、世族陆续南迁,北方大量人口也为避免战乱而从中原腹地大量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公元317年,琅玡王司马睿在南、北世族的共同拥戴下,称晋王,越年,即帝位,为晋元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年号建武,此后之晋朝称为东晋。在晋室南渡喧嚣嘈杂、风尘仆仆的人潮中,有一位年少清癯的世族子弟,他叫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年幼时即向卫夫人学习书法,临池不缀,池水尽黑。南渡以后,见到蔡邕、曹喜的书迹,顿有所悟,书艺大进。其书法兼善隶、草、真、行各体,精研笔法体势,心追手摹,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书风的桎梏,创而为妍美遒健的新体。为中国文人书法创立了审美标准与尺度,影响深远,被后世奉为“书圣“。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后因其子王献之亦擅书法,故与其并称“二王”。
兰亭序(局部)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41位名士举行“修禊”之礼(一种袯除疾病与不详的活动),与会者在流觞曲水边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并当场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诗集作序,这便是著名的《兰亭序》。此序为草稿,有几处涂改,计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雅集的场景及感时伤怀的人生感叹,作者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三月,因“少长咸集,畅叙幽情”而心情极佳的状态下,将此序的书写发挥到了极致。据说后来王羲之曾反复誊写过多次,因均不及第一稿满意而作罢。特别是其中有20多个“之”字,写法各异,极具妙态,被后人喻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去世后,兰亭序原迹一直由王氏后人精心保存,秘不示人。传自唐初,由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和尚保管,后终被满天下一意搜求王书真迹的一代英主唐太宗,遣御史萧翼以计谋骗取此帖,供奉内廷。并随即命当时擅书者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刻意摹写以广布流传。后太宗驾崩,因酷爱此帖,遗命兰亭真迹随葬昭陵,一代名迹从此不见天日,今人所见,盖唐人摹本矣。
赵孟頫与兰亭十三跋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王朝宗室。孟頫博学多才,长于书画,书法宗法“二王”,能传王氏衣钵。诸体皆擅,楷、行书著称于世,创“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 兰亭十三跋
元至大三年(1310年),赵孟頫时年五十七岁,这年九月,他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大都(今北京)。船行至浙江南浔,为赵送行的独孤长老拿出一件《宋拓定武兰亭》。赵爱不释手,执意从独孤长老处“乞得”带去大都。同舟的吴森亦携有《定武兰亭》一本。此次北行,赵孟頫在舟中历时一月有余,旅途无事,得以赏玩两本《定武兰亭》,并对“独孤本”时时展读、临习,颇有心得,先后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为兰亭序写下十三段跋文,后人称之为《兰亭序十三跋》。
杨老师与铜墨盒
成都杨老师,地道老成都人。生于斯长于斯,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70年,与余因收藏刻铜而结交也近20年。杨老师对古物、墨盒的喜爱也源于一种自幼在老式家庭环境中生长的熏陶,其父母皆为仁心宅厚、知书达理之辈,后虽世事沧桑时代更迁,生活遭遇坎坷,亦能安于贫贱,不失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耿介正直、宽厚自律的家风也在杨老师的身上得以延续。杨老师早年在一家国营工厂履职,改革开放伊始也曾下海经商,搏击多年亦小有斩获。其时成都古玩收藏市场兴起,杨老师每遇“赶场”日,必定流连其间,无论风雨从不缺席。经过二、三十年的搜求,也罗列了不少精美的瓷器、杂件,其中尤以刻铜墨盒蔚为大观,不仅数量多而且精品多,是成都古玩市场人人皆知的墨盒爱家。2011年春节,刻铜版版主上海朱瀚友曾来成都调研刻铜收藏,于杨老师府上仔细观赏其全部藏品后赞叹说:“一个老藏家能收藏这么多精彩的墨盒,且无一赝品,实属难能可贵”。同时在场的清野兄也对杨老师的藏品高度认可,称道不已,并从此与杨老师结交为经常聚会的好朋友。
元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的墨盒
在杨老师的刻铜藏品中,有一件刻有元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的墨盒尤为引人注目,此盒精白铜质,体型硕大(12.5×12.5×3.8cm),用料厚实,历经岁月而品相一流,可见曾经的主人对它的珍爱。墨盒正中刻王右军兰亭序全文,并以此为中心,在四周用非常巧妙的章法,将赵孟頫文字长短各异的十三跋悉数刻出。整件作品的构图匠心独具、浑然天成,属款“丙寅秋,次珩置于都门”。(丙寅应是1926年,民国15年,次珩其人无考。)
此盒书法是典型的晚清、民初风格,既保留有同光时期书法字正腔圆、整秩一律的特点,又有民国书法轻松自如、个性显著的风貌。用笔准确到位,灵动有致;结构端庄遒丽,落落大方,用放大镜观察也笔笔不苟,字字耐看。恐非一般工匠所为,应是当时高手书写无疑。刻工也尤为精绝,无一处妄下与草率,刀刀传神,把书写的笔情墨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刻铜艺术品在写、刻关系上的最高境界——虽刻犹写,实不为过誉之论。
此盒底铭非常有意思
此盒底铭也非常有意思,竟有“裕记”与“北京同古堂”两个相互重叠的钢印,据笔者多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与真品裕记、北京同古堂钢印对照,结论是两印皆真。应是裕记先戳,同古堂后戳,这在墨盒底铭上属于首见,原因无从考察,估计是裕记先制作了此件素盒,并戳有底铭(素盒戳有底铭的比较常见)。后由同古堂刻制了盒面,并在原有底铭上另行戳印以证明出生,具体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好妄加猜测了,期待今后能有相关文字资料及实物的出现,方解此疑。
此盒约二十年前,由武汉文物商店在成都举办的一次文玩交易会上以1000元售出,为杨老师的好友祝先生购得,其后祝先生以杨老师甚爱此盒,遂以原价转让于杨老师。
乙未岁末 钟杨琴笙于锦官城西九里堤畔琢斋灯下
作者简介
钟杨琴笙,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正书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书协副主席;成都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市青少年宫专家教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