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被妖魔化,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真会被判“死刑”?
当下在农产品安全问题上,除了转基因外,受到最多非议和争论的就是膨大剂了。在水果领域,膨大剂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了。它被广泛的应用在浆果类水果中,像草莓、猕猴桃、葡萄、西瓜等水果上都能时不时的看到它的身影。
实际上,人们常说得膨大剂只不过是一个外号,它的真实名字叫“ 氯吡脲”,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膨大剂是否对人有害,至今科学尚未明确。但是如今,膨大剂显然比转基因混得还惨,至少有一定规模的人还在为转基因“喊冤”。可对膨大剂,几乎是人人喊大,令人唏嘘。
1980年,在日本植物调节剂研究协会批准下,膨大剂开始了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效果试验。在当时的日本科学家,可能打死也没有想到,30多年后,膨大剂会成为人们口中的“最大妖魔”,在某些人眼里,膨大剂甚至比农药还要毒。
那么,当这么多人在反对膨大剂的应用的情况下,为什么水果生产中还在应用膨大剂呢?
撇开社会舆论来谈,膨大剂无疑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
种植研究已经表明,在浆果上合理使用膨大剂,能增产40%。
【 用膨大剂后产量显著增加。不用膨大剂, 人工栽培条件下, 葡萄、草莓和猕猴桃亩产量分别在800、1000和2000kg, 单果重一般为8、15和60g, 大果和超大果所占比例很小。几乎无小果, 亩产量可达到1500、2500、3500kg, 更高的甚至达2500、4000和4500kg, 在浆果的生产中使用, 可以增产40%左右, 但对浆果的果质不受影响。】
以上数据来源于知网《说说众说纷纭的浆果膨大剂的事》,作者:严梅芳。
果农之所以这么执着的使用膨大剂,最主要的就是让水果变大,从而卖上好价格,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或许有人问了,难道果农要用膨大剂就能让果农用?这么多人反对膨大剂,膨大剂为什么不能被禁用呢?
因为在国际上,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都被允许使用膨大剂?从来没有禁用膨大剂这一说。在中国,膨大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最高残留标准。在水果上,膨大剂的残留量一般不得高于0.5 mg/kg。在国外,同样也有该标准。
目前,膨大剂的毒理作用至今尚不清楚,在国际上并未有实验来证明它对人体有任何危害。相反,还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现阶段最安全的一种生物农药,是农业领域的一大进步。
在这样的现状下,国内仍然很小心的将膨大剂定义为是一种低毒农药。说明,我国对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还是非常谨慎的。
在科学上,不能证明其有毒或者有危害,就说明它是安全的。所以,所谓的官方强制禁止果农使用膨大剂,是很不现实的。至少目前不符合国际上的标准,对果农来说也是毫无道理。
不能被强制禁止,消费大众的舆论炮火无论多么激烈,也很难彻底给膨大剂判死刑。
或许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以后见到使用膨大剂的水果就不买了!
这种说法很可笑,因为以目前中国水果产业的现状来看,你凭肉眼永远不知道什么样的水果打了膨大剂。
有些关于“畸形草莓就是膨大剂打出来的”、“爆炸西瓜就是膨大剂打出来的”等等说法,都是非常片面的。这种现象和膨大剂并不是因为所以的关系。
或许,你看着长得很好,长势很旺的水果才真正的用了膨大剂。
当然了,合理使用膨大剂是果农的权利,作为果树领域的从业者,笔者不能刻意的贬低膨大剂。毕竟,谁也没有证据证明膨大剂就是有害的,或许膨大剂还可能对人体有益呢。
不过,作为消费者的一员,笔者认为我应该有权利知道我购买得水果到底用没用膨大剂、到底用没用其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甚至这水果到底用了哪些农药、上了哪些化肥。
水果是一种食品,和辣条没什么区别。在吃辣条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辣条上的所有原料配方。
吃水果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给一个“配方”呢?
无论是膨大剂,还是转基因,有害还是有益是科学家要去证明的事情。没有规定禁止使用,果农使用,是作为一名果农的权利。
但有权利决定是否购买这样的膨大剂水果或者转基因食品,是消费者的权益。
在目前,恰恰是消费者的这种选择权和知情权被剥夺了。
保护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背锅的只能是膨大剂,还有使用膨大剂的果农,甚至那些支持膨大剂的人。
来源:好农资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