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PIY|蛟哥边看边想走米兰

 

“同米兰的不解之缘”

2014年,

作为一个家具新生第一次来米兰看展,

过程中心里偷偷许下一个愿望:

这辈子一定要带自己的作品来参展!

未曾想两年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2016年,

PIY第一次以中国原创家具品牌的姿态,

踏足卫星展。

2017年,

PIY再次荣幸受邀,

三件作品进入卫星展20周年纪念展。

两件作品进入张雷策展的融五周年大展。

这样,

和米兰的缘分延续了两年三个展览。

遗憾的是三个展览都因为预算原因未能成行,

只能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被同事朋友带来米兰......

创业不易,个中心酸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切体会......

四年后故地重游,

庆幸自己还保持着探索的姿势,

庆幸一天下来脚底的刺痛感还在,

更庆幸在全世界顶尖造物者的智慧面前,

我还保持着最初的好奇、最初的谦卑。

PIY未来能成为什么,我无法预测,

但我相信,只要行囊里还有这份好奇和谦卑,

PIY还会继续创造历史。

2019年,

米兰,你等我回来!

Day 1

“暴走米兰第一天”

Day2

“创意憋久会发臭”

看韩国人在米兰这个展,

不由得想起去年我们为美院家具毕业展出的主意,

韩国用刨花,我们用藤丝,都是易燃物,

但是米兰却实现了,

我们最后被叫停整改,

否则撤出毕业展,

孩子们一听哪敢造次啊,

爹妈多少学费堆的,

无论如何也得上。

无独有偶,

前年工作室去上海参加一个展览,

本想用纸做展位创意,

结果被主办方叫停,无奈只得临阵换材料。

韩国展隔壁是中国人策的两个展,安全的很,

到了可以撒欢儿的地方也那么安全,我没想通。

创新本来就是一着险棋,

如果只是求安全就别再言必称创新了。

我常常想,几乎所有领域,

我们都缺少真正的大师,

难道真的是教育体制出问题了吗?

那么我们把孩子都送到国外就能解决问题吗?

这不已经回来几拨了吗?

问题有改善吗?

创业几年,通过和天南海北的工厂打交道,

我算是看透了,我们的工业链是为山寨而设计的,

新的想法进不去,因为他们怕失败,

因为现成的设计最安全,

我们国家每年培养那么多设计师,

一进去这个链条就完蛋了,

因为无用武之地,

最后被磨得毫无斗志。

还好山寨已经成为过街老鼠,强弩之末,

我们身边很多人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

该松绑的地方就松绑,

否则创意憋久了再放出来都臭了!

“游走于人潮退去的展馆,

竟有种偷情感”

Day 3

“品牌建设这件事,

我们才咿呀学步”

虽然做了几年家具,

但我对国外家具品牌并不是很了解,

随手拍几张,年长的120岁,年轻的也有30年了。

反观中国家具业,叫得出名字的品牌有几个?

在建设品牌这件事上,我们才咿呀学步,

所以,那些认为米兰有一半都是中国人的朋友

可以收声了。

以我所见,千分之一都不到,

这个比例相比15亿人口泱泱大国来说,太少啦。

我真心希望更多人来看看,

至少开阔了眼界,但是不要拿人家的设计,

更不要拿人家的风格,

这些东西对品牌来说都是毒药。

品牌要有自己的风格,否则只是卖货,

咱们卖了几十年了,技术含量低,无法持续。

相比高科技,家具属于低科技产品,

所以,我们只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将来不必看谁的脸色。

唯愿国家能真正重视知识产权,

为创意人保驾护航,消费升级的年代,

设计救国早已不是危言耸听。

Day 4

“米兰主展之最,

邂逅侘寂之美”

智利设计师Nelson Sepulveda

为荷兰顶级灯具品牌 AY illuminate

设计的这盏竹架麻布灯看上去再普通不过,

材料普通,设计普通,做工更加普通,

但是它传递出来的高贵质地

却是很多大牌所没有的。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竹编手艺,

这盏灯简单而坦荡,无招胜有招,仿佛一个智者,

站在高处微笑着看着这个人潮汹涌的世界。

意大利上世纪60年代末曾经诞生过一个艺术流派叫贫穷艺术,

作为对工业时代美国极少主义的欧式回应,

艺术家采用手边的材料创作架上及装置作品,

他们常常会用到石块树枝泥巴破布,

有评论家切兰特说到,

他们让“原初能量”自然发生,

而不是借由表现、观念或规范语言来传达,

这种能量一方面来自于大自然的基本物理力量,

另一方面来自于人类的记忆和情感。

这和人类的先辈用自然材料制作日用品异曲同工,

有限的材料催生出无限的创意,

智慧结晶成为后辈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日本人把这种质朴无华的美成为“侘寂之美”,

顾名思义,甘于寂寞。

他们认为,这种充满岁月感的美,

外表斑驳或者褪色暗淡,是可以震撼人心的。

五天看了数万件作品,这盏灯,挥之不去。

所以当有媒体问我这届米兰展

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这盏灯,

我选它为主展馆最佳,

没有之一。

Day 5

“关于可持续,

PIY从未停止探索”

美国Eileen Fisher和艺术家Sigi Ahl

合作的Designwork 计划,

把回收的旧衣服分类毡制,

做出了艺术品级的面料。

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做的鞋底,

也是把旧衣服一层层粘起来,晒干,剪裁,

再用自制的麻绳纳起来。

而且胶水是用面粉熬制的,

想想过程实在太环保了。

地球资源有限,人类予取予求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设计师利用新的技术,

在可持续材料上的探索将变得越来越可贵。

经过几年探索,

我们最后选择大量采用竹集成材制作家具,

在类木材料里,竹是唯一可以持续发展的材料,

但是因为国人对红木的畸形消费观念的影响

这种材料在中国并未被多数人接受,

但是,

在欧美,竹集成材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各种领域,

宝马、宜家都是这种材料的大客户,

我们的合作工厂每年为宜家生产上百万块竹集成材切菜板就是力证。

我相信,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可循环的,

除了探索各种材料的可能性,

PIY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设计零浪费”、

“车间零浪费”的理念,

希望最终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回馈用户。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作为地球的一分子,

在可持续材料的探索上,

我们还会继续想办法。

以上,

是我选择Designwork面料作为外场最佳的理由。

Day 6

“信任成就品牌”

Vitra这次包下整整一个足球场,

举办名为Typecasting的展览,

与其它家具品牌不同,

这家成立68年的家具厂一开始

就和无数设计师的名字牢牢结合在一起,

这些今天大名鼎鼎的家伙就在眼下这个足球场上,

Eames夫妇、Verner Panton、Ron Arad 、

Frank O. Gehry 、Jean Prouvé、

Jasper Morrison、Bouroullec兄弟、

George Nelson、柳宗理、野口勇、

Edward Barber 、Jay Osgerby 、

Philippe Stark、Jasper Morrison、

Jurgen Bey、Alexander Girard、

Hella Jongerius、

Maarten Van Severen、Antonio Citterio......

足足可以组成几支球队了。

设计师和厂商各司其职、互相尊重、

彼此信任、紧密合作才能成就品牌,

VITRA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任重道远,都加油吧!

“米兰瞬念”

“如果丢了童心,

离设计师这个职业就远了。”

“米兰邂逅”

和朱小杰老师邂逅米兰

在卢志荣老师的店里邂逅大师

惊讶于他诗人情怀背后的各种体贴细节

不拘一格的材料运用

“最好的社交就是不社交”

自媒体时代,

把社交媒体上省下的钱用来做展陈。

绝对是明智之举。

“米兰一刻”

摄影师:沈文蛟

照片来之不易

转发请注明出处

·

庆祝NUDE衣帽架米兰参展三周年

淘抢购今日13:00开抢

最低¥239

复制淘口令马上抢购

¥Gogq0HYFNoz¥

仅此一天 错过不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