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处理剂最全解读来了!带你抓住机遇,找准方向!
近日,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该协会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集中发布了《2017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白皮书》《2017年种子处理剂发展报告》《2017年植保机械白皮书》和《2017年农药经销商生存状态白皮书》,其中,涉及农药产品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处理剂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前景,更是通过详细的数据,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受到了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为此,本期《中国农资》从白皮书中产业现状、登记情况和发展升级等方面入手,精挑重点部分,以飨广大读者。
植物生长调节剂: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
增长速度明显
存在问题突出
近年来,在世界农药市场徘徊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产量和登记数量一直稳步增长,我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也发展迅速。截止到2017年10月底,我国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企业354家,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产品894个,含161个原药登记和733个制剂登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药中总的比例为2.38%,原药占原药总数的比例3.91%,制剂占总比2.19%。年生产销售约1.8万吨,销售制剂约2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1亿美元;登记对象涉及95种作物,53种用途,年生产应用面积约20亿亩次。已经形成了从原料供应、研究、生产、销售到推广应用的产业链。无论从我国还是从全球看,该产业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但在自主创新、应用指导、科学宣传、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登记比例小
发展空间大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传统农药相比,所占比例较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截止到2017年11月,我国共有农药登记产品37594个,包括正式登记产品36898个、临时登记产品696个。截止到2017年10月,我国登记农药有效成分667个,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的有效成分共有48个,登记原药产品共161个,其中乙烯利,多效唑的原药登记产品最多,分别占总数的10.37%和 8.54%。截止到 2017年11月,我国登记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种类共有173个,共有产品733个,其中乙烯利有 95个,占总数的12.96%。噻苯隆和赤霉酸GA3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占11.73%,11.60%。总体上以促进生长和增产催熟作用为主。
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和制剂的登记产品在全国的各省分布并不均衡,江苏省无论是原药还是制剂都排列第一,分别占28.57%和16.37%。另外四川和河南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的大省。其中所有国外企业在中国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所占比例原药为5.59%,制剂为3.27%,处于较低水平。
到2017年11月,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的剂型共有32种,登记数目733个,其中水剂292个,占总登记产品的 39.84%,其次是可湿性粉剂95个和可溶粉剂68个,占12.96%和9.27%。水剂与可湿性粉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大量登记与当前我国对农药的高环境安全要求一致,未来植调剂剂型将继续朝着更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且从技术、应用方面提高植调剂利用效率,逐步控制使用量,实现农药减量目标。
到2017年11月,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登记的作物有95个种类,其中在棉花上登记322个产品,占总数的21.27%,水稻和番茄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占10.44%和7.33%。
到2017年11月,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登记的用途种类共有53个,其中调节生长用途登记最多,有 395个,占总数的26.25%。增产和催熟的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占13.82%和11.03%。总的趋势看以调节生长和增产催熟为主,与制剂的登记情况相吻合。
应用前景可期
技术难题待解
农业生产技术新难题与未来的技术需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是近代植物生理学及农业科学的重大进步之一,世界各国的农业科学家都高度重视这一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成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是调节剂在农业生产的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新的技术难题,有待技术的探究和改善。 例如:一是增强抗/耐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发挥保健作用,减少农药用量和恶劣气候对农作物的损害;二是安全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的高产和提高品质可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同时目前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不容小觑;三是节本省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很大的节本省工的效果;四是辅助机械化,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如棉花的机械采收就需要脱叶剂和催熟剂的使用;五是水肥药一体化,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大面积推广精细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六是新作物生产需求,新作物和能源植物在以后的农业发展中会占有更多的比重。
种子处理剂:预防保健让作物生产更安全
产品剂型推陈出新
推广理念得到认可
种子处理剂作为农药产品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防治种传、土传病害最简便、经济、有效的重要途经,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生产中得到普遍使用。随着新活性成分、新助剂和新剂型的不断发展,种子处理剂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剂型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由原来的常规种子处理剂(浸种、拌种),发展为悬浮种衣剂(包衣种子)、种子处理干粉剂(干粉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微胶囊悬浮种衣剂),在性能上向着低毒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自80年代开始规模化地使用种衣剂以来,“种子预防保健、作物安全生产”理念逐渐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种子处理剂的生产和使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已成为防控种苗期病虫害最有效和简便经济的重要途径和常规植保措施。
登记数量稳步增加
研发使用潜力很大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开资料显示,迄今已获得登记的种子处理剂产品数量共有717个,其中种衣剂578个,拌种处理的139个,涉及到的有效成分种类有46种,登记配方种类约127种,有效成分最多的为吡虫啉,共有113个,其次含有戊唑醇的产品有101个,含有苯醚甲环唑的产品有60个,含有多-福(多菌灵-福美双·福美锌)的产品56个,含有克百威的产品有113个,含氟虫腈的39个,含咯菌腈的92个,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此外,种子处理剂登记产品的防治对象包括近40种病虫害,其中害虫种类12种,病害种类24种,线虫1种。分析具有10个以上登记产品的热点防治对象,可以发现,害虫以蚜虫和地下害虫为主,病害以苗期病害和土传病害为主,产品登记数量近5年来逐年稳步增加,2013-2017年登记的种子处理剂产品数量分别为128个、192个、197个、113个和152个。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用于农作物良种包衣推广面积已达6亿多亩,有力地促进种子产业化。目前全国共有种植面积约14亿亩。测算认为,各类作物已包衣的面积还不足总面积的50%,有近50%的播种面积的作物种子未实施包衣。尤其在水稻、蔬菜和药用植物等方面,种衣剂新产品开发及推广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水稻种子处理剂市场份额仅占种子处理剂市场的5%,在蔬菜和药用植物种子或块根处理方面少有登记产品。
产品多向国外公司看齐
国内产品六大特点突出
国外公司在我国进行种子处理剂登记的主要有拜耳、先正达、巴斯夫、富美实、杜邦、安道麦马克西姆等公司,从产品结构上来看,主要是用它们各自研制生产的原药加工成种衣剂产品。截至2017年11月份,国外公司在我国登记的种子处理剂总数量为68个,其中拜耳公司登记数量为8个,先正达公司登记数量为46个,巴斯夫7个、富美实为5个,杜邦公司1个,安道麦马克西姆公司1个。
我国的种子处理剂生产目前有厂家230多家,登记的产品有649个,登记的产品数量远多于国外公司,登记的有效成分也除了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以外,其余的基本与国外公司看齐。
关于国内种子处理剂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缺乏具有自主创制的活性成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配方产品;第二,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普遍,市场竞争激烈;第三,种子处理剂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相对集中,蔬菜等小作物登记产品缺乏;第四,制剂加工技术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需要加速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第五,种衣剂应用技术研究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第六,种子处理剂、包衣种子等相应行业标准与国际不完全接轨。
为此,专家建议:一是亟待修改完善种子处理剂有关标准;二是加强产品新剂型和应用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品质,开发高效、作用特点突出的高端产品;三是更多地使用新药剂成分,鼓励药剂的多元配伍和协同使用;四是在登记政策上,鼓励种子处理剂在蔬菜、药用植物及其块根块茎上的登记和应用;五是加强社会专业化研发团队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中国农资传媒
给你最有价值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