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基因检测是检查血液还是组织?会不会存在误差?
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靶向治疗的出现让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至此肺癌诊疗进入精准时代,而靶向治疗的前提是通过基因检测寻找基因突变靶点,作为靶向药物选择的重要依据,基因检测该如何做成为了困扰大多数肺癌病友的难题。
为什么做基因检测?
肿瘤在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疾病,正常细胞是受机体调控的,但当细胞在致癌因素影响下发生基因突变,不再受机体调控出现异常增殖,就可能形成肿瘤。
驱动基因决定肿瘤细胞的生长,不同类型的肺癌,驱动基因也不同。
如果能准确知道突变的基因,从而找到针对性的药物,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或者消灭肿瘤细胞,实现精准靶向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因此,只有通过精准的检测才能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所有肺癌都要做基因检测吗?
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除了小细胞肺癌外,常见的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等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概率很低,靶向治疗机会少,可以不做基因检测。
肺腺癌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匹配到靶向药,指南推荐常规做基因检测。
肺鳞癌患者基因突变概率较低,但仍有机会通过基因检测匹配到靶向药。不吸烟、经小标本活检诊断鳞癌或混合腺癌成分的患者建议行基因检测。
检测哪些基因?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基因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基因: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ROS原癌基因1)、MET(MET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B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RET(RET原癌基因)、NTRK(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TMB(肿瘤突变负荷)等。
基因检测送检组织还是血液?
①优先使用肿瘤组织石蜡标本
主要包括手术、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CT引导下肺穿刺、胸腔镜、淋巴结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取的标本。
检测前需对肿瘤细胞比例进行评估,满足检测需求后方可进行检测。
对于手术标本,优先选取肿瘤细胞比例较高的标本进行基因检测。若肿瘤细胞比例较低,可通过富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②细胞学标本
包括胸腔积液、经皮肺穿刺活检、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EBUS FNA)、痰、肺泡灌洗液等,需制作成石蜡包埋标本,进行肿瘤细胞比例评估,满足检测要求后可进行检测。
③血液检测
血液中含有从肿瘤中释放出来的DNA,同样可以反映肿瘤组织中的基因变异情况,故血液检测的结果和组织同样可靠。
对于少数客观上不能获得组织或细胞学标本的晚期肺癌患者,推荐血液检测。
晚期NSCLC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循环游离肿瘤DNA(ctDNA),其血浆中ctDNA有更高的检出率。
对于部分晚期发生的脑膜转移的NSCLC患者,脑脊液对颅内肿瘤的ctDNA具有富集作用,可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血液基因检测对灵敏度要求高,所以血液基因检测技术一定要选择高灵敏度,即能稳定检出0.2%以上频率的突变。
基因检测会不会存在误差?
任何一种生物学检测方法,准确率都不可能达到100%。但是,目前国际、国内共识中推荐使用的基因检测方法,都是经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和临床评估的,都能很好地表现肿瘤的基因状态。
所以,虽然不同的基因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之间稍有差别,但总体而言,只要是通过了国家官方认证的检测技术,都可以使用。
那基因检测做一次就够了吗?
肿瘤是多种癌细胞克隆的综合体,在治疗的压力选择下,会不停“进化”。肿瘤的“进化”,会导致原有的靶向治疗无效,导致“耐药”。
耐药后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找到耐药原因,并重新匹配合适的药物,所以基因检测在肺癌的病程中需要多次进行。
初次确诊时、靶向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耐药)时都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即使靶向治疗耐药后仍有用药机会。
想用PD-1抑制剂,为何也要做基因检测?
①肿瘤突变负荷(TMB)高的患者,PD-1抑制剂的有效率更高,生存期更长,更适合接受PD-1治疗。因此,在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前,做一些TMB的检测,意义重大。
②携带JAK1、JAK2、BM2、HLA、STK11等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对PD-1抑制剂天然耐药,所以要提前检测一下。
③携带EGFR突变、MDM2扩增的病友,使用PD-1抑制剂,可能发生爆发进展,所以也要提前检测一下。
④携带PBRM1、POLE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PD-1抑制剂,疗效很好。有时候,也可以测一下碰一碰运气。
总之,在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为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基因联合检测是目前肺癌诊疗的趋势,可最大程度的做到精准治疗,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并减轻患者的负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