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8个“人类非遗代表作”,你了解多少?
1月4日
山东省非遗年货购物节精彩上线
非遗年味盛宴火热来袭
作为文化大省
山东非遗资源十分丰富
不仅数量居全国前列
更有诸多项目走出国门
8个项目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烟 / 台 / 剪 / 纸

来源:中国山东网
烟台剪纸起于元而兴盛于明清
样式繁多
主要有单色剪纸、勾绘染色剪纸
拼色剪纸、衬色剪纸等

来源:大众网烟台
烟台剪纸在整体风格上
表现出画面紧凑
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
蓬莱、龙口、福山等地的剪纸
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
而莱州、招远的剪纸
则线条纤细,小巧玲珑

来源:烟台文旅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
翻飞出万千天地
展现出无限活力
高 / 密 / 剪 / 纸

高密剪纸流传于潍坊高密一带
形成于明代洪武年间
明初朱元璋下旨移民
山西、河南、河北、江西等地
各有一些民众迁入高密
移民中的民间艺人
将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带到高密
逐渐形成朴拙、粗犷、金石味浓郁的
高密剪纸
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组图来源:眉下别眼旅行
高密剪纸主要用来制作
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门笺
喜花、服饰花、鞋花和随葬花等
题材范围非常宽泛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
花鸟草虫等都是它常常表现的内容
高密剪纸
以“把样”和“熏样”为主要传承手段
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
代代相沿不绝
滨 / 州 / 剪 / 纸

明代永乐年间
鲁北平原土地肥沃、农耕文化繁盛
闲暇之时,人们多聚集家中
一把剪刀,几张薄纸,信手裁制
简单的剪纸,逐渐开始普及
数百年间,它的传承延绵不断
它的内涵历久弥新

组图来源:大众网滨州、滨州市文化馆
滨州民间剪纸
分单色、分色、套色几种
其中单色最多,技法简单
多以剪刀和刻刀相结合的方式
以娴熟的技巧
将神话传说和吉祥美好的寓意
呈现出来
莒 / 县 / 过 / 门 / 笺

来源:齐鲁手造行
过门笺
是用红色纸或者五彩纸
剪成或者刻成
贴于门楣或窗户之上
类似于窗花
又不同于窗花的传统艺术

来源:文旅日照
每年春节
过门笺与春联一起
被张贴在家家户户的门楣上
微风拂过
五颜六色的过门笺随风翻动
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都通过过门笺的形式传达出来
诸 / 城 / 派 / 古 / 琴

山东诸城派古琴
又称“琅琊派古琴”,出自“虞山”派
形成于19世纪中叶
历经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发展
形成了具有诸城特点、风格、技巧
和特有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

组图来源: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诸城古琴
以《长门怨》《秋风词》《关山月》
三曲为独有曲操
艺术风格细致、含蓄、质朴、流畅
缓急有变,刚柔兼备
承载了悠悠千古的情怀
代表着文人雅士的风骨
济 / 南 / 皮 / 影 / 戏

皮影戏作为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一块白布、一个棚子
一盏泛黄的油灯
在古韵灯影里
灵动俏皮的身影
诉说动人的故事、演绎世间百态

组图来源: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
济南皮影戏表演声情并茂
由一人负责操作和说唱
一人负责伴奏
演唱初期采用和尚劝善念经的唱腔
后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五音戏
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戏曲音乐
形成了清新流畅的曲调
泰 / 山 / 皮 / 影 / 戏

泰山皮影戏
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享有 “国宝泰山文化活化石”
“中华绝技”等美誉
又称人子戏、挑影子
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
故又通称驴皮影
听其唱,观其形
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

经过历代传承
泰山皮影不仅保留了传统的
表演技艺、雕刻方法和口传剧本
还有许多新发展

来源:慧游泰山
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老先生
继承改进了一种表演方法
需要表演者在同一时间
“脑里想着词儿、嘴里唱着曲儿、
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
这就是“十不闲”皮影戏
即“皮影独角戏”
也是当今中国皮影表演
罕见的一种绝技
定 / 陶 / 皮 / 影 / 戏

来源:新华社
定陶皮影戏又名“隔纸说书”
是由山西移民传到菏泽定陶的
古传皮影戏
唱腔融汇了其他地方戏曲、曲艺
及民歌小调等多种艺术因素
音乐形象丰富,极富表现力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定陶皮影
用牛皮制作,造型俊俏,做工精良
风格质朴粗犷,色泽古拙,刻工劲健
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
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