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孟庆伟: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与推广
本文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作者黄泷健。
日前,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杨凌峰会在杨凌示范区举办。本次峰会由35斗发起,陕西省商务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办,杨凌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杨凌食品工程创新中心承办。峰会邀请了70余位产业嘉宾参与,设置有百强峰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数字农业及智能装备分论坛、未来食品及产业创投分论坛、政企交流会、未来农业食品展、未来农业食品百强颁奖晚宴等10余场产业活动。
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图1)
35斗将陆续整理出嘉宾现场发言,本篇文章据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孟庆伟在主论坛上的主题分享稿整理。
一、近年来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微生物肥料从2018年开始经历快速发展,无论是从市场销售还是产品创新来看,变化都非常多。近年来因为化肥农药零增长等政策的出台,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绿色种植的重视,把微生物肥料提到了一定高度。
在全国生产微生物肥料的企业不到5000个,这些企业多数集中于农业生产大省,比如河南、山东、黑龙江、河北。目前市场微生物肥料主要产品分为3种,分别是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产品。微生物菌剂产品和复合微生物产品占比较重,生物有机肥占比较轻,微生物菌剂产品、复合微生物产品和生物有机肥的比例是2:2:1。
不同生产企业也会对相同的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现在市场上一般存在3种剂型颗粒产品、粉剂产品和液体产品。从“十二五”到现在的“十四五”,2022年统计了一下,微生物肥料统计的数据有3800多万吨,产值达到500多亿,年应用推广面积达到4.5亿,占我们全国耕地的20%。
现在微生物肥料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几年充满机遇和挑战。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应抓住机遇做好以下4件事。第一,需要加快优势资源和核心产品的筛选,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二,将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产品质量不走样,确保质量稳定有效;第三,加快微生物肥料液体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未来随着水肥一体化的提倡,液体产品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第四,是加强对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二、微生物肥料研究与推广的核心技术
将中国18亿耕地分为1到10质量等级。1—3等级的耕地面积6.3亿亩,4—6等级9.7亿亩。在4—6等级的耕地上使用微生物肥料的效果比其他等级效果更好。从推广的角度来讲,微生物肥料想要针对不同病虫害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增产提质,应当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农用微生物菌剂来讲,明确微生物菌的专属性和功能,保证微生物肥料载体的适配性,提高自身产品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重视微生物肥料配方开发,不同功能菌与载体之间的配合,与其产品发挥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关联性,配合不当容易造成菌群的过早失活,所以对微生物肥料配方需要企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发。
接着是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尤其是在发酵技术和肥料的加工环节,如何使微生物肥料在生产过程当中微生物菌不受影响。
最后微生物肥料在提质增效上,能够以最小的使用量达成最好的效果。
三、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在推广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企业和推广人员都在不停的寻求一些新的模式。我认为微生物肥料在未来的推广模式上来讲,应当提高企业或生物技术人员的地位,从国家农业政策和土壤治理的角度出发,使微生物肥料起到更好的作用,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品牌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让土地更健康、食品更健康、人类更健康,这是我们未来微生物肥料发展的一个方向。
从微生物肥料社会效益角度出发,从绿色、降碳、环境治理、人类健康等入手,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微生物肥料确实从功能性和对植物根系,包括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绿色有机产品品质提高上有很多新的作用。任何一个做微生物肥料的企业都需要考虑,如何使我们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产品推广、目标市场定位到关注应用效果,到配套农业政策,这是未来发展微生物肥料发展的新模式。
四、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助力行业发展
最后介绍一下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其发展可以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年到2018年的时候进行资源的储备,从微生物菌到生产产品的前期储备研发;第二阶段,2018年到2023年落地实行农业政策推广,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有机的种植;第三阶段,2023年起从专注于平台联盟建设,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参与平台广泛,协助各平台的科研成果完成实际的落地转化。
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除了日常专注于研发的工作以外,还帮助企业做一些相关的辅助工作,包括登记证的申请、续展、增加作物、包装标识规范、宣传材料规范等。还承担培训任务,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每年面向全国培训发酵工、质监化检员。
近年来,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农业领域从微生物肥料到微生物技术也深度参与,其中重点的是加强通过生物技术解决在农业的面源污染,包括重金属降解和对土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推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