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是水稻田里的灾害,误食危害更大!为防止危害水稻早防治!
福寿螺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种主要害虫,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由于各位农户对福寿螺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加上管理不善,导致其迅速扩散蔓延进入农田,危害水稻等水生农作物,现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灾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福寿螺。
据报道,曾有网友发帖讲述自己旅行时误食福寿螺,导致感染了管圆线虫病的恐怖经历。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1981年引入中国,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一、福寿螺生长习性
福寿螺喜阴湿通气环境,忌高温干燥多于阴雨天活动,高温强光下活动减弱当水干涸或天气干旱时,钻人淤泥中,行两栖生活;当气温降得很低时,其便钻入泥中或草根下呈冬眠状态。福寿螺成幼螺可 以顺水或逆水流辗转逃往他处,其传播途径除人为因素外,主要是水流扩散。福寿螺一般在每年3月开始交配,6月进入产卵盛期。一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50只,孵化率为70%,二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1068只,孵化率60%,繁殖力极强。
福寿螺成虫
据报道说,暴露在空气中的福寿螺,对低温十分敏感,当1-2℃的低温持续1天时,即可导致福寿螺100%死亡;而一旦其潜入土层,则死亡率会显著下降。此外,当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即使是暴露 在空气中的福寿螺,死亡率也会显著降低。
二、为害时期
水稻受福寿螺危害最重的时期为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即水稻移栽后至孕穗期,随着水稻植株逐渐高大及受晒田等因素的影响,福寿螺数量及危害程度也逐渐下降由于营养生长期水稻植株幼嫩,尚未分蘖 。且田间水分充 足,若被福寿螺取食,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因此,福寿螺防治的最重要时期为移栽后10天内。
福寿螺幼虫
三、为害症状
主要啃食危害秧苗和分蘖期水稻,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除哧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
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
四、危害的规律
1、世代。每年发生2~3代。
2、越冬。在长江以南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3、发生区域。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五、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要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或木条、秸秆,引诱福寿螺在 竹片或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插30-80根竹片或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2、生物防治措施河沟和农田放养鸭子灭螺。
水稻返青后至水稻齐穗期内,每天早晨和下午5~6点钟各放养1次鸭群,每亩放养15-30只,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数量,减少为害。在水稻收割后,可反复轮回放养鸭子灭螺。
3、非农药防治措施
(1)茶枯防治。每亩用茶枯粉10-15千克拌干细沙或干细土10-15千克均匀撒施田、沟;也可用茶枯5-10千克加10-15千克热水浸泡30分钟后撒施田、沟。
(2)石灰防治。每亩撒施25千克石灰。
4、农药防治措施
(1)26% 四聚·杀螺胺 悬浮剂(微毒) 使用2-4克/平方米 浸杀
(2)30% 聚醛·甲萘威 粉剂(中等毒) 使用600-750克/亩 毒饵撒施
(2)70% 杀螺胺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0-40克/亩 毒土法
(4)0.6% 杀螺胺乙醇胺盐 颗粒剂(低毒) 使用4.5-7.5千克/亩 撒施
(5)6% 四聚乙醛 颗粒剂(低毒) 使用400-544克/亩 撒施
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农业种植技术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若有不足之处,望朋友们发表评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