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震惊!首富,被查!“对美购买量下降后,中国转向这国”!美国众议院批准临时开支草案

 

LV老板被查

法国亿万富翁,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董事长兼CEO伯纳德·阿尔诺近日因涉嫌洗钱而受到调查。

法国检察官正在调查阿尔诺和一名俄罗斯商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洗钱交易。

巴黎检察官办公室周五表示,他们的调查是在法国反洗钱部门Tracfin发出警告后进行的,初步调查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进行。

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称,法国反洗钱机构发现了阿尔诺与俄罗斯商人Nikolai Sarkisov之间可疑的资金转移活动。这些交易与阿尔诺在2018年收购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Courchevel的房地产有关。该报援引Tracfin的一份文件称,这笔交易让Sarkisov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获得了约200万欧元的利润。

阿尔诺为了购买法国阿尔卑斯山滑雪小镇,于2018年向Nikolai Sarkisov汇款,后者因此获得了约200万欧元的收益。

Tracfin的一份文件称,阿尔诺在收购拥有这些资产的公司前,首先将这笔钱借给了萨尔基索夫旗下的一家公司。萨尔基索夫从这次交易中赚了200万欧元,但尚不清楚他为这笔贷款支付了多少。

调查人员指出,所有权的复杂变更可能是为了“隐藏资金的确切来源”,以及最终受益人的身份。文件中写道:“房地产收购的最终受益所有人的变化往往会掩盖资金的确切来源,使交易和真正买家的身份变得复杂,并反映出隐瞒所有这些交易的实际受益人的愿望,即伯纳德·阿尔诺。”

因此,这加剧了调查人员对其中涉嫌“洗钱”的怀疑。媒体报道补充道,调查必须“确定这种明显不协调的原因”,并“解释阿尔诺为什么需要让萨尔基索夫作为这些交易的中间人”。

尼古拉·萨尔基索夫(Nikolai Sarkisov)是他的兄弟谢尔盖的俄罗斯保险公司 RESO-Garantia 的高级管理人员。

RESO-Garantia 副总裁伊戈尔·伊万诺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该交易由专门投资欧洲房地产的部门负责,公司和Nikolai Sarkisov均未参与相关交易,且从未见过阿尔诺,并强调未收到巴黎检察官办公室索取文件的要求。

伊戈尔·伊万诺夫补充说:“所有交易都由法国公司进行,通过法国公证人和法国律师,各方都有法国律师。这是一笔正常的房地产交易。”

这已不是阿尔诺首次遭到调查。今年2月,他在高等法院针对法国税务调查人员就2019年对LVMH总部突击搜查合法性的诉讼中败诉。该调查与LVMH在比利时涉嫌税务欺诈有关。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阿尔诺是奢侈品帝国LVMH集团(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的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也是仅次于马斯克(Elon Musk)的世界第二富豪。

受奢侈品行业增长放缓影响,自7月以来LVMH股价累计下跌17%,市值回落至3588亿欧元,伯纳德·阿尔诺的财富也随之缩水至1640亿美元。

此前,由于特斯拉股票持续暴跌,2022年12月14日,伯纳德·阿尔诺正式超越马斯克,以165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彭博亿万富翁榜单的首富,这是他首次荣登富豪榜首。

在2023年4月福布斯发布的《2023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以2110亿美元的财富力压1800亿美元的马斯克继续稳坐世界首富。

不过,今年7月,随着特斯拉股价持续回升以及LVMH股价连续下跌,马斯克再次超越阿尔诺回到世界首富的位置。

美国众议院批准临时开支草案,若参议院迅速通过将能避免政府停摆

美国众议院投票,以335-91票批准临时开支立法草案(民主党209票支持、共和党126票支持),移交给参议院表决。如果参议院没有人抛出程序性表决这种障碍,参议院可能会在当地时间9月30日午夜政府停摆前数小时内、或那之后不久投票。根据众议院批准的最新草案,美国政府可持续运作至11月中旬。

“对美购买量下降后,中国转向这国”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30日报道,作为国际玉米基准价格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价格跌至两年零九个月以来的低位区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迅速增加对巴西玉米的进口量,导致美国玉米的存在感降低。

报道称,玉米期货价格在8月下旬跌破每蒲式耳5美元的重要关口,9月19日一度跌至4.6美元,自2020年12月以来再度在低位区间徘徊。美国玉米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下降给芝加哥价格造成重负,而这源自全球最大玉米消费国中国的购买量下降。

据报道,金融信息提供商路孚特公司根据海运船舶推算的中国进口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进口美国玉米2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50万吨大幅下降83%。而彼时中国的巴西玉米进口量为零,一年后迅速增至58万吨。截至9月28日,中国9月的巴西玉米进口量已达122万吨,而美国玉米仅为7万吨。

报道认为,中国选择巴西玉米有两大理由。一是丰产令巴西玉米的价格竞争力大大增加,另一个就是中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希望拓宽进口渠道。

分析人士:豆粕期价波动重心将继续下移

8月中旬豆油受进口大豆商检到港延迟,以及收储传闻和双节备货提振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豆油期价始终保持高位振荡偏强,而棕榈油、菜油跟随豆油上涨。9月份三大油脂一改8月份的强势,期现货价格调到向下,展开月线级别大幅调整。原因在于美豆新作逐步定产,季节性收获压力显现;同时叠加国际棕榈油产量季节性增加,产地累库加速;加拿大菜籽新作产量增加;俄罗斯与乌克兰葵花籽新季作物开始上市。在供给季节性的压力下,国际油脂油料价格走出一波下跌行情,继而带动国内油脂盘面不断走低。

大有期货投研中心油脂研究员刘彤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从供应来看,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进出口统计数据后显示,2023年8月份我国四大油脂进口量合计93.5万吨,环比增加13.4万吨,增幅16.7%,同比增37.4万吨,增幅66.8%。2023年1—8月份我国四大油脂累计进口量619.07万吨,同比增加309.9万吨,增幅100.2%。2023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毛豆油24.77万吨,上年同期为21.49万吨,增幅15.3%。2023年1—8月我国进口棕油总量328.4万吨,2022年同期194万吨,同比增幅69.3%。2023年1—8月我国进口菜油总量148.9万吨,2022年同期66.9万吨,同比增幅122%。2023年1—8月我国进口葵花油总量117万吨,2022年同期26.8万吨,同比增幅336%。2023年1—8月我国四大油脂进口总量同比增幅明显,其中葵花油和菜油进口量同比增幅明显,且以黑海地区俄罗斯为主,这与黑海地区葵花油与菜油性价比优势明显有关。

“伴随着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的落地,市场前期炒作的优良率不佳的情况,已经随着单产的调降成为事实,但是令市场意外的是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上调了10万公顷,美豆类整体承压,加拿大油菜籽上市,产量高于市场预期,俄罗斯菜籽收割,10月份之后国内菜籽类供应量增加,棕榈油即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东南亚目前整体棕榈油库存压力不大。”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说。

从国内油脂库存来看,截至9月26日,国内港口油脂库存分别为,豆油86.3万吨、棕油79.1万吨、菜油61.13万吨,同比均处于高位区域。同时我国主流油厂上周开机率为56.31%附近,低于前周的57.36%,显示油厂开工率下滑,因而国内油厂油脂去库速度仍然相对缓慢,需求相对偏弱。

刘锦介绍,国内大豆库存处于5年低位。截至2023年第37周末,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为488.7万吨,较上周的523.2万吨减少34.5万吨,去年同期为513.5万吨,5周平均为525.3万吨。进口成本出现回升,后续进口量回升,进口菜籽压榨利润稳定,压榨企业开机率回落,国内油菜籽库存小幅回升,截止到2023年第37周末,国内进口油菜籽库存总量为21.0万吨,较上周的24.8万吨减少3.8万吨,去年同期为4.3万吨,5周平均为20.2万吨。

宝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毕慧告诉记者,天气、出口和压榨构成当前影响美豆期价的三要素。随着美豆收割季节压力逐渐释放,市场关注焦点逐渐向需求转移。目前南美大豆旧作出口和美豆传统出口时间窗口叠加,南北美大豆出口价格竞争进一步增强,不仅有巴西大豆的陈作库存竞争,同时阿根廷实施第四轮大豆优惠汇率,令阿根廷大豆销售步伐加快。虽然美豆压榨需求保持旺盛,却难以独立支撑美豆整体需求。同时,随着南美巴西大豆播种展开,播种期的天气变化也将进入市场关注的视野。美豆期价或迎来季节性调整,期价重心继续下移。

据悉,截至9月22日的5个工作日,我国主流油厂豆粕成交持续惨淡,终端双节备货情绪低迷,周度总成交量仅为17.92万吨,日均成交量约为3.58万吨,较上周的22.50万吨总成交量下滑4.58万吨或降幅20.36%;当周豆粕基差总成交量降至8.35万吨,占比46.60%(前一周12.60万吨,占比56.0%),豆粕现货总成交量降至9.57万吨,占比53.40%(前一周9.90万吨,占比44.0%)。9月份以来的16个工作日,国内油厂豆粕总成交量仅为55.26万吨,不仅远远低于今年8月份同期的504.43万吨,也低于去年同期的365.1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油厂开机率为56.31%附近,上周为57.36%,周度压榨量为206.71万吨,较前一周210.56万吨略降3.85万吨或降幅1.83%,高于过去5年同周均值压榨量192.75万吨;2022年同期周度压榨量为184.80万吨,同比增幅为11.86%。

对于后市,刘彤认为,当前油脂基本面缺乏持续上涨动力,但是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对油脂价格存在支撑,预计油脂或将维持振荡偏强行情。但要注意原油回调的压力。四季度棕榈油将进入季节性减产期,马来棕油库存去化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仍需关注产地天气情况的变化。若南美天气不出现大的问题,预计南美大豆仍将丰产,对豆油后期或存在压力。菜油需关注销区对菜油消费需求的情况。如美联储11月停止加息,那么宏观因素影响削弱,油脂市场或将重归基本面主导。

国内市场,在油厂高压榨利润的驱使下,近期油厂加速买船,11月份以后或将迎来大量到港。近期国储拍卖流拍增加,国内大豆供需格局略有转变。在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将维持去化,难以出现明显累积,但由于双节假期国内多数油厂有停产计划,10月份的大豆压榨量也将随之下滑,这将继续支撑油厂挺价心理,从而制约豆粕基差回落空间。油厂豆粕库存将进入持续修复阶段。“饲料企业10月份库存基本备足,进一步采购合同接受度有所降低。大部分饲料厂商以执行合同、随采随用为主,观望情绪较为浓厚。随着市场供需转弱,豆粕期价波动重心将继续下移。”毕慧说。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90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5.5%。8月份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到当月进口总量936万吨的97.1%。今年1—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79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3%。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价格相对其他主要出口国最低,促使中国买家加大采购力度,不过巴西大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保持不变。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120073吨,同比下降58%。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新豆在9月份收获前,美国陈豆供应紧张,价格也缺乏竞争力。今年前8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19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

根据贸易商数据显示,国内油厂进口大豆10月采购进度约为95%高于去年同期,11月采购进度增加至35%附近,而去年同期则逾70%,12月采购进度3%低于去年同期20%,明年1月采购进度7%、去年同期8%,今年11至明年1月的采购进度总体低于去年同期。目前预估9月份到港增加到660万—670万吨,10月份650万—670万吨,11月份预计到港仍然是960万吨,12月950万吨,整体来看,进口大豆供应或先紧后松。“短期而言,国内中下游豆粕采购积极性仍然不足,市场交投清淡,重点关注油厂开停机情况、终端节前备货及其对现货基差的提振效果。”毕慧说。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