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手摇电话机
□曾权伟
我珍藏着一部黑色手摇把电话机。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在村里当通讯员,主要职责是值守电话。当时,全村5000多人对外联络的通讯工具,就是这部黑色的手摇把座机。它的忙碌可想而知:每天不仅要接听乡里的通知,定时向上面汇报生产情况,还经常需要我骑自行车赶到当事人家中传信儿……它就像一个枢纽,把全村每个家庭与外界联结在了一起。
当时,我是村里“最吃香的人”,不管是大队干部还是村民,一见到我就上前打招呼,还经常问询有没有他们亲属打来的电话。记得一个雨夜,村里有个孕妇难产,是我把电话打到乡邮电所,通过他们转接到县医院叫来了救护车,采取措施后孕妇才转危为安;我二伯深夜病逝那天,家里想给在安阳工作的大姐报信,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与乡里总机沟通,长途电话从县里转市里,再转到安阳,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接通电话……
那时候,电话线与广播线架在同一个线杆上,遇到刮风雨雪天,两根线经常缠在一起,电话打不通。而越是这个时候,往往越会有上级的安排。所以一遇到两根线绞在一起,我就心急如焚,得冒着大风雨雪肩扛一根竹竿,深一脚浅一脚沿线查看。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大,当我扛着竹竿回来时,外衣、内衣全都湿透了。可当听到电话线路通畅的嗡嗡声,饥饿、寒冷也就烟消云散了。
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村里在外工作的人对我说,城市都用上了程控数字按键电话,只要对方有人,一拨号就能直接通话,可方便了。那几年,我一直在寻思,啥时咱也能用上这样的电话啊?
1991年,我梦寐以求的数字程控按键电话终于进了寻常百姓家。村委和代销点安了这种电话后,那部为5000多村民作了10多年贡献的手摇把电话机光荣退役,被我收藏了起来。
有了按键电话,我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乡里的电话通知会直接打到村干部家里;代销点的公用电话,也让村民接打电话方便了起来。再后来,这种电话很快在全村普及,1997年,全村装家庭电话的户数占到了90%以上。电话普及后,村民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多,信息就是资源和财富,不少村民办起了企业。
1999年,第六代通讯工具也就是第二代移动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们村不少人购买了诺基亚、波导等品牌手机。到了2000年后,随着小巧玲珑的多功能手机在平常百姓家中普及,人们用手机沟通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我们村一个村民在田地这头浇地,用手机告诉田地另一头的妻子做好准备,水要到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我们家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不仅能接打电话,还能上微信,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每到周末都会发视频与我们聊天。去超市,住宿旅游,也不用带现金了,拿手机扫扫二维码,一切都能轻松搞定。年逾八十的老母亲说,现在这手机,咋看都觉得像是神话里的“百宝箱”啊!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过去,想起了那个笨拙的黑色手摇电话机。我有时会把那个珍藏的东西拿出来让孙子们看看,告诉他们,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