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匠“搞不上对象”父子俩用一生诠释执着坚持,就是幸福的样子
留住老手艺,两代人的“头等大事”
"哎呦,爸你这是干嘛,我弄不就得了……",小卢话没说完,老卢已经像跨栏一样迈了出去。"我爸呀,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这窗户我迈着都费劲,他跨过去跟玩儿一样。"小卢说。
刚才矫健地蹿出屋,正在院子里磨刮脸刀的老头儿,今年已经75了。做了近60年"剃头匠",老卢保持着那种包您满意的管家范儿。虽然理发店已由儿子打理,小卢也是从业30年的老手儿了,但老卢仍不时来店里"视察指导"。
"传统的理发呀,藏着很多民间生活气息,老爷子希望我们能留住这些手艺",小卢说,"尤其是老式的吹风啊,刮脸儿啊,刮胎头啊,现在会的人不多了。"
时尚轮回里的传统老味儿
在小卢看来,现在的时尚发型,都是在老式发型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几十年一个轮回。如今的油头,就隐约看到7、80年代的时尚潮流。但那些老手艺,经过改良后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比如吹风。
如今流行的发型,已经用不上传统的基本功。比如老卢吹风,不喷发胶可以保持一个礼拜。"吹发根,不能吹发梢儿。"老卢说,"比寸头长一点的头发,怎样吹成背头?要用梳子别住短发,一层层压住,一层层吹风,像擀面一样,才能吹成短发背头造型。"据说当时老卢这个吹法,连理发店的师傅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以前吹刘海,得有波浪,特别高,一层一层用刷子,再用发胶,再加热。以前这技术,在理发店得学一年,所有基本功都要用上",小卢说,"现在是越来越简单自然了,抓几下就可以了,谁要是留着以前那种刘海走在路上,人家会认为你是从上个世纪穿越来的。"
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不同场合的百变造型,造就了潮流的脚步。短发背头、传统刘海不见了,也没人会吹过发型后保持一周以上了。"时代不同了,我爸坚持的很多东西,现在都用不上了,其实说得准确点,是让市场需求给PK下去了,"小卢说,"但老手艺才能体现这个行业最纯粹的味道,不能让他们就此消失"。
相比传统发型的逐渐没落,传统刮脸儿手艺从未失去追捧,很多顾客热衷于刮脸刀和师傅的手在脸上游动的触感。在天津,还能把刮脸儿玩出"正宗老味儿"的,老卢之外屈指可数。
"轻磨,重荡,紧扒皮",这是刮脸儿的三大标准,也是老卢经常教导小卢的口诀。磨刀,手法要轻;重点,备刀手法要重,紧扒皮,胡子方向不一,有横有竖,要用力抚平顾客的面皮,才能刮得干净舒适。
"温润的毛巾,剃刀在脸上游走,嚓嚓的声音……"小卢说,"有时顾客会完全把自己扔进躺椅里,随着刮脸打起呼噜,这才是老手艺带来的享受"。
与刮脸儿类似的,是剃胎头。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头发越长越硬,需要找师傅用剃刀刮掉婴儿期软软的头发,这门高难度的手艺,如今也成了老卢的独家招牌,街坊四邻谁家有需求,老卢会带着纯刀刮的手艺随时上门。对于顾客,老卢从不增加多余消费,市场上常见的用胎头做成工艺品增加收费的做法,老卢从不想效仿。
小卢说,刮脸儿,剃胎头,这两门手艺虽然仍有不少的追随者,但难度大,挣钱少,如今没人愿意学,更没人愿意教,老卢多年的执着,是因为不想让老手艺消失在自己手里。
从"搞不上对象",到"大师的光环"
"当时16岁,学校包分配,我分到了理发行业。理发属于当时的八大行业,但大家都觉得这服务业不像进机关、进工厂那么有面子,还有的说剃头匠以后连对象都搞不上,"老卢说,"工作哪有高低之分?理发是门手艺啊,生活离不开理发。一把推子一把剪子,走到哪都能养家。而且,凭手艺为人民服务,挺好"。
在理发店的三年学徒,第一年扫地,递毛巾,做卫生,洗大褂,第二年开始上手,洗头,学刮脸儿,学理发,第三年正式干活。老卢第一次为顾客理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能靠自己的技术挣钱啦,能凭手艺吃饭啦,倍儿高兴。偶尔有顾客不满意,就少不了赔礼道歉,也免不了有受气的时候。不少次的扎心经历后,老卢的手艺越来越扎实,爆炸式,轻背式,燕尾式……,在老卢这信手拈来。
俗话说,带出徒弟饿死师傅。那时的学徒,一到关键时刻,师傅就把徒弟支开,徒弟只能暗中偷艺,老卢,小卢,都是"偷"出来的优秀学生。"真正让我爱上这个行业的,就是老顾客们排队找师傅理发时,师傅身上那种大师的光环,现在就应该就叫大咖、老师、总监了",小卢说,"原来剃头匠也能受人尊敬,伺候人的活儿也能这么高大上"。
再往前倒几年,小卢还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正赶上美发学校招收国营理发店的职工子弟,小卢就借着这个机会,从美术蹦到了美发。
"那时候还没跟我爸学理发,一点基础都没有,老师跟我说,这一班40多个学生,就你干不了理发。"这话可激发了小卢倔强的小脾气,一番苦读加上老卢的基本功教导后,他终于活成了"大师"的模样。
"毕业前参加美发大赛,我忘了带真人模特,这把我急的,"小卢回忆着当时的囧事,"比赛快开始了,我穿着白大褂跑到马路上抓人,火急火燎的抓进来一个大姐,坐到美发椅上,人家才明白要当我的模特。然后大姐一拍大腿,摘下了假发……我当时都懵了,看到大姐头上稀稀落落的头发,心想我滴个天,这下完了"。但是小卢依然发挥平时所学,认真地给大姐做了发型,最后评委根据难易程度打分,小卢名列前茅,模特大姐从此也成了小卢的忠实顾客。这件事,让小卢坚定了信念,不论哪个行业,只要守住初心,苦练基本功,努力坚持,都会有被认可的一天。
而当时理发班里的40多个同学,现在只有小卢从事着这个行业。
老手艺,点亮民间烟火
60年的坚持,让不少顾客从婴儿时代就把"头等大事"交给了老卢,而今又继续拜倒在小卢的剪子下,有人去了外地生活或工作,还要定期回到天津来让爷俩儿"摆弄"。大家陪着父子俩,路边摊位到临时棚子,再到底商店面……
1984年,老卢从国营理发店内退,正式升级为个体户,那时路边剃头一次1块5。初期,老卢跑医院、跑企业开拓市场,为职工理发。每天跑两三个地方,一天收入2、30块钱,赶上上班的半个月工资了。那时的小卢,是老卢的助理兼学徒,正式接受老卢的实战训练。
"理发父子档"从1992年正式成立。与爷俩儿同时出山的,还有综合执法队。"这边正摆摊理发呢,那边执法队来了,就得收拾东西赶紧跑。我们抱着工具在前面跑,顾客在后面跑,没剪完的头发上还插着梳子……"
小卢那时15岁,"那阵还流行找老师傅理发,不像现在人们愿意找年轻时尚的老师剪发,"小卢说,"有位大妈路过,指着我说,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大孩子会剃头的,我以为夸我呢,结果人家恶狠狠的甩了一句,不好好上学!"
"那时一个地方能有十几个摆摊理发的,我们这初来乍到的经常受排挤,有时从街头把我们挤到了街尾。有时上门理发,还有顾客嫌剪得不好不给钱。我爸就跟我说,别失去信心,只要有手艺,一定有出路"。小卢说。
小卢还记得第一次独立为顾客理发时的情景:"当时顾客剪的是蘑菇头,摊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来看小孩理发,可能现在说网红一炮走红就是这种情况吧。从那天开始,每天就有人上门找我理发了。后来发展到理发要排号,每天接待25个顾客"。
当年冬天,父子俩支起一个棚子,后来成了当地的一个坐标,给人指路,一般都会说'就那儿,顺着理发的大白棚子直走"。这棚子,从92年开始,一摆就是十年。期间,有烫发的顾客,棚子地方不够了,爷俩儿就上门服务。2002年,爷俩儿终于熬到了门店,搬进了津河旁的住宅底商。
"有功底,就不用怕眼前的困难"。用老卢的话讲,哪行哪业,拼的都是手艺,都是对选择的坚持。没有学习积累,哪来的手艺;没有坚持和沉淀,哪来的成功。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没有实在的技术,只靠嘴把式,寸步难行。
"手艺,说白了就是谋生的手段,但经营之外,我们也该把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传承下去。我爸年纪大了,我也46了,这个任务,我已经接过来了"。正如小卢所说,现在人们在追求时尚,但那些真正老味儿的、传统的东西,可能要到犄角旮旯才能找到。这些犄角旮旯,说到底,不就是最有趣的民间味道吗。这里,才有鸡毛蒜皮的小日子,才有贴心动人的故事。
无数个再平凡不过的个体,脚踏实地的传承和积淀着老手艺的烟火气,为我们的生活点缀着精致的佐料。像卢氏父子一样,小老百姓的执着坚持,就是幸福的样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