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化肥销售点,“图便宜”却成假冒伪劣重灾区?
去年11月份到今年春耕期间,笔者调研几个省份的化肥市场时发现,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擦边球”化肥产品比例较高,明显比新冠疫情前的年份要高出不少。擦边球化肥产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偷减含量、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等。除了不法分子昧良心追逐利润外,急剧变化的化肥行情和正规产品的物流受限也是假冒伪劣产品增多的原因。假冒伪劣产品不走寻常渠道,大多是小工厂直接卖到农村,而且大多是晚上运输,因此躲过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执法大队的检查。农村临时性的化肥销售点,是假冒伪劣化肥的重灾区。 临时性的化肥销售点,不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是伴随着化肥流通市场化出现的。假冒伪劣的小厂一般称呼临时性的化肥销售点负责人为村级经纪人。这类经纪人主要是发挥组织农户的作用。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以农户团购的形式,号召邻居街坊联合采购,号称化肥用到地里效果都一样,买了大品牌不见得有好效果,并且价格那么贵,净赚农民的辛苦钱。这类经纪人对化肥产品缺少专业知识,在利益的驱动下蛊惑人心,明知产品价格偏低可能存在问题,仍以团购价格低的名义,组织农户成批购买劣质产品。从工厂装货直接卸到农户家里,规避了正常流通渠道中的质量检查。只要农户不发声,这类不法企业就一直闷声发大财。第二种形式是经纪人发挥组织作用,组织农户去工厂听技术讲座,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正常的化学反应,像变魔术一样,来体现产品的“神奇效果”,讲得天花乱坠,然后就是吃饭收款。“神器效果”的表演,以“科技”为幌子,让农户放下了提防之心,吃了人家的饭,拿了人家的礼品,再加上比正规产品低一截的价格,农民就这样上当了。甚至部分厂家,在农户听完课以后,直接安排送货,由经纪人分发到农户家里,用完再给钱。 这些假冒伪劣化肥会给农户和农业带来损失,河南局部地区的“擦边球”化肥产品成为了扰乱正常农资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相当比例的损失。农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块耕地少收了一袋子小麦,他们可能会把原因归结给种子或者天气,或者不及时的浇水等田间管理因素,总之,用一个化肥零售商的话来说,爱占便宜的农户最容易上当,年年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然而,我们不能怪农民因为爱占便宜造成了此类现象,而是应该想办法解决市场上出现此类情况。不能把所有的压力给了质检和执法部门,提高化肥门店的销售门槛势在必行。 笔者建议化肥零售门店推行“登记制”管理,把临时性农资销售门店纳入管理范围。在河南豫北的个别农业大县,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长年销售化肥的门店一般是1~2家,临时性的化肥销售点则有3~5个,有的临时性化肥销售点的经纪人是村干部,或者是有威望的农村长辈,临时性化肥销售点的数量、密度、复杂程度可见一斑。由主管部门推行化肥销售门店的“登记制”,不是收紧化肥零售权限,而是鼓励临时性化肥销售点转化为零售店,把灰色地带放到阳光下。在农业大县,可以试点化肥零售“有证销售”,同时,把销售厂家的信息、产品、配方、销售量以及农户的种植作物、施用面积、施用量和次数等信息进行登记,也为科学施肥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化肥零售的主管部门可以参照《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一方面,适当提高化肥销售门店的开店门槛,或者提高化肥经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化肥零售门店的培训力度,不但要有产品和技术类的培训,还要加大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案件的宣传,进行警示教育。 最后,要鼓励大型厂家和区域流通龙头企业对合作的零售网点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用市场化的培训方式,提升化肥零售门店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总之,把临时性化肥销售点纳入管理,消除市场监管盲区,是相关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加大对临时性化肥销售点的排查,也是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切实有效的手段。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编制 | 郑晓 监制 | 陆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