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如何进行膏方调护
膏方,又称为膏滋,为中药剂型之一,通常用以滋补强身、保养脏腑,亦可用于多种慢性杂病的调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膏方养生认知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追求健康的时尚之选,冬令进补膏方甚至正成为江南地区的民俗。
《素问》曰:“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服用膏方,应顺应自然,以冬季为佳,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
中医认为,气和血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一方面人体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人体体温的恒定等,都有赖于气的推动与温煦作用。另一方面,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毛发、皮肤、肌肉筋骨均需血来濡养。
但是血要在气的推动下运行全身,才能发挥其滋养作用,而气又要依靠血的运载,才能发挥其推动、激发和温煦各脏腑等组织器官的作用。故病理上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也必定会影响及气,使气也虚。
因此,在调补机体时,膏方中多用当归、熟地配伍人参、黄芪,以平补气血、益气和营。
四时调摄皆宜遵“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宗旨,此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特点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
每逢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故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因此膏方用药,多见用益气养阴之麦冬、芦根、石斛,辅以调补肝阴、脾阴、肾阴之品,寓“阴中求阳”之意,而少用仙茅等温阳燥烈药物。再则膏滋药多经长时间熬制,性偏于温,长服膏滋,患者易觉咽喉干燥不适。正确应用养阴顾护方药,验之临床,则可见避免了因多用热药耗津伤阴之虑。
对于罹患慢性病者,如高血压、哮喘、便溏、腹泻等,若予膏方治疗,必须强调辨证求因,而不应拘泥于补益之膏,应当“寓治于补”。
临症须重视通过四诊诊察患者全身症状及对二便、睡眠、胃纳等方面的询问。如大便溏薄者,多属脾虚失运;便溏而臭,色深者,是虚中夹实之证,多属脾胃虚弱,湿热内结。这些能反映患者的细微状况,对决定膏方治疗用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唯有辨清脏腑、虚实、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方能分别正确给予,或平补、或滋补、或清补、或温补。
膏方服用常历时1~2个月,方中不乏补益之品,常有壅滞之虑。因此,膏方用药须以脾胃接受为度,用药主张温而不燥、寒而不偏、滋而不腻,药性轻灵、不碍胃气。故方中常加理气宽中、醒脾和胃之药,如香附、陈皮等理气和胃,焦山楂、焦鸡内金等消食助运,而忌选香燥过烈之品。
现今膏方,多提倡一人一方,量身定制,因此适应人群广泛,有“有病治病,无病养生”作用。如中青年亚健康、老年阳虚体弱,出现精神困倦、体力不支、肌肉酸痛、头昏、头胀、失眠、思想难集中、健忘、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溏薄、小便增多或清长、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时多时少、性欲减退、面色萎黄或晄白、易外感等症状,通过冬令服用膏方,来巩固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就能防微杜渐,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李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