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我国30年“卡脖子”困境!“洋种子”青花菜终于有了“国产芯”
农安天下,种为基石。种子,素有农业“芯片”之称,对国家而言,种子的地位不仅局限在农业,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可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餐桌上被誉为“蔬菜皇冠”的青花菜,竟然有着一个“30余年面壁突破壁”的故事。
“青花菜进口替代新品种选育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现场
“洋种子”被“卡脖子”
青花菜又名青花椰菜、西兰(蓝)花。以肥嫩短缩的花枝和花蕾作为食用部分,营养丰富,风味极佳,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传入中国,迄今不过百年的历史。初期只在上海、天津等地栽植,专供西菜馆的需要。
由于青花菜几乎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随着城乡人民对蔬菜品种多样化要求的提高,青花菜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目前,我国青花菜年播种面积约180万亩,总产量居全球首位,种子市值逾8亿元,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5年前,青花菜种子就已经占到我国农作物蔬菜种子进口额第二位(约3亿元)。谁又能想象到,我国青花菜一度面临卡脖子危机。
8月27日,河北省张北县,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承办,张北县农业农村局协办的“青花菜进口替代新品种选育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上,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占省直言曾经面临的困境。
当前,青花菜国外品种占有率仍在80%以上,日本为最大进口国,占总进口量的73%左右,其中日本坂田的“耐寒优秀”等占53%以上,日本时田和泷井约10%;美国圣尼斯占10%。
进口种子按粒卖,国产种子论斤卖;洋种子价格高,进口受制于人,更隐藏“断种”风险。农科院一位专家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过去的“卡脖子”的案例:那是2017年,在浙江临海,老陈在当地种了5000多亩青花菜,加上河北、内蒙古的菜地,总共两万余亩。
由于行情太好,当年种子供应紧张,老陈托了关系,花了100多万元才买齐了种子,期待着它们来年2月,长成可以上市的青花菜。
2个月后,老陈欲哭无泪:他买的种子,全是假的。骗了老陈的,是无良的二道贩子。但让老陈绕不开的,却是一家日本公司——“坂田”,其以一己之力吞下了全球青花菜种子65%的市场,在中国也形成了垄断之势。虽然我国是全球头号青花菜种植大国,却在种子这一环节被牢牢卡住了脖子。
坂田种子性能优良,价格一涨再涨,最高一粒卖到了0.2元,而“种一颗青花菜才赚几毛钱”。即便种子坐地起价,农民也只能任人宰割。
坂田种子均为雄性不育一代杂交,只能用于生产,不能用于育种留种,农民需要常年复购,种子成本居高不下。洋种子一剑封喉,成为中国农民不可承受之痛。
“可以说是严重依赖进口,成为当时和当前蔬菜种业重要的‘卡脖子’问题。”李占省介绍,“2017年,4000元1包(10万粒)的种子被炒到2万元,种子供应还受到国外‘封控’,菜农苦不堪言,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损失惨重。”
“我们必须尽早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改革,提升青花菜育种技术和实力,将‘芯片’早日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书记周霞说。
“30年育一种”
打赢种业“翻身仗”,落实种业振兴行动,走出一条青花菜种子“突围路”势在必行。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作为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力推进青花菜进口替代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经过30多年研发攻关,研究所的青花菜育种研究成果丰硕。先后育成了“中青1号”、“中青2号”、“中青8号”、“中青9号(绿奇)”、“中青10号”、“中青11号”、“中青12号”、“中青15“、“中青16号”、“中青319”等15个早中晚熟配套的中青系列新品种。
“绿奇”(中青9号)于2007-2012年曾在甘肃兰州青花菜主产区替代日本坂田的“万绿320”成为当地主栽品种,最高时占据85%的市场;“中青12号”种子已部分出口到美国。青花菜育种团队发表文章110余篇,SCI收录5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新品种早中晚熟期配套,南北地区均可栽培。目前,该青花菜育种团队已收集引进和创制与改良青花菜育种资源1500余份,其中骨干育种资源40余份,优异资源20余份,并已用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十年育一种”,从事田间工作是辛苦又枯燥的,每次培育一个新品种,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慢慢长大那样有成就感。李占省特别介绍他的导师甘蓝和青花菜育种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梅。从“六五”至“八五”期间,作为科研骨干,刘玉梅参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甘蓝抗病、丰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和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花椰菜、青花菜新品种选育”课题的研究。
“九五”期间,刘玉梅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甘蓝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研究”专题研究,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花椰菜、青花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专题研究,和科研人员一起团结协作,5年间育成优良的抗病、优质、抗虫、抗热和雄性不育等新的甘蓝育种材料22个,优异的青花菜育种材料10余个。提出了甘蓝抗热、耐先期抽薹的鉴定方法和标准,青花菜耐贮性鉴定方法和标准,为提高我国甘蓝和青花菜育种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刘玉梅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行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青花菜遗传育种岗位专家”,带领青花菜研究团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和可喜的科研成果。
从事育种工作要“扎根”在试验田,刘玉梅常常是一顶草帽、一把菜刀、一双雨靴,进行田间调查和研究,她形象地称之为“一把尺子一杆秤,一把菜刀闹革命”。刘玉梅说:“我们育种人员其实就是农民,每天下地调查、给花蕾授粉、取样统计,跟这些甘蓝和青花菜都结下了感情,一天不到试验田里转转就心里发慌。”8月,一到雷雨天,别人都往屋里跑,刘玉梅和课题组研究人员却急着往试验田里跑。
为了圆满完成科研任务,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几乎没有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一年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泡在试验田,每年授粉时间长达3个多月,春季连续2个多月、秋冬季节1个多月。授粉期间,他们每天从早到晚手拿一把小镊子,眼睛紧盯着小小的花蕾,将成千上万个花蕾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剥开,然后再一朵一朵地授上花粉。
甘蓝和青花菜育种季节性很强,每年的春季正值花期授粉时节,刘玉梅和课题组成员每天都在试验田里从早到晚做杂交授粉,几乎每个五一劳动节都是在田间度过的。炎热的夏季正好是甘蓝和青花菜收种子的时候,有时气温高达40℃,他们仍然顶着烈日,伴着高温,汗流浃背地在试验田里和大棚收种子。青花菜的收获、选种正值秋末冬初时节,此时早晨露水很大,秋风瑟瑟,气温很低,他们必须到约有半人高的青花菜试验地进行收获、调查,半天下来,下半身全都被露水湿透,其中的甘苦可想而知。
李占省说,“刘老师不仅在育种研究工作中辛勤耕耘,还在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指导和培养了20多名研究生,其中我是她的博士研究生,在刘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下,我目前已荣幸成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青花菜遗传改良岗位专家,我将进一步发扬刘老师敬业精神,带领青花菜育种团队在青花菜“国产芯”方面取得更新的突破”。
目前,该青花菜育种团队育成的新品种“中青16号”,在甘肃、河北、新疆等主产区已实现规模化种植,2020年种植约700亩,2021年超过6200亩。在春季,已成为河北永年、新疆石河子、甘肃等地主栽品种之一,部分替代进口日本的“耐寒优秀”品种。新育成的耐热、耐雨水、耐抽薹的丰产新品种“中青15”,部分性状优于“耐寒优秀”品种。耐热新品种“中青512”,适合我国主栽区早春保护地种植,将填补国内长江流域春季缺乏耐热国产品种的空白,可部分替代日本的“炎秀”品种。
“青花菜研究团队运用组学、体细胞杂交、基因编辑等先进生物育种技术创制了重要的抗病、抗逆和高营养等优良资源,揭示了青花菜雄性不育、耐贮、蜡质合成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理,将引领并带动我国青花菜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李占省介绍说。
青花菜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秋高气爽,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瓦窑湾村附近的青花菜新品种“中青15”、“中青16”、“中青518”的种植基地里,四百多亩连片的青花菜,长势喜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花菜专家们,纷纷走进田里,查看并分析青花菜生长情况。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接下来应如何推动我国青花菜进口替代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周霞认为。
“首先攥紧中国种子要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打好种业翻身仗,自主创新是关键。”周霞说,一方面要摸清我国种质资源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保护和利用必须“两条腿走路”。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应当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周霞认为,要发挥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针对科研生产“两张皮”、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等深层次障碍,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企联合,建立新型创新联合体,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其集聚,开展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行动,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打通各环节,推动我国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将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集聚全国优势力量,以青花菜全产业链为主线,促成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和升级,形成龙头产业为目标,在休闲食品、功能食品以及活性药物等领域进行科研攻关、研发和转化,以满足当前新兴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绿色、低碳和大健康的需要。“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副所长张圣平表示,要以科技引擎促使青花菜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原文刊登于2022年9月1日《 人民政协报 》 第 7 版科技时代
记者:高志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