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名院名医】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带你看懂大便常规

 

#秋日生活打卡季##名院名医##秋日中的健康知识#

粪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三大常规”中的一项,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它是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预警信号”,比如胃肠道微出血是恶性肿瘤的前期表现,粪便隐血试验则是检测胃肠道微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1.早期发现肠道疾病

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形状等,可以初步判断肠道疾病,如消化道出血、炎症、肿瘤等。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肠道疾病并进行治疗。

2.评估营养状况

大便中的成分可以反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情况。通过分析大便成分,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以便调整饮食或提供针对性的营养建议。

3.监测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肠道反应,如腹泻、便秘等。通过观察大便,医生可以评估药物对肠道的影响,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4.了解肠道细菌状况

大便常规检查可帮助评估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衡、感染等问题。

5.评估寄生虫感染

大便中的虫卵和寄生虫抗原可以帮助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

6.监测免疫功能

某些肠道疾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通过大便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大便常规体检都能检查些什么?

1.外观

观察大便的颜色、质地和形状,以初步判断消化道的健康状况。

2.化学成分分析

检测大便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以评估饮食质量和消化功能。

3.寄生虫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寄生虫或其他潜在寄生虫卵。

4.隐血试验

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看不见的血液,以评估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5.大便常规检查中

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深度检测

6.腺瘤细胞检测

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有助于早期发现大肠癌。

7.粪便DNA检测

通过分析粪便中的DNA样本,检测是否存在特定的肠道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如隐孢子虫、鞭毛虫等。

8.粪便潜血试验

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血液成分,以评估潜在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9.粪便代谢物分析

检测粪便中的特定代谢产物,如酮体、脂肪酸、氨基酸等,了解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

10.大便培养

对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特定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三、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的情况

1.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考虑在一年中安排一次大便常规检查。

2.肠胃不适

如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可以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以评估消化道健康状况。

3.饮食习惯改变

如果近期改变了饮食习惯,如增加摄入高纤维食物、减少摄入蛋白质,可能会影响大便的外观、质地和颜色等,建议进行大便常规检查。

4.手术或用药前

进行肠道手术、药物治疗等可能影响肠道健康的活动前,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评估肠道准备状态和药物副作用。

5.有肠道疾病史

如果患有慢性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

6.肠道肿瘤家族史

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提高治愈率。

四、怎样正确科学地留取大便标本?

1.留取前的准备

①避免在大便过程中使用药物或灌肠剂。

②检验前三天应禁食肉类、动物血、脏器及含叶绿素类食物,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药物。

③请确保马桶清洁,无油脂,以减少样本污染。

2.留取时的注意事项

①尽量在早晨、用餐后或进食后排便,此时粪便的水分和食物残渣相对较少,更容易观察到异常。

②容器选择:使用清洁、无味的塑料容器(如自封袋)留取大便标本。

③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尽量从粪便表面部位取样,避免从粪便的侧面或底部取样。

④收集量:留取约2~3厘米(1~2英寸)的粪便样本,确保足够的样本量进行检测。

⑤封存:将容器的口封好,并标记好自身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以便医生了解样本来源。

3.与医生沟通

在收集大便标本过程中或检查结果呈现后,如有任何疑问请向医生寻求解释和建议。

总之,我们要重视大便常规检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肠道疾病,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骨伤医院 吕蓉】

【编辑:sanx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8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