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网上那么多卖茶、说茶的,茶究竟该怎么选?

 

现在打开各大平台,各种辨别茶叶的大、小妙招,可谓“琳琅满目”教茶的,比卖茶的还多。笔者早年也写过类似的文章。没人看,这几天好像有多些朋友关注了。再写写?毕竟是本职工作。写起来顺手很多。

我们经常或看到或是自己有疑问,“如何在网上寻找品质好、价格低的茶叶?”不信大家搜索一下,回答翻个十几页都翻不完的。答案大同小异,但是如果大家真正操作起来,是否发现好像也没有太多效果。还是同其他网购一样,看看评论,看看品牌。

说实话,单纯的,想在现在的网络平台,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来辨别茶叶的好坏。是不现实的。这是路径问题,茶叶的好坏是无法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文字或者口述来证明辨别的。所以方向都错了,怎么可能能得到顺心合意的结果呢?

可能会有网友不认同,他们的所谓“老师”教过大家,如何看干茶、如何看茶汤、如何看叶底。还有教大家看背标的GB/T以及SC码的。

确实,与大家之前完全不懂的情况相对比,对于茶叶有了一定的认识。可问题是究竟是想选择一款好喝的茶?还是想选择一款没有明显缺点或者说对于商品而言没有包装缺陷的茶呢?如果是后者,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能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毕竟如预包装茶的背标标识,仅仅只能展示这款生产信息与包装是否合规。对于品质如何,是无法体现的。当然,这与茶叶属性有关,笔者始终认为现在中国的茶叶应该属于农副产品,而不是商品。但是它却又因为价格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和特征,这就导致一系列的所谓的选品标准与方式。

我们回看一些茶叶介绍的视频常常会有这样一幕,商家或者介绍人指着一些有虫眼的叶底说“看,这是天然了,有机的,没有洒农药的。”消费者们,也都愿意为这些“眼见为实”而买单。可大家可有想过,作为茶农,为什么会打农药或者杀虫剂呢?首先因为有虫啊。什么时候树叶有虫咬的痕迹和不打农药画上等号的?

所以,我们都觉得现在网络发达了,信息的传导变得方便,可这种明显的逻辑颠倒居然不断在人群中被认可与传播。实在叫人无奈。

我们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专家老师”,这个人群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指导,帮我们定义。这是极具特色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对应的,是一群“业余的”“不懂的”“不会的”。当这群人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时候,人们开始聆听,开始领悟,开始跟随。很多时候,是一些十分简单道理,非常明显的谎言,却不断有人“前赴后继”。

茶叶,其实是一个很普通又很单纯的农产品。特别是在我们中国,经历了唐宋近六百年的发展,又经历了元朝六十多年的简化,它不再需要添加其他物质,只由树叶组成。

如果大家能明确这一简单的道理,那笔者后面的文字就基本没有太多内容可以描述了。

一堆茶树叶或茶树芽,采摘下来后,根据需要,是要做什么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还是黑茶?当然,虽然这六大的区别在于工艺,理论上所有的茶树叶可以因为工艺的改变而做成任意成品茶,但是不同山场与品种确实有它们所合适的茶叶属性。这也是各地方名茶出现的原因。

在经历各种或晒或炒或焙或捂等一系列工艺之后,原本翠绿的鲜叶变成不同的形态。但是它还是树叶。因为种植土壤、气候以及培育方式与品种的不同,也因为生产工艺的区别,生产者的手艺甚至心情的变化,它们出现不同的滋味。

这就是茶树叶到茶叶的过程。

那究竟如何通过网络平台选择茶叶呢?这得分俩阶段。

阶段一:未购买,未收到茶叶之前。凭你对于介绍人的话术以及茶叶价格的接受度为标准。说得直白一些,没法选,全凭对方说的,你信与不信,是否愿意相信。以及价格你是否可以接受。

阶段二:已购买了茶叶,并且收到了茶叶。那就泡来喝喝,按照说明书或者介绍人介绍的冲泡方式。如果是要辨别茶叶的优劣,那就用沸水直冲。如果是想把茶的特征或者优点突显出来。就按要求冲泡。茶的香是舒服的,汤是透亮的,喝着是你喜欢的,没有其他不适的感受,并且喝完还想喝的。那对于你而言,它是一款好茶。

说到这,可能大家会问,“按你说的,还是得购买并且喝了才知道茶好与不好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在网购收到茶叶之前就知道好坏的?”这个真没有,除非是那种一眼假的茶。如果要看品质而不是所谓的真假,只能喝,因为它是茶,它是拿来喝的。

不知道这些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如果有写得不清楚,看着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谢谢阅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