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郑耀东:储能永远不会成为电力系统的第四只脚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高菁
“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是新能源基本、正常的特性,不应该去消灭,也消灭不了。”
8月29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职委员郑耀东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上提出了上述观点。
电力系统理解新能源随机性是指实际出力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偏差;间歇性指发电时有时无;波动性指年、月、日、小时、分钟的发电出力变化。三者可并称为新能源“三性”。
郑耀东表示,新能源“三性”不仅仅只出现于新型能源,水力发电以及用户用电也存在,只是时段、频率有所差异。
他展示了一组水电长期随机性及波动性图表,该图表以月、年为时间单位,而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统计一般以日、小时为单位。
郑耀东指出,新能源“三性”并非新能源弃电产生的根本原因,专家、学者以及储能倡导者不应过度强调新能源“三性”,只要把这些特性平衡好即可。
新能源弃电是指新能源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由于电网容量、负荷需求等原因,不能将其发出的电力全部输送到用户或系统,而不得不降低出力或停机的现象。
储能通常被认为是新能源弃电的重要解决方案。
郑耀东表示,中国2022年风电利用率为96.8%,光伏利用率为98.3%,“如果储能要解决弃电问题,需要从风电和光伏4%及2%不到的弃电里寻找生存空间,这是非常困难的。”
他在现场对新疆新能源利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该地的新能源利用率从2016年的63%到现在96%以上,依靠的并非是储能,而是调度管理、优化。”该案例显示,2022年新疆电化学储能的累计放电量,仅占该地新能源累计发电总量的0.0047%,数据表明储能远不足以支撑消纳。
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的提高,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源网荷储”概念,被业内越来越多地提及。
在郑耀东看来,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储能只是一种调节手段,永远不会成为电力系统的第四只脚。因为它与三足鼎立的“源网荷”体量相差悬殊,且这种差距依旧会持续存在。
“储能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只有价值发挥出来了,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郑耀东认为。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郑耀东据此对化石能源发电量做了进一步预测。他预计到2030年,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还有23.4%;到2060年,还有6%以上。
他结合中国现有的各项系列要求总结称:“在未来可见的范围内,新能源还不可能做到100%的全面覆盖。”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