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容易忽略的危及孩子生命的日常动作,你知道几个?
有人建议,生孩子最好也需要有个考试资格证,考试过了才能生孩子。橙橙妈咪很赞成,带孩子实在是责任太大,需要处处小心,处处谨慎。因为一旦有闪失,一辈子都追悔莫及!
相比其他比如辅食、兴趣培养等需要注意的,首先我们是要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今天整理了很容易被忽略的几个危及孩子生命的日常动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扶着电梯
2016年11月,在上海的一个商场里面,奶奶一只手抱着四个月大的男婴,一手扶着电梯,由于没有站稳导致失去平衡,男婴从三楼坠落,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同样的悲剧还没有引起重视,2019年3月,在广东东莞的某个广场,一个年轻妈妈也是一手扶着电梯,一手抱着婴儿,由于没有站稳,孩子从手中脱落从三楼坠落,事发后医护人员赶到现场,经抢救无效,婴儿当场身亡。
2018年5月,在江苏南京的某个地铁站,一位年轻的穿着长裙的女子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打算乘电扶梯准备,女子由于抱着孩子挡住了视线,没站稳跪在了扶梯台阶上。幸好热心乘客连忙上前扶起,站务人员也按下扶梯紧急停止按钮。
正确方法:
1.如果孩子能走路了,要让孩子自己站好,站稳,并且牵着孩子的手,规范上电梯。
2.如果是几个月的婴儿,建议首选直行电梯或者走楼梯!确实没有,可以使用背巾、背带,把孩子绑在身上,解放双手好扶住电梯。
2.孩子在家长身后两手牵着玩耍
2016年10月,在一个超市,一名男子拖住一个小孩,小孩使劲向后拉着大人的手来玩耍,突然,男子失去平衡跌倒,结果整个人砸中小孩的脖子!旁边的售货员好心扶起男子后,又打横抱起小孩,将他交还给男子,可怜的小孩却再也站不起来,送到医院已不治身亡……
3.拍打后脑勺或者扇耳光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于是对着孩子的后脑勺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孩子突然昏迷,送进医院后发现已经死亡。
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发生意外是因为颅内挫裂伤导致,而起因就是这个家长拍打孩子后脑勺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
为什么有的时候拍打孩子后脑勺危害这么大?因为孩子颅骨发育尚未成熟,比较脆弱,拍打时控制不好力度,会伤害到离后脑勺较近的脑干。脑干的功能是维持心跳、呼吸、血压等重要生理功能,受到外力冲击,极易导致晕眩、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扇耳光同理。
4.服药不按照说明书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播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家长让孩子用吞咽的方式服用泡腾片,导致年仅18个月的婴儿窒息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泡腾片里面含有泡腾崩解剂,通常都是有机酸和碳酸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因此,泡腾片直接放入嘴里,会有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就会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很多父母喂药的时候不看说明书,想当然地去做,殊不知这里面也隐藏着危险。
5. 床围和床有缝隙
为了防止宝宝掉床,很多家长会用床围把床围住。但是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不要使用婴儿床围,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防止撞伤,而事实上却有造成孩子窒息、陷入缝隙或者被绞伤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1985年-2012年的各方面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估,发现在这段时间里,48个婴儿直接因为床围导致死亡;146名婴儿由于床围造成的窒息而死。2015 年 12 月 3 日,AAP(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关于婴儿睡眠安全的指南,公开声明不应在婴儿床上使用防护垫,并建议在全美范围内叫停这种产品。
2007 年,权威学术刊物《儿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就发表了一篇研究,分析了 27 例因为防护垫而导致的婴幼儿死亡,孩子的年龄从 1 个月到 2 岁不等:
11 例死亡是因为孩子脸太靠近防护垫而窒息;
13 例是因为孩子被挤在防护垫和床上别的东西(比如床垫)之间;
另有 3 例是因为孩子颈部被防护垫的绳子勒住。
为了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AAP 建议母婴同房但不同床。在婴儿床上,也要注意不要使用过于松软的物品。除了前面说到的防护垫,还包括松软的床垫、枕头、棉被、毛毯,或者堆放一些毛绒玩具。
婴儿床防护垫,是安装在宝宝床上的,防止宝宝卡手脚,防止撞伤。
婴儿床围,是安装大人床上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宝宝坠床。
这两者虽然是两个概念和作用的产品。但事实上它们其实都有安全隐患——让宝宝头部陷入、口鼻窒息的风险。
所以,不管是床围还是防护垫,尽量都不要给婴儿使用。
6.穿带拉绳的连帽衫
011年江西一三岁男童,因帽绳卡在滑梯上并缠绕到颈部,导致窒息死亡;
2012年11月5日,东莞一幼童滑滑梯时被拉绳勒死;
2013年9月,河南一男孩在幼儿园滑滑梯因拉绳被卡不幸身亡……
随着媒体的曝光和父母安全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因为给孩子穿带拉绳的连帽衫导致伤亡的事件开始减少。但是仍有父母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不注意,购买了带拉绳的上衣。拉绳被器械卡住后,孩子很容易被勒住窒息死亡。
美国的法规,2岁到12岁的儿童上衣绝对不能出现拉绳。
而我们国家《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和《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也对儿童上衣绳带的部分提出建议:建议幼童上衣的风帽和颈部不使用拉带,并且在衣服平摊开至最大宽度时,不应有突出的带袢(绳子末端突出的部分)。
包括系的围兜也要注意。我妈在制衣厂上班,在橙橙还是婴儿的时候,她自己做了很多围兜给外孙,都是暗扣的,我就问她为什么不做带子系的呢?她说这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以前上班的时候,很多制衣厂都不生产系的围兜了。
7.焐热退汗
有次橙橙发烧,是高烧,带着他去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看诊的时候,那一幕情景真的是让我永生难忘,一群全是贴着退烧贴的孩子,全是高烧,一个个红着脸。就算你高烧到40度,对不起,还是要排队看病,因为医生只有一个,而且全部都是发高烧的孩子。
我带着橙橙排队检查的时候,一位不知道是奶奶还是外婆的,带着满脸通红奄奄的孙子看病,医生看到就直接说她:赶紧把衣服脱了,脱了……而这位老年人还一脸担心的说:脱了不会感冒吗?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医生一个劲的劝,讲了很多科学道理,软硬皆施,最后老年人极其不情愿的开始脱了……一件外套,又是一件外套,然后是一个毛背心……这个被担心和不科学的方法包裹着的小男孩终于得到了解放……
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的专门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自身对于外界温度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就比较差。这种情况下,如果宝宝穿的太多,会造成他们过热、盗汗、体温下降等后果,严重地还会导致小月龄宝宝出现SIDS(新生儿猝死综合征)。
孩子出现了“婴儿捂热综合症”,大量出汗却没补充水分,导致脱水,而脑部血流量的减少,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婴儿抢救无效死亡。
捂热综合症又称闷热综合症、捂被综合症、蒙被综合症等。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对婴儿来讲,捂热容易脱水、缺氧等,不可随意尝试。
8. 吃瓜子等易卡喉食品
春节期间,异物卡喉的病例倍增,大多数都是瓜子松子杏仁等卡喉咙导致。这说明,家长还是不够重视导致的意外。
单单南京,三年73名孩子意外窒息死亡
中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儿童意外伤害是1-14岁儿童第一死因,而意外伤害死亡排最前的主要原因是窒息。
医生建议:3岁内孩子别吃瓜子花生
孩子年纪小,不知道松子瓜子的壳不能吞咽,也不知道潜在的危险。花生米体积小,放进嘴巴容易跑进气管引起窒息的危险性极大。
哪些食物容易让孩子窒息呢?
果冻、软糖、坚果类食物、珍珠奶茶、樱桃、麻花、鱿鱼丝、花生酱、桂圆、芹菜、大肉块、过长的面条、多刺的鱼等。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自己食用此类食品,同时应该学习急救方法应急,例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被殷桃卡住气管的幼儿
9.靠近不稳定的柜子等家具
某知名品牌的家具生产商因为生产了某个系列的抽屉柜,导致多名儿童被砸身亡,事发之后,此品牌再次对这款抽屉柜进行了召回,但是范围仅限于北美。
这款抽屉柜如果没有被固定在墙上,是很容易不小心推翻的。
虽然这件事并不经常发生在家中,但是仍警示我们家具可能存在的危险。家是孩子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孩子生性爱动,所以家里的安全隐患必须首先排除。
家里不能摆放晃动的家具,避免孩子攀爬压倒孩子;有尖角的家具要安装保护角,避免孩子跌倒撞到尖角;电器插座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因为孩子喜欢抠弄导致触电。带孩子外出也应该注意,避免孩子靠近晃动的橱柜等。
10.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最近单独将孩子留在车子内,而家长忘记而导致孩子缺氧以及中暑身亡的新闻不断发生。现在已经进入了盛夏,天气炎热程度自不必说,假如孩子被忘在车内,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组数据,国外有人做过实验,在环境温度为27度时,假如让车子在太阳下暴晒一小时,那么车内的温度会蹿升至50度,并且升温最快的时间是在前半个小时。如果环境温度为三十度以上,那么在十分钟之内,车内的温度就会致命。
因此,作为父母来说,一定不要大意,必须要做到下面两点:
1、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一分钟也不行。
很多家长也许并不是忘记,而是觉得把孩子放在车里比较安全,反正自己会马上回来。但是很多时候,出现其他意外事情的时候,家长们也有可能会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小孩在车里。
父母在下车前必须确定孩子已经下车,不要在开车的时候三心二意、接打电话,并因此而分心。爸爸妈妈们可以把手机放在孩子手中,这样估计就很难忘记孩子的存在了。
2、下车后锁上门,防止孩子进入车内,后备箱也要锁上。
并且要把车钥匙收好,不要让孩子拿到。防止孩子自己锁在车里,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橙橙妈咪暂时就整理了这么多危及孩子生命的日常动作,你还知道哪些危险的动作呢?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和交流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