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高发,竟是洗洁精惹的祸?天天用洗洁精洗碗=吃毒?不清楚这3点,全家都遭殃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百万浏览的话题: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做饭但却不爱洗碗?
对于不少人来说,比起做饭,洗碗这活往往更讨人厌。
一项关于美国人的家务调查显示,22%的人认为洗碗是自己最讨厌的家务活,而在非单身人士中,79%的女性和70%的男性认为回到家水槽里全是脏碗,会心情整个垮掉。
虽说大写的拒绝,但油腻的碗筷、黏糊的抹布、脏乱的水槽,却是我们饱餐过后必须解决的麻烦。
而每当这时候,家庭必备清洁神器——洗洁精,就隆重登场啦!
中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惹的祸?
不管是多埋汰的碗筷,只要加上几滴洗洁精,就都能变得干干净净。
但作为化学工业品,洗洁精也逃不过“害人精”的诟病,“洗洁精致癌”的观念一直广泛流传。
那么,到底是真靠谱还是假科学呢?这还要从洗洁精中的化学成分说起。
图源:壹图网
洗洁精最主要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剂,除此之外,还有一定量的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香精等添加剂。
所谓的“洗洁精致癌”,其实应该是甲醛超标的、不合格的洗洁精会致癌。
2014年的一次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发现,28个省的洗洁精产品的合格率为93.6%,而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在于甲醛含量超标。
甲醛虽能延长保质期,却属于1类致癌物,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胃肠道,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癌症。
但是,甲醛并不是一点都碰不得,谈论致癌性不能脱离剂量,如果不超过规定标准便不会致癌。
图源:壹图网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GB 14930.1-2015),洗洁精又分为A、B两类,A类可直接用于清洗食品,B类则用于清洗餐饮具等。
在甲醛的含量上,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A类不得超过0.05%,B类不得超过0.1%。
近年来,洗洁精产品的研发技术已相对成熟,市场抽查的合格率也相当之高,几乎没有甲醛超标的问题。
因此,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都可以放心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小作坊可能会为了利润更大化,而违规添加甲醛,或是没有做灭菌处理细菌超标,或是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够。
天天用洗洁精洗碗,等于吃毒?
碗筷之所以难洗,主要是因为表面附着了不溶于水的油污。而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却是勤勤恳恳的油污搬运工,能够使得油水相亲,轻松去除油污。
关于洗洁精的残留问题,人们一直很警惕,其中对表面活性剂安全性的不信任也是一个原因。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GB 15193.3-2014),表面活性剂属于低毒、无毒等级。
图源:壹图网
研究显示,每千克体重要吃进大概8g表面活性剂,才会引起中毒。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人,要至少喝掉一大桶不稀释的洗洁精,才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这和食盐、小苏打的毒性差不太多,因此就算天天用洗洁精洗碗,碗筷上有洗洁精残留,甚至是吃出了洗洁精味,也不必太过在意。
还有些人担心长期使用洗洁精,会导致不孕不育或引发胎儿畸形等,但研究证实,并不会造成这样的危害,洗洁精的危险性其实非常低。
当然,残留量越少对健康越好,日常想要减少洗洁精残留,可以先用稀释后的洗洁精将碗筷浸泡2-3分钟,再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
图源:壹图网
有实验证明,流水冲洗1、2、5次后,碗中的洗洁精残留量分别为0.15mg/cm²、0.07mg/cm²和0.01mg/cm²。
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1994),洗涤剂的残留量应小于0.1mg/cm²,因此一般冲洗2遍即可。如果不放心,可以冲洗到吱吱响的程度。
那么,洗洁精真的完全没有伤害吗?如果硬要说的话,伤手可以算一点。
经常让皮肤直接接触洗洁精,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脂质,使手部出现干燥、脱皮。因此,洗碗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或在忙完后擦点护手霜哦~
碗没洗对,病从口入!
过于担心危害,而对洗洁精避之不及完全没有必要,毕竟仅靠热水、淘米水、小苏打这些偏招,还是很难洗干净碗筷的。
研究显示,即使是兑了水的低浓度洗洁精涮洗5秒,再用冷水冲干净这样十分不讲究的洗法,也可以使碗筷表面的大肠杆菌菌群密度从8.3直接降到3.1,由数亿个变成了几千个。
绝大多数细菌的菌群密度,只要被降低了5个数量级,基本就是无害的了。至于病毒和虫卵,更是直接用水冲就能冲掉不少。
图源:壹图网
如果是用热水加上不稀释的洗洁精,菌群密度则可以降到1.3,随手5秒就可以达到食品车间的水平。
可以说,热水加上洗洁精,可以帮助你免疫绝大多数微生物的威胁。
有的人不敢用,有的人却省着用。洗洁精快用完的时候,不少人习惯往里边加点自来水,再凑合用段时间,这样的“节俭”可要不得。
自来水不仅会稀释洗洁精中的有效成分,导致清洁能力下降,还会因为存在细菌或杂质,使得家里的碗筷越洗越脏。
注意: 洗洁精最好别和84消毒液一起使用,混合碱性洗涤剂会导致消毒效果减弱。碱性过强时,还可能产生氯气,强烈刺激眼睛、黏膜以及皮肤,容易引起呼吸道损伤,甚至造成氯气中毒、诱发死亡。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4282.html